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稳住美韩同盟,中方发布公告当天,李在明就知道事情闹大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在中国把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统统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其进行...
2025-10-19 0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发现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是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获颁国内外二十余所知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富兰克林奖章、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
1957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图右)和李政道。(资料照片)
杨振宁先生毕生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71年他首次回新中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后又向中央领导同志提议恢复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他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为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教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影响。回到清华之后,他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极大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可能不是很多人知道
杨振宁曾经在厦门生活过
是厦门演武小学的校友
跟着父亲来到厦大
1928年,7岁的杨振宁跟随时任厦门大学算学系教授的父亲杨武之来厦,在厦大附属模范小学读书。
1929年,杨振宁与父母在厦门。(资料照片)
在厦门,杨振宁第一次
用上电、见到香蕉、喝到牛奶
虽然在厦时间不长,但给杨振宁的一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5年8月杨振宁再次回到厦大时说:“对那一年,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我还有极好的回忆。美丽的海,美丽的天,是我人生历程的一部分。”
1929年杨振宁在鼓浪屿日光岩上(资料照片)
在厦门,杨振宁和母亲“初次住入有现代设备的住所,这里有电灯,自来水和卫生设备”。厦门生活,让杨振宁大开眼界,不但住上了漂亮的校舍,还第一次用上了电,第一次见到香蕉,第一次喝到牛奶,第一次吃到牛肉,也第一次用上抽水马桶。
杨振宁曾回忆说,他们家住的那栋小楼就坐落在海边。在那段美妙岁月里,他看到了蓝天大海无穷无尽的变化,看到了浩瀚宇宙无边无际的奥妙。
杨振宁在《回忆父亲杨武之》一文中,写道——
“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背《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abcde……’,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 ‘唐虞夏商周……’;干支顺序‘甲乙丙丁……’,‘子鼠丑牛寅虎……’;八卦‘乾三联,坤六段,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等等。”
“父亲少年时候喜欢唱京戏。不过他没有教我唱京戏,只教我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记得开始时他让我十六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九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
就读演武小学
7岁的杨振宁就在“厦大附属实验小学”(演武小学前身)就读,不过,杨振宁后来回忆,当时学校名称叫做“厦大附属模范小学”。
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旧影(资料照片)
厦门晚报记者陈满意在其《厦门大学的先生们》一书中,介绍了厦大附小——厦大附小于1925年秋开办,校舍没建成前借用当时厦大旧的建筑部,因学校是“本大学试行各种新教学法以便教育科学生实习起见”创建的,“修业年限及课程等,均照学制办理”。
杨振宁就读时,有学生163人,校舍已经完成,运动场、教室、办公室、成绩室、教员寝室及图书室、会客室、膳房等一应俱全,校具1100多件、教具450多件,都是从商务印书馆购置的。小学理科仪器标本、挂图、图书等460多件。
厦大附小是比较现代化的小学,学校采用新的学制,一二年级为设计部,在上课时试行混合设计教学法,学习时间无固定时间表,不分科目,由教师指导儿童设计学习。课余还组织学生会、演说竞赛等活动,“俾学生所学,得适用于现代之社会焉”。
杨振宁曾经回忆,当时数学和国文都念得不错,只有手工艺做得不大成功。有一回他用泥土做了一只鸡,拿回家里给父母看,他们说做得很好,问:“是一只藕吧?”
重返厦大
1929年,杨振宁跟随父亲离开厦大。1995年,第19届国际物理统计大会在厦大举行,杨振宁是与会嘉宾之一,时隔67年重返厦大。在开会的间隙(应该是中午),演武小学校长带着小学生找到老学长。
杨振宁为他们写下了一段话:
“1928年至1929年,我在厦大校园居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演武小学前身(即厦大附属模范小学)的一个小型的教室里读书,读小学的一二年级,老师是一位汪先生。对那一年,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我还有极好的回忆。美丽的海,美丽的天,是我人生历程的一部分。今天的演武小学有这样多的小朋友,希望大家好好读书,创造美丽的未来。”
1995年8月杨振宁回厦时上日光岩故地重游。(资料照片)
厦门海边拾贝
带去清华送朋友
在杨建邺所著《杨振宁传》中,讲述了一件事。
杨振宁从厦门到清华以后,曾将在厦门海滩上拾得的蚌壳与螺蛳壳送给新交的同龄朋友熊秉明(数学家熊庆来之子)。熊秉明后来成为有名的书法家,他在杨振宁70岁生日的时候,送了一幅立轴给杨振宁,立轴上两个大字“七十”浑然天成,厚实有力,下面写了一段有趣的文字:“我们七岁时,你从厦门来到清华园,给我看海边拾来的蚌和螺;今年我们七十岁,你在另外的海滩拾得更奇异的蚌和螺。童话与预言,真实与象征,物理学和美。”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杨振宁先生永垂不朽!
来源:人民日报、厦门日报、 厦门招考
相关文章
急于稳住美韩同盟,中方发布公告当天,李在明就知道事情闹大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在中国把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统统列入制裁名单,禁止其进行...
2025-10-19 0
这几天,北京机场里李湘带着前夫王岳伦,从英国一块儿回来了。这两人,早几年就各自天涯了,现在为了什么事儿能并排出现在机场?说白了,就是为了他们的宝贝女儿...
2025-10-19 0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说起杨振宁和娇妻翁帆的婚姻,这句话的形容也可谓再贴切不过。当28岁少女不惧舆论、跨越年轮嫁给82岁的老头。这种小说都不敢写...
2025-10-19 0
美国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动作从2025年9月初就开始了,那时候海军在加勒比海执行首次打击,针对一艘从委内瑞拉出发的船只,美方称其涉嫌运毒,直接用导弹击沉,...
2025-10-19 0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
2025-10-19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微乐广东麻将开挂教程,以及微乐广东麻将小程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微乐麻将黄灯闪烁表示啥 打手...
2025-10-19 1
你家那个被扔在角落的奶粉罐,真不是垃圾,是还没被唤醒的宝藏。 我见过太多人一撕开奶粉就顺手把它塞进垃圾桶,可你知道吗? 北京一个社区去年靠回收五千...
2025-10-19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