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始终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如今,随着赖清德当局愈发癫狂,各种挑衅动作层出不穷,两岸关系也愈发紧张。就在大家觉得,无论是武统还是和统,都不太能...
2025-11-17 1
文|北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几天,江苏常州一段监控视频看得人浑身发冷,拳头都攥得生疼,画面里那个穿着笔挺西装看着像模像样的中年男人,对着自己92岁的老母亲抬手就扇耳光,薅着头发往地上掼。
老人蜷缩在水泥地上哀嚎求饶,他却跟没听见似的,打完还整整衣服坐回饭桌继续吃饭,实在太让人愤怒了。
但谁也没想到接下来的发展简直太魔幻了,在男人被刑拘后,不仅亲戚出来为他喊冤,甚至被打的母亲也要掏钱赎他出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不是什么影视剧情,是11月10日傍晚发生在常州武进区嘉泽镇一户人家的真实场景,施暴者是55岁的儿子杨某,被打的是他92岁的老母亲陈某。
视频传到网上后全网都炸了,有人骂他“畜生不如”,有人说“养这样的儿子不如养条狗”,连官媒都忍不住站出来发声:“家暴从来不是家事,而是违法犯罪。”
警方的动作很快,11月12日就发了通报,明确杨某因涉嫌犯罪被刑事拘留,案件按刑事案件办理。
律师也站出来分析,就视频里这打人的狠劲和事后的冷漠态度,已经符合“情节恶劣”的标准,肯定要从重处理,按理说这事儿就该这么定了,施暴者受惩罚大快人心。
可谁也没料到,接下来的发展比电视剧还魔幻,先是好几个亲戚跳出来替杨某中叫屈,说他“良心不坏”,动手是“被逼急了”。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被打的老母亲从卫生院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翻出500块钱,颤巍巍地要去派出所“赎儿子”,还念叨着“没打到要害,他有糖尿病,在里面受不住”。
这波操作直接把网友看懵了,是老人被打糊涂了,还是这里面真有什么隐情没被人们挖掘出来?
要讲清楚这事儿,得先从杨某这个“宝贝儿子”的成长说起,据亲戚和邻居透露,陈某37岁才生下杨某,在此之前已经生了4个女儿。
在那个年代,老来得子的喜悦让这家人把杨某宠成了“小皇帝”,母亲对他百依百顺,四个姐姐更是把这个弟弟当孩子疼,吃的穿的都先紧着他来。
这种无底线的溺爱,养成了杨某的暴脾气,邻居们都知道,这家人里杨某是“说不得碰不得”,一点不顺心就炸毛。
大家都暗地里叫他“爆炸罐”,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被全家捧在手心里的宝贝,长大后却成了压垮家庭的重担。
表面上穿西装的杨某,其实日子过得一地鸡毛,杨某的表哥说他这辈子经历了三次婚姻。
第一个妻子生下孩子后就走了,第二个妻子患癌去世,留下一个残疾的儿子,现在的第三个妻子在超市打工,一个月挣不了几个钱。
更要命的是他自己早就没了正经工作,以前在服装厂当裁缝,近几年行业不景气就闲在家,全家的开销全靠老婆那点工资撑着。
三个儿子的抚养压力、失败的婚姻、失业的焦虑,把这个55岁的男人压得喘不过气,而更让他崩溃的,是母亲的老年痴呆症。
邻居说陈某这几年脑子时好时坏,经常丢三落四,梳子、手机不见了就认定是儿媳妇偷的,对着儿媳妇指桑骂槐。
一边是糊涂的老母亲,一边是辛苦的妻子,杨某夹在中间两头受气,四个姐姐自己也力不从心,大姐已经70多岁,因为糖尿病眼睛都瞎了,姐夫还动过两次大手术。
四姐丈夫早就去世了,自己身体也不好,之前老人都是轮流在四个女儿家居住,这次轮到杨某家,没想到就出了这种事。
亲戚们替他说话,无非是觉得“他压力太大了”,可这能成为打母亲的理由吗,答案无非是绝对不能。
就像央视说的:“生活再难,也不能突破人伦底线,压力再大,也不能把拳头挥向生养自己的母亲。”
监控里有个细节特别戳人,当杨某中抬手打过来时,92岁的老人下意识地抬起手臂格挡,这个刻进骨子里的防御动作,说明这样的暴力可能不是第一次发生。
最让人痛心的是老母亲陈某的态度,被亲生儿子打成这样,她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自己的伤痛,而是担心儿子在看守所里受苦,还拿出自己攒下的500块钱要去“赎人”。
连接受采访时她都反复念叨“他不是故意的,就是脾气上来了,没打坏我”,甚至还记得儿子有糖尿病,要叮嘱儿媳妇给儿子做些清淡的饭菜。
这份近乎病态的母爱,其实正是这场悲剧的根源,从杨某出生起,她就无底线地纵容,哪怕儿子长大后一事无成脾气暴躁,她也从来舍不得批评一句。
三个孙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哪怕自己90多岁了还在为儿子操劳,可她的付出换回来的却是拳头,老话说“惯子如杀子”,陈某用一辈子的溺爱,亲手养出了一个伤害自己的“仇人”。
现在网上的评论分成了两派,一派坚持要严惩杨某,说“法律必须给孝道兜底”,另一派则唏嘘不已觉得这是底层家庭的无奈,长期照顾失能老人的崩溃,外人根本体会不到。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理解不等于原谅,压力大更不是施暴的借口。
像杨某中这样对年老患病的母亲施暴,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常州市公安局已经明确按刑事案件办理,等待他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
可惩罚之后,92岁的陈某琴未来该怎么办,目前老人已经被外孙女接走照顾,外孙女家经济条件不错,也愿意好好赡养老人。
这或许是这场悲剧里唯一的好消息,但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永远不过时,父母的爱应该是有底线的,既要给予关爱,更要教会孩子责任和感恩,一味纵容只会养出不懂感恩的“巨婴”。
我们也该看到照顾失能老人背后的压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给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比如上门护理、心理疏导等,才能让照顾老人不再成为某些家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一个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从来没为自己活过,年轻时为儿女奔波,老了还要帮衬着带孙子,最后却落得被儿子殴打的下场。
“百善孝为先”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人伦底线,一个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能打的人,就算有再多的“不得已”,也掩盖不了他人性的缺失。
希望杨某能好好反省,更希望所有为人父母者能引以为戒,也希望社会能给老人们多一些保障,让他们都能安享晚年,不用再害怕被自己的孩子伤害。
相关文章
两岸统一,始终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如今,随着赖清德当局愈发癫狂,各种挑衅动作层出不穷,两岸关系也愈发紧张。就在大家觉得,无论是武统还是和统,都不太能...
2025-11-17 1
GDP是会骗人的?朋友们,你知道GDP也是可以骗人的么?之前在查伊朗经济时,我就想看看它的人均GDP,我一看:"80年代经济起来一波,然后不行了,后来...
2025-11-17 0
11月17日,日经225指数开盘快速下探,盘中触及49846点低位,盘中跌超1%,现跌幅略有收窄。日本旅游相关股票下挫,零售股、航空股大跌。具体来看,...
2025-11-17 1
文 |议史纪编辑 |议史纪高市早苗派人访华这一套,属实是来者不善。这次代表日本出面沟通的,不是副首相,也不是外相,而是个“外务省亚洲事务负责人”。级别...
2025-11-17 0
郑州这地方,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以前谁提郑州?好像除了火车站就没啥好说的。现在可不一样了,地铁修得四通八达,美食街一条接一条,连外地游客都开始专门跑这...
2025-11-17 0
大家好,我是闻叔!近期金店关门潮持续蔓延,多家黄金珠宝企业披露的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门店收缩趋势愈发明显。一边是黄金价格的持续攀升,一边是11月1日正...
2025-11-17 0
如果影视飓风的Tim用真实履历到相亲角体验,大概率依旧会引发争议,他的条件对于普通的社区相亲角来说太特别。在这个本就被命名为“市场”的相亲场所,在与人...
2025-11-17 0
见完美方后,为何说郑丽文的态度更明确了呢?她送给岛内的,是一句什么话呢?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她打破了国民党内部以往没人敢谈统一的沉默,台岛形...
2025-11-17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