同样300大卡,有人瘦成闪电,有人胖成球,差在哪? 答案只有两个字:选错。 薯片一包300大卡,三口见底,半小时后饿得想啃桌子。鸡胸肉加西兰花也是3...
2025-11-17 0
GDP
是会骗人的?
朋友们,你知道GDP也是可以骗人的么?
之前在查伊朗经济时,我就想看看它的人均GDP,我一看:"80年代经济起来一波,然后不行了,后来2000年之后大涨,之后又不行了。"
但是,你以为这就是伊朗真实的人均GDP情况吗?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我仔细一搜索人均GDP,发现有这么多选项。
如果点开不同的选项,伊朗的人均GDP就会变成不同形状了,1970年代,伊朗革命之前就是最高峰,到现在都没有那时候高。
如果继续换不同的选项呢,又发生了变化。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最离谱的是,如果我点开这个选项,伊朗的人均GDP就变成了这样。(如下图)
咱要是按照这张图,分析伊朗经济,那简直人人都是马斯克了。
这些可都是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啊,准不准咱不好说,但一定够官方。
一般情况下,GDP是衡量各国经济,最常用的指标之一了,我猜测很多人会以为它就是个数,不会骗人,但实际情况,却是有这么多版本,像卢沟桥上的狮子一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
这背后的门道可不简单。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你最熟悉,但又最会骗人的指标——GDP。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GDP是什么
首先,咱们看看什么是GDP。
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
其实,名字就已经挺清晰的了,就是特定时期里,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总市场价值。
这里面有一些容易忽略的点:
首先,是一个国家区域内生产出来的:
比如,一个中国人全资控股的越南公司,生产、厂房都在越南,它生产出来的产品,算谁的GDP啊?
算越南的,全资控股也算越南的。
当然,还有另一个指标叫做GNP,国民生产总值在GNP里头,这就算中国的了。
其次,它得是最终产品:
比如,一个养鸡场生产了两个鸡蛋,一个卖给我,我吃掉了,那这个鸡蛋就是个最终产品,就算进GDP;
但如果另个一个鸡蛋,被卖到餐馆里,做成了西红柿炒鸡蛋,那这个鸡蛋就不会算进GDP,而是那盘西红柿炒鸡蛋算进GDP,不然就会有重复计算的问题。
由此可知,这其实不是很容易界定,在GDP核算中,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但理论上应该是这样。
再有,并不是所有生产活动,都算在GDP里。只有有偿交易才算。
比如,老王给儿子做了个玩具玩,就不算;
儿子转头卖给了隔壁家小孩,那这个玩具就算了。
为什么不算在GDP里呢,其实无偿的生产也有价值,也应该算。但问题是无法去计算,有市场价交易,才好衡量产出了多少价值,无偿就很难判断。
比如,我给你做了盘小Lin秘制奶茶,你一喝说太好喝了,这杯值一百万!我说没错,就值一百万!难道这杯奶茶,就能以一百万记进GDP里吗?
这种无偿交易倒不是不能估算,但太麻烦了。而且没有交易,也很难有记录,所以干脆就都不统计了。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小测验
我来考考大家,接下来这些算不算在GDP里:
算。消费者基本上买大部分商品,都算在GDP里。
不算。二手商品,是不算在GDP里的。
(所以,当我知道很多朋友,在闲鱼上疯狂消费,恨不得所有东西,都要在闲鱼上买二手的、共享的,唉你们啊,对GDP的贡献不够~)
但我要是给自行车贴上点好看的贴纸,加上个包装,5000块卖给了隔壁老王呢?
因为我给自行车进行了额外的加工,于是我给自行车增值的部分,就算。当然具体增值多少不太容易界定。
海外生产部分不算。但是本国提供的运输、平台服务什么的,算。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不算。
也不算。股票交易是股权转让行为,你赚多少亏多少都不算。类似的,你投资任何东西,资产本身增值了赚的钱,都是不算在GDP里的。
所以,股票大涨,其实无法直接影响GDP,一般来说,影响更多是间接的,比如所谓"财富效应",大家觉得自己有钱了,或者企业贷款更容易了,从而更多的去花钱、更多的生产,这些算在GDP里,但股票上涨下跌本身不算。
那些对冲基金大佬,赚多少个亿,它们也是真的对GDP没多少贡献。
不过呢,大家交易里面,中介平台方提供的服务,是算的,比如股票券商收你一点点钱,这个算。
新房算,二手房不算。新房是开发商建造出来的房子,你买下来算是"住宅投资",是包括在GDP里的。二手房就有点像股票了,市场价涨了,你卖掉也不能算,除非你给这个房子来了个大翻新,提供了额外的服务。
餐厅做了西红柿炒鸡蛋,没卖出去,留在库存里下一顿接着卖,算不算?
虽然不道德,但是算。理论上商品只要生产出来了,放在库存里没卖出去也算。
理论上应该算,但实际上很难被统计进去。
IMF统计过,中低收入国家经济活动里,非正规部门,大概占了三分之一,发达经济体中也占了15%左右。这些就只能估算。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GDP的核算
既然GDP是生产总值,那我由此得出结论:GDP是所有人,收入的总和。这是不是就不对了?
唉,非也。
其实,一个国家的全要素收入,就等于它的生产总值。这两个理论上是完全可以划等号的。
只不过这个收入,不光包括大家的工资、薪水,也包括企业的利润,和一些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但笼统来看,GDP,是可以理解成是整个国家的收入。
所以,你要是发现:一个国家的人均家庭收入,和人均GDP不一样了,是因为它只包括了个人的家庭收入,一般确实是要比人均GDP低。
比如2024年,美国的人均GDP是85800美元;而人均收入是73200美元。
总之,一个国家所有生产的价值,和一个国家所有的收入,和一个国家所有的开支,这三个理论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国家的GDP。
这就是非常经典的,GDP的三种算法: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是不是有种上课的感觉:"这道题有三种解法"。
但这可不是学霸秀自己解法多啊,因为GDP核算误差很大,所以,大部分国家都会结合这三种方法,或者其中的两种,来进行交叉核算。
这三种方式,可能有点理论,但我觉得确实有助于大家从不同角度,去理解GDP,所以咱来挨个聊聊啊。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第一种解法: 生产法
GDP是生产总值,生产法肯定是最直观,就是把所有人对产品生产的贡献相加。
GDP = 总产出 - 中间投入
比如,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餐厅1块钱买鸡蛋,1块钱买西红柿,卖10块钱,那中间产生8块钱,就是餐厅贡献的GDP;
而鸡蛋厂和西红柿厂,也对应的把它们那部分增值算进GDP。总共10块。
这样把全国每个企业产生的价值加总,得到生产总值。
它的优点呢,很主要的一个就是及时,数据来得最快,因为不涉及到消费者,每个企业分工明确。经常每个季度估算的时候,会主要用到这个方法。
但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非常琐碎,你得把整个经济体生产环节中的每一项都要加起来。明明一盘简简单单的西红柿炒鸡蛋,你得把它拆成餐厅加工部分,鸡蛋部分,西红柿部分,可能鸡蛋里面还要分养鸡场部分、运输部分,总之拆得稀碎。很容易漏算、也很容易算重了。
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哪类国家呢,就是以增值税为主要税收方式的地区,比如中国大陆,比如欧洲很多国家。毕竟GDP核算的主要数据来源,直译就是税收财务数据。而增值税,就是根据增值的部分交税,天生符合生产法的算法。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第二种解法:收入法
GDP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大概就是把所有公司、个人的收入盈余加在一起。这个公式你不用理解,不重要。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比如餐厅总共赚了的8块里,分给厨子3块。
那用收入方来算,GDP就是: 鸡蛋商收入1块钱,西红柿商收入1块钱,厨子收入3块,老板收入5块,加起来10块。
这个方法实际测量出来的GDP结果,经常会偏低,为什么呢?
试想一下,收入统计主要是根据税收数据,但是收入报了就得交税,很多时候大家能不报就不报。于是,一些灰色收入、地下收入、模棱两可的收入,很难统计进来。放到宏观层面,总体数据就会偏低。
所以很多国家,比如中国,压根不会用这种方法来核算GDP。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第三种解法:支出法
第三种解法,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支出法。
就是把所有人购买最终商品的支出,加总。
放在刚才的例子里面,就是不管餐厅怎么卖的鸡蛋西红柿,西红柿、鸡蛋中间经过了怎么样的生产过程,反正最终消费者,花了10块钱买,那GDP就是10块。
这个方法在实际测量中,更简洁、更准确。
同时,大家报税的时候,支出是可以减税的,大家自然更有激励把数据报全,所以宏观层面它统计得也会更全面。
支出法也是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几乎所有国家都会用到。
而且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Y = C + I + G + X
GDP = 消 费 + 投 资 + 政府购买 + 净出口
这个公式大家可以记一下,还是挺常用的。
很多对GDP的分析,都是基于这个公式:
"为什么哪个国家GDP涨了,是因为消费怎么怎么样、投资怎么怎么样,政府带动了什么..."
我不想讲的太学术,我们就不继续深挖这个公式了。
我就说一点,这里面这个投资,和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投资,是两个概念。
咱们常说的投资,比如买股票、买黄金、买基金,这在GDP里不叫投资;这个公式里的投资,是指企业为了生产的投入,建厂房、买机床这种。
所以,以后谁跟你说最近股市涌入大量资金,导致GDP上涨,你就可以直接把白眼飞到天上。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哪个GDP?
看到这,有朋友肯定想问,分析这么半天,也没解释最开始伊朗那些GDP的走势图,为什么不一样啊?!
别急,这就说到了。
上文提到的各种方法,都是每年怎么测量GDP。
但我们想知道GDP,不只是想知道一个静态的数字,它需要横向和其他国家对比,纵向和不同时间对比。
这就要对每年GDP的数据,经过不同的调整。于是,问题就出在这了,不同的调整,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GDP走势图。伊朗的例子不是特例,很多发展中国家,GDP走势图用不同算法,都会长得完全不一样。
咱一步一步来分析。
比如伊朗,如果我们就把每年得到的GDP数据,不加任何处理:
2024年是2.16万亿里亚尔;
2023年是1.58万亿里亚尔;
每年的数据连起来绘制成一张表,就会呈现这样一张表。(见图1)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问题出在哪呢?就是通货膨胀。
如果我们想看一个国家每年真实的增长情况,就得调整物价,得到一个如果我按照去年的物价水平,今年的GDP应该是多少啊?
这个调整的指数就叫做: GDP平减指数。有点类似于通货膨胀率,只不过CPI是统计消费者一揽子商品,GDP平减指数统计的,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平均物价变化。
经过每年这个物价调整,就得到一个调整后的人均GDP。
这就出现了第二张图: 根据本币计算的,不变价格的伊朗人均GDP。(见图2)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但这是根据本币,伊朗里亚尔计算的。
如果不同国家之间,要横向对比怎么办呢?没错,常见方法就是转换成美元。如果根据每年伊朗的GDP,再通过当年的汇率换算成美元,就得到了第三张图: 现价美元人均GDP。(见图3)
这样,伊朗就可以横向和其它国家对比了。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但是,这张图其实是包括了美元本身的通货膨胀的,如果剔除了美元的通货膨胀,就得到了第四张图: 不变价美元人均GDP。(见图4)
这样,既统一了各国的汇率,横向上各国可以互相对比;在纵向上又统一了不同时间的物价。
很好了吧?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但还没完。还有个问题,就是即使同一时间的同一商品,这个东西在美国卖的价钱,和它换算成伊朗里亚尔在伊朗卖的价钱就是不一样。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价格都会偏低。
我不知道大家在小红书上,或者哪刷没刷到过这种问题:
纽约年收入20万美元,在国内是什么水平?
20万美元,大概相当于140万人民币。
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了,你有无数角度可以思考,底下评论有说:相当于年收入50万人民币的,有说30万的,也有说80万的,但都不到140万。
其实,大家都默认了一个事实,20万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肯定不如换算过来140万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
大家别抬杠啊,我是说大致平均购买力。
所以,如果你想要对比各国真正生产产品、生产服务的生产力,去掉不同国家之间物价的差异,就需要用到购买力平价人均GDP,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简称PPP。
比如,中国2024年的GDP是18.7万亿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算就是38.2万亿美元, 一下翻了一倍多,这是世界银行的估算啊,那就超过了美国的29.2万亿美元。
笼统的来讲,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同样的东西,美国的价格,是中国的2.04倍。
所以,按照这个比例来看,纽约年收入20万美元,相当于中国大陆年收入9.8万美元,也就是70万人民币~
所以说回来,如果要想看伊朗真实人均生产力的变化,就有了第五张图:购买力平价人均GDP。
但还没调整通货膨胀,调整以后,又有了第六张图:购买力平价、价格不变人均GDP。(见图6)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这部分的内容过得比较快,估计大家听到这些指标可能是懵的。
但是不重要,总之这六个指标,分别从:是否统一汇率、是否统一购买力、是否统一通货膨胀,来评估伊朗的人均GDP。
要是这么看的话,购买力平价、价格不变人均GDP应该是最好的指标吧?
还真不一定。为什么呢?
从官方统计出当年的GDP以后,所有的统一换算,都是人工估算后计算出来的, 尤其对于伊朗这种国家,官方外汇和实际汇率相差巨大,官方统计的通货膨胀率也不靠谱,物价水平外界也不知道,这么多调整因子,都需要千里之外的世界银行、IMF的分析师自己估算。
中间换算的步骤越多,统计出来的误差,就可能越大。
尤其是像伊朗,这种数据严重不足的国家,估算起来准确度就更低了。
这就是统计学的艺术,理论上越完美的指标,就需要越多人为的估算调整,计算的误差就越大;
就有点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精度高到一定程度以后,位置和动量根本没法同时精确得到。
不过量子力学,这个是它本身物理属性上,就存在不确定性,GDP这个只是测量上没法测准。
所以,因为有这些统计误差,很多时候,我们看经济数据,会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这些GDP里虽然有理想的、什么都调整完的指标,但我们大部分时候说一个国家的GDP、人均GDP,都是说它的当前美元GDP,就是当年的GDP按照当年的汇率换算成美元,这个数据是完全依赖客观数据,又可以横向跨国家对比的。
因为有这么多算法,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除了美国,各国的GDP增长率,和它每年的GDP是对不上号的!
视频截取自: 小Lin说
什么意思呢?比如咱来对比一下中国的GDP。
2024年是18.74万亿美元,2023年是18.27万亿美元,这么一算,2024年的GDP增速是2.6%。
可实际上,中国2024年的GDP增长率,明明是5.0%。
而同样2021年官方的GDP增长率是8.6,我们按照每年GDP换算出来的增长率,竟然达到了21.3%?!
哪算错了吗?
其实并没有。
一般,我们说的每年的GDP增长率,是本币,也就是人民币剔除掉通胀,算出来的2024年真实GDP的增长率。
我们用两年的GDP换算出来的增长率,是两年分别换算成美元的,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太大了,作为短期GDP的评判指标,肯定是不合理。
但要是看长期,有些人他就是喜欢看美元,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总之,聊了这么多,大概意思你应该是明白了,就是GDP并不是客观的唯一标准答案,它一旦涉及到横向对比、纵向对比,都是会骗人的、会有迷惑性的,你但凡看到GDP,都得进一步问一下:
"你指的是哪个GDP? "
这一下就显得你非常的专业!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GDP好么?
咱们聊了GDP是什么、怎么算、怎么测、怎么比,感觉分析得挺全面了。但其实有个最本质的问题,我们还一直没提到,就是为什么大家都那么看重GDP?为什么偏偏是它?它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吗?
肯定有,问题还不少。我们一般用GDP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或者一个非常笼统的"发达程度"这个概念。
但经济水平,不光只有生产力这一个方面, 我举一些GDP常见的局限性啊:
比如它不考虑贫富差距;
不考虑大家生活的幸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
不考虑对环境的破坏有多大;
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等等。
所以,如果你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看作是一个行驶的车,那GDP可能就是衡量这个车的车速。但具体这辆车在往哪开、本身有没有老化、有没有损坏,GDP就不管,它就看你开得有多快。
但就算,我们只是想衡量经济体的生产力,只想衡量速度,GDP它其实也有一些问题。
破窗谬论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破窗谬论:
一个小孩打破了一块玻璃,花钱请人把窗户给修好了。整个过程对社会没有改进,可能还浪费了一点资源和时间,但总体的GDP却被拉动了。
我们上文分析过GDP不衡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它不光不衡量,如果环境被毁了,或者更极端一点,经历了自然灾害,再重建一波,反倒短期内还能拉动GDP。
这很明显,是GDP这个指标失灵了。
虚假繁荣
再比如经济体中单纯的虚假繁荣,也会导致GDP虚高。
什么意思呢,我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请来一操场人,我将他们分成AB两组。说:
"现在,A组给另B组,捶背!B组给A组100块钱"
大家也不管B组需不需要捶背,就开始锤。
"现在,B组给A组,揉肩!A组给B组100块钱"
然后B组开始揉,给钱。
这么折腾下来,GDP一下暴涨好几万。这就是虚假繁荣。
听着是不是很扯?但是现实中其实经常会发生。企业之间为了做高营收,商量好了互相交易,我给你捶背,你给我揉肩,又没有利润,营收就上去了,整个国家的GDP也上去了。
这些,都是GDP指标失灵的例子。
写在最后
但是,就算我们知道GDP是不完美的,但是它是相对最可量化、最可比较的指标。
即使用一堆幸福程度、环境指标、贫富差距的数据来修正,也并不会让GDP更完美,反倒可能让它更脏、更容易钻空子、更不可信。
统计学中,如果某个概念,无法被稳定、重复的测量,那它在政策层面,就没有操作意义。社会统计中,像这么大规模的统计,信度往往是优于效度的。
GDP已经是我们能找到的,可以跨时间、跨地区比较的,相对最可信的衡量经济水平的指标了。GDP真的是一个不能说完美,但接近完美的指标了。
我们对比一下其它指标,即使是最常见的:
通货膨胀,CPI,衡量一揽子商品的价格变动,哪揽子商品?什么石油、住房到底该不该算进去,经济学家们都一人一个说法;
失业率,要衡量有多少人想找工作,怎么叫想找工作? 根本没有统一定义,所以各国的失业率根本没法横向对比。
只有GDP,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没有争议。这也是为什么各国会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头号指标。
图片截取自: 小Lin说
咱本来聊经济,最后收尾变成聊统计学了。
总之,可以说一个国家的GDP约等于它的经济水平。
那接下来你是不是应该问一个问题了?
"你指的是哪个GDP?"
—— E N D ——
相关文章
同样300大卡,有人瘦成闪电,有人胖成球,差在哪? 答案只有两个字:选错。 薯片一包300大卡,三口见底,半小时后饿得想啃桌子。鸡胸肉加西兰花也是3...
2025-11-17 0
近日,青海省格尔木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成功抓获3名涉嫌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引流服务的犯罪嫌疑人,有效遏制了涉诈渠道的渗透蔓延。犯罪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发布“投资...
2025-11-17 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欢聚斗地主水鱼破解版,以及欢聚斗地主水鱼破解版下载安装”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欢聚斗地主水鱼怎么...
2025-11-17 0
两岸统一,始终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如今,随着赖清德当局愈发癫狂,各种挑衅动作层出不穷,两岸关系也愈发紧张。就在大家觉得,无论是武统还是和统,都不太能...
2025-11-17 1
GDP是会骗人的?朋友们,你知道GDP也是可以骗人的么?之前在查伊朗经济时,我就想看看它的人均GDP,我一看:"80年代经济起来一波,然后不行了,后来...
2025-11-17 1
11月17日,日经225指数开盘快速下探,盘中触及49846点低位,盘中跌超1%,现跌幅略有收窄。日本旅游相关股票下挫,零售股、航空股大跌。具体来看,...
2025-11-17 2
文 |议史纪编辑 |议史纪高市早苗派人访华这一套,属实是来者不善。这次代表日本出面沟通的,不是副首相,也不是外相,而是个“外务省亚洲事务负责人”。级别...
2025-11-17 1
郑州这地方,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以前谁提郑州?好像除了火车站就没啥好说的。现在可不一样了,地铁修得四通八达,美食街一条接一条,连外地游客都开始专门跑这...
2025-11-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