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05日 19:20 1 admin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提起意大利传奇女演员,十有八九的人会脱口而出索菲亚・罗兰,这位被英媒称为“近千年来最美的女人”的女星,凭借奥斯卡影后的光环和标志性的性感形象,成为了意大利电影的代名词。

但在真正的电影圈里,有位比她更早封神的前辈,连马龙・白兰度都对她心怀敬畏,梅丽尔・斯特里普直呼其为“女神”,《纽约时报》更是用“意大利银幕的母狮”来形容她,她就是安娜・马尼亚尼,一位如今渐渐被大众遗忘的真正大师。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2025年,正好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上映80周年,这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不仅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成为了重新认识马尼亚尼的最好契机。

很少有人知道,这部被奉为经典的影片,是在何等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1945年1月的罗马,刚从纳粹占领的阴霾中走出,整座城市满目疮痍,到处是断壁残垣和未散的恐惧。

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手里没有像样的设备,用的是过期的胶片,连拍摄用的电源都得偷偷摸摸借来,外景地不是没人管的地下室就是混乱的街头,连最基本的拍摄许可都没有。

就是在这样的绝境里,一群电影人拍出了震撼世界的作品,影片取材于两位被纳粹处决的神父的真实故事,由罗西里尼和年轻的费德里科・费里尼等人共同编剧,讲的是纳粹铁蹄下普通人的勇气与坚守。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就像作者卡特丽娜・波拿托博说的,他们想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善良的意大利,而不是被法西斯和殖民主义标签化的意大利。

片中神父那句“如果他们回来呢?”的追问,不只是角色的担忧,更是当时整个剧组成员的真实恐惧,毕竟纳粹撤离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每个人都活在不安里。

马尼亚尼在片中饰演的皮娜,成了影史上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怀着爱人孩子的寡妇,第二天就要结婚,生活贫穷却待人慷慨,有正义感却从不好为人师。

她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完美的身材,甚至带着生活打磨的粗糙感,但正是这种真实,击碎了当时银幕上虚假的完美。

马尼亚尼的孙女奥利维娅后来回忆,那是多年来观众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真正的女人”,不是被包装出来的女神,而是和街头巷尾每一个普通人一样的存在。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谁能想到,演活了皮娜的马尼亚尼,在37岁之前从未当过电影主角,那时她已经在剧场小有名气,但在电影圈里,她的长相成了“硬伤”。

没有精致小巧的鼻子,没有标志性的蓝眼睛,取而代之的是乌黑的头发和炯炯有神的眼睛,以至于有人误传她有异域血统,甚至说她是埃及人。

连她的第一任丈夫、导演戈弗雷多・亚历山德里尼都觉得她“没有电影脸”,不适合镜头。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被质疑长相的女人,其实出生在罗马市中心,父亲不详,母亲早早把她遗弃移居埃及,那些童年缺失的爱与温暖,后来都成了她艺术创作的养分。

“我不是天生的演员,”马尼亚尼后来在文字里写道,“而是在摇篮里决定成为一个演员,在太多眼泪与太少抚慰之间。”这句话道尽了她的成长轨迹。

在登上大银幕之前,她在小剧场做综艺演员,那里的观众苛刻到会向表演拙劣的人扔死猫。

正是这样在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让她练就了直击人心的表演风格。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有评论家说,和她搭戏的马龙・白兰度拍戏时还会留意镜头角度、光线明暗,可马尼亚尼完全不管这些,她整个人都钻进了角色里,所有情绪不掺任何水分,直接砸到观众脸上。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里最经典的那幕戏,皮娜追赶被押走的未婚夫,最终中弹倒下,是一次拍成的,连排练都没有。

马尼亚尼说,当时她瞬间就回到了战争岁月的情境里,那些恐惧和绝望都是发自内心的。

镜头里男主角大喊“特蕾莎”,是在致敬当年被纳粹射杀的孕妇特蕾莎・古拉切,而现实中,马尼亚尼的儿子正饱受小儿麻痹症的折磨。

那种混杂着个人痛苦与时代创伤的表演,根本不需要刻意设计,就足以让所有观众心碎。

这部几乎是“拼凑”出来的电影,最终成了当年的意大利票房冠军,还成为首部在美国票房突破百万美元的非美国电影。

美国媒体看完后惊叹,这个意大利女人能“流下真实的泪水,发出真实的笑声,愤怒时如雷,恋爱时又充满性感”。

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更是直白地说:“这个女人,安娜・马尼亚尼,她的爪子直击心脏。”

后来这部影片还在首届戛纳电影节上拿下最佳影片奖,彻底奠定了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马尼亚尼的表演之所以独一无二,在于她敢把真实的伤口露出来,电影学者DeBernardinis曾做过一个精准的对比。

马尼亚尼代表着战后意大利,勇敢展示创伤与疼痛;而索菲亚・罗兰、吉娜・劳洛勃丽吉达则代表着战后的复苏,是那种丰满而繁盛的生命力。

两者没有高下之分,但马尼亚尼的力量更具冲击力,她不美化苦难,不掩饰脆弱,这种原始的真实在当时的银幕上堪称革命。

后来马尼亚尼凭《玫瑰梦》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意大利人,这无疑是对她演技的最高认可。

但比起奖项,更让人记住的是她的“真”,在私人生活里,她从来不是温顺的“女神”,而是个直率火爆的性子。

当年发现罗西里尼和英格丽・褒曼的暧昧后,她端着一盘意面假意温柔上前,趁对方不注意直接把食物甩在他脸上。

朋友们后来回忆,大家记不清细节了,只记得那一幕特别解气,至于扔的是哪种意面,反倒没人较真。

和索菲亚・罗兰那种经过精心塑造的优雅不同,马尼亚尼从不刻意讨好任何人。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演员导师曼库西曾打趣说,要是和她共进晚餐,她第一句话可能就是“这地方是什么?东西好吃吗?”,一点不装腔作势。

她脸上有皱纹,眼底有眼袋,但从不让化妆师刻意遮盖,说那些都是“一生的痕迹”,是岁月给的礼物。

年轻演员莉莉安娜・菲奥雷利说得好,马尼亚尼的存在本身,就让同行的女孩们看到了一种可能:不用妥协,不用迎合,依然可以被记住。

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演员,如今却渐渐被遗忘在时光里,究其原因,或许是她的形象太“真实”了,没有罗兰那样符合大众想象的性感与优雅,也没有刻意经营的公众形象。

罗兰有制片人卡罗・庞蒂这位伯乐保驾护航,早早进军好莱坞,靠着《两个女人》这样的作品拿下戛纳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还和加利・格兰特等巨星传出绯闻,自带话题热度。

而马尼亚尼的作品更偏严肃的现实主义,她的表演里藏着太多时代的疼痛,不符合大众对“娱乐”的期待。

加上她不喜欢炒作,也不愿迎合市场,久而久之,就成了圈内人口中的“传说”,却少有人真正了解。

她不是那种可以被标签定义的演员,也不是供人瞻仰的标本,她的力量藏在每一个角色的呼吸里,藏在那些不加修饰的情绪里。

今年是《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上映80周年,这部电影就像一把钥匙,帮我们打开了那段被忽略的记忆。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80年!她比索菲亚・罗兰早封神却被忘

在那些黑白影像里,你能看到皮娜奔跑时的绝望,能感受到她愤怒时的颤抖,能读懂她笑容里的温柔。

那不是表演,而是一个灵魂在镜头前的真实绽放,比起如今流水线生产的“完美”明星,这位“意大利银幕的母狮”用一生证明:真正的永恒,从来不是靠精致的皮囊,而是靠穿透时光的真实力量。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