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7日 21:16 2 cc

11月14日下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稳稳降落在东风着陆场,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三人安全出舱。

这本该是一次常规返回,但这趟回家之路却走得格外曲折。

11月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原定当日返回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返回任务紧急推迟。

这是中国空间站建成以来,首次因太空碎片撞击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经过拍照判读、设计复核、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地面专家组综合评估后确认,神舟二十号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最大可能是受空间碎片外部冲击导致,不满足载人安全返回的放行条件。

这个裂纹虽然很小,却关系到三名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飞船的舷窗采用三层玻璃结构,最外层是高温防热玻璃,专门用以防热但不具备承压能力,内两层则采用钢化玻璃,同时承压和密封,但防热性能欠佳。

这次损坏的正是最外层的防热玻璃,飞船返回地球时要经历再入大气层的高温考验,已经破损的防热玻璃很可能在热流冲击下粉碎剥离,导致内层承压玻璃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一旦内层玻璃也损毁,返回舱会在高空失压,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个突发情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最终决定让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搭乘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

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通过"换乘"载人飞船的方式从太空归来。

那为什么推迟了9天才返回?地面指挥系统需要进行一系列严谨的评估程序,包括拍照判读、设计复核、仿真分析和风洞试验等,最终才判断得出结论。

这9天里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一切正常,空间站组合体状态正常,具备支持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能力。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这次应急救援能够快速实施,得益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独创的"滚动备份"模式。

早在神舟十九号发射时,执行神舟二十号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和飞船就已进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入待命状态,这种"发射1发,备份1发"的策略,能够保证备份火箭在10天内完成测试并发射。

神舟二十号乘组3名航天员在轨驻留204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在轨驻留时间最长纪录,期间完成了4次出舱活动和多次货物进出舱任务。

指令长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总时长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也是目前执行空间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而且这次返回还创造了一个新纪录,神舟二十一号返回时采用3圈快速方案,完成时间仅耗时5小时26分钟,对比神舟十九号的快速返回又大大缩短了超3.5小时。

11月14日16时40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并抵达着陆现场。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17时21分,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全部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出舱后,指令长陈冬神情振奋地说,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并不平坦,充满了困难与挑战,这次任务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考验,很自豪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

那么受损的神舟二十号飞船怎么办?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将继续留轨开展相关试验,根据计划安排,后续将择机发射神舟二十二号飞船。

而留在轨道上的神舟二十号飞船,在没有航天员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一次无人返回,这意味着原本每次只能下行约50千克物资的神舟飞船,这次可以下行300千克级的空间站物资。

数据显示:近地轨道上散落着超过1.7亿件太空垃圾,其中可追踪的太空碎片只有5.4万个,而1厘米以下无法观测的微小碎片高达1.3亿件,它们的飞行速度是子弹的十倍。

为应对这个问题,中国空间站一直在行动。

神舟二十号被太空碎片击中!紧急启动备份救援,结果意外变好事?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任务期间,完成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

到神舟二十号乘组出舱,中国航天员已经在空间站外部进行了7次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工作,为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实验舱外部的多处重要管路、元件和设施设备提供了防护。

这次突发事件检验了中国载人航天应急救援体系的可靠性,从发现问题到安全返回,仅用9天时间就完成了评估、决策和实施。

任何一个乘组在天宫空间站进行半年驻留的时候,地面都保证有一枚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和一艘神舟飞船处于待命状态。

这种"发一备一"的机制,确保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中国航天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