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杨靖宇,1940年牺牲,尸体被日军发现后,胃里全是草根、棉絮和树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日军不解一个人怎么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作战,最终动手剖腹。国...
2025-09-04 0
8月31日,普京抵华,短短四天行程中拿到了最想要的东西!
一个国家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战争,不是制裁,甚至不是经济下滑,而是“被孤立”。尤其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一旦被隔绝在世界经济体系之外,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而就在这几天,普京在中国办成了一件大事,可能直接决定了俄罗斯未来三十年的国运。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正式宣布,中俄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
这条管道可不简单。
它计划从俄罗斯出发,穿过蒙古,最终进入中国。建成之后,每年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而且一送就是30年。
这是什么概念?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差不多相当于去年中国天然气总消费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未来中国每烧五方气,就有一方是从这条管道来的。
但更重要的是对俄罗斯的意义。
要知道,在俄乌冲突之前,欧洲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买家,每年能给俄罗斯带来数百亿美元的收入。
但这两年,欧洲一边减少进口俄罗斯天然气,一边转向美国购买高价液化气,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大幅缩水。
而“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就相当于给俄罗斯重新开了一条河道,还是一条流向东方的新河道。
难怪消息一出,国际媒体立刻炸了锅。
路透社直言不讳地说,这证明中国根本没理会西方要求疏远俄罗斯的压力。牛津能源研究所的中国能源专家米哈尔·梅丹更是直言:“这是能源地缘政治的重大转折点。”
你可能要问,这么重要的管道项目,为什么现在才敲定?其实这事儿已经谈了快二十年了。
早在2006年,中俄就签过一份天然气合作的备忘录,说好要建两条管道:东线和西线。
东线管道(就是“西伯利亚力量1号”)已经在2019年通气了,但西线管道(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力量-2”)一直没动静。
为什么拖这么久?说白了就是两个问题:价格和路线。
俄罗斯想卖贵点,中国想买便宜点;俄罗斯想走直线,中国可能考虑到地缘因素想绕点路。这就好比两个人做生意,一个想高价卖,一个想低价买,谈不拢就只能耗着。
但如今,形势变了。
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关上了大门,俄罗斯失去了议价的底气。而中国呢,虽然也在发展新能源,但工业生产和民生用气需求还在持续增长,需要更多稳定气源。
所以这次普京来访,中方终于“一锤定音”。
注意,中方对外表态非常低调。外交部发言人只说了一句:“中俄一贯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轻描淡写,却意味深长。
这背后是一种自信,中国不需要看任何国家的脸色,只基于自身利益做决定。
那么,普京到底从中国拿到了什么?
表面上看,是一份天然气大单、一条未来三十年的能源出口通道、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但往深里看,他拿到的是俄罗斯重返世界经贸体系的“入场券”,是中国对俄罗斯“不抛弃、不孤立”的政治信号。
要知道,现在俄罗斯最缺的不是武器,不是粮食,而是国际合作伙伴。西方制裁之下,俄罗斯几乎被排除在全球金融和贸易体系之外。如果没有大国支持,经济长期萎缩只是时间问题。
而中国这次点头,相当于给俄罗斯提供了战略支撑。
举个例子:过去俄罗斯经济像是一条腿走路(依赖欧洲),现在终于把另一条腿(亚洲)迈出来了。虽然短期内还跑不快,但至少能站稳了。
更重要的是,这条管道过境蒙古,把中俄蒙三国经济更紧密地绑在了一起。
蒙国古以前总想搞“第三邻国”战略,在中俄之间找平衡。但现在管道要从它家过,它就必须老老实实当好“中间人”,这地缘格局一下子就清晰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中国这不是在帮俄罗斯解围吗?
但如果你这么想,就低估了中国的战略眼光。
最直接的作用是,中国买到了廉价天然气。米勒亲口承认:卖给中国的气价比欧洲低。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业用电、居民取暖成本可能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竞争力会更强。
同时,我国的能源安全得到了强化,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能源进口国,油气管线遍布中亚、东南亚和俄罗斯。多一条管道,就多一重保障。特别是这条管道全程陆路,不受海上封锁影响,稳定系数极高。
往长远看,中国提升了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通过推动中俄蒙经济走廊,中国实际上成了区域整合的“牵头人”。这种软实力,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对眼下紧张的国际形势来看,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种新模式:不搞对抗、不拉帮结派,而是用经济合作实现共赢。
俄罗斯卖资源赚了钱,中国买资源保障了发展,蒙古赚过路费改善了基建,三方各取所需。
这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同做大蛋糕。
“西伯利亚力量-2”不仅仅是一条输气管道,它更像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全球能源格局正在重构,标志着国际关系正在重新洗牌。
西方制裁并没有压垮俄罗斯,反而推动它向东转身。中国也没有因为西方压力而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谁说了算的。
未来三十年,这条管道将默默输送天然气,也将默默改变亚欧大陆的地缘格局。或许有一天人们会回顾历史说:2024年的秋天,世界就是从那时开始真正走向多极化的。
观察者网:2025-09-13:中俄蒙签天然气大单,“中国不在乎西方怎么想”
相关文章
前言杨靖宇,1940年牺牲,尸体被日军发现后,胃里全是草根、棉絮和树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日军不解一个人怎么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作战,最终动手剖腹。国...
2025-09-04 0
“他到底比我大多少,我才不会后悔?” 后台每天都有姑娘问这个。数字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像鱼刺。今天干脆把三位真人说过的原话摊出来,看看她们到底怎么咽...
2025-09-04 0
8月31日,普京抵华,短短四天行程中拿到了最想要的东西!一个国家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战争,不是制裁,甚至不是经济下滑,而是“被孤立”。尤其是像俄罗斯这样...
2025-09-04 1
【春的追梦·新解】2024年夏天,武汉的夜风黏糊糊的,写字楼的灯还亮着最后几盏。小薇拖着步子爬上楼,钥匙还没掏出来,门就从里面开了——老公端着杯温热的...
2025-09-04 0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在中国待了数天。其于天津参加完上合峰会,又风尘仆仆亲自开车从天津赶往北京参加93阅兵,站在中方旁侧一同观礼。那么,整场阅兵看下来,普京...
2025-09-04 1
“莎莎姐姐打球很帅,王楚钦哥哥比爸爸更帅!“——这番直白的童言稚语在乒超第三阶段的比赛现场引发一片笑声。山东魏桥教练刘燚带着女儿观赛,小女孩毫不掩饰对...
2025-09-04 1
据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很重视造船业,而关键时刻,韩国高喊“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可现实是,全球六成新船订单都流向了中国船厂。与此同时,二十多国元首齐...
2025-09-04 2
60 岁后别只跳广场舞!2025 年最适合老人的 5 种“轻运动”。 膝盖咔咔响,上下楼像踩碎玻璃?别急着买护膝,先照照镜子,看看你是不是一退休就把自...
2025-09-0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