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出门不带导航,就像手机没电一样——寸步难行。可你有没有想过,导航这事儿,背后可不只是地图那么简单,而是“谁能从天上把你盯住,而且盯得准”。美...
2025-08-08 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我就是吃完饭坐门口吹了会风,后来身上开始发热、关节酸痛,想着可能是中暑,结果一查居然是基孔肯雅热。”佛山禅城区一位58岁的市场清洁工在复查时说出这句话。
今年夏天,佛山爆发了多起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不少居民关注。这个名字听起来陌生,但传播方式却很常见——被蚊子叮了几口。
不夸张地说,感染者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节奏中“中招”的。不是跑去野外,也不是到处乱走,就在家附近、就在自家阳台、就在楼下散步的那几分钟。
疾控人员调查了佛山230名确诊者的生活情况,发现一个令人意外的共性:他们日常并不“特别”,没有冒险,没有乱吃东西,也没出远门,但就是在生活习惯上踩了雷。
这种病毒不会挑人,也不会提醒你它来了。防得住的不是体质,而是细节。从他们的感染过程来看,有4个特征几乎贯穿大多数患者。
第一个特征,是家附近环境潮湿、蚊子多。
这些人中,大多数居住在靠近水沟、绿化带、小花园的区域。有些人家里楼下就是工地,有些人阳台上堆了杂物,积水好几天都没清理掉。
有人家厕所没窗户,常年潮湿,也没人通风。这些小环境,刚好是伊蚊最爱的滋生点。不是只有臭水沟才会有蚊子,只要有花盆托盘、饮料瓶底、空调水槽、水缸没盖好,就够它们繁殖。
白纹伊蚊这种蚊子白天活动,一清早、傍晚最活跃,偏偏这时候正是很多人坐门口、晾衣服、喂猫狗、晒太阳的时间段。只要一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叮一口。
第二个特征,是很多人生活节奏晚,晚上十点多还不睡。
特别是中老年人,吃完饭坐一会儿、遛狗、散步、跟邻居聊会儿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有些人说晚上凉快,出去走走更舒服,但这个“凉快”,也正是蚊子最活跃的时间点。
蚊子喜欢湿热、微风的环境,人刚吃完饭体温高、皮肤裸露,站在阴暗角落,叮上几口都感觉不到。
白纹伊蚊咬人时不会很痒,它咬一口能把病毒送进身体。很多人就是每天几分钟在户外,就把病毒带回家了。尤其是喜欢在露天阳台、院子里坐着的人,往往不知不觉暴露时间太久。
第三个特征,是大多数人没有养成防蚊的习惯。
230人中,超过九成在发病前从不点蚊香、不涂驱蚊液、不装纱窗、不盖水缸,甚至连蚊帐都不用。他们普遍觉得“蚊子咬一下没事”,顶多起个包。
很多人连蚊虫传播疾病的基本知识都没听说过。也有一些人家里用过电蚊拍,但觉得太麻烦,很快就不用了。
防蚊并不一定需要高科技,最基础的是把窗关好、保持通风、衣服穿长一点,出门喷点防蚊水。可惜这些简单动作,大家都嫌麻烦,结果就让病毒有了机会。
第四个特征,是不少人本身身体就有基础病。
像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三高这些情况,很多人都存在。有的人平时就感觉疲倦、睡不好、免疫力差,一旦被病毒感染,反应比别人更强烈。
有患者刚开始发烧,没怎么当回事,过两天浑身痛得下不了床,去医院时才知道是感染了。还有人感染后恢复很慢,一直觉得人没力气,手关节还会痛。
这种状态不只是“扛一扛就过去”的问题,而是体内真的出现了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已经被病毒牵制住了。身体本来就不稳,再加一场病毒入侵,就更难恢复。
看上去这几件事都挺普通,没什么大不了。但仔细想想,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通道。
蚊子不是挑体质,而是看你暴露不暴露。你坐在阳台,脚边有水渍、背后是绿植、晚风一吹,正好是蚊子最喜欢的环境。
你没喷防蚊液、穿着短裤短袖,它就有地方咬你。一口下去,不止是包,而是感染。
这也是为什么基孔肯雅热在一个地方一旦爆发,很容易扩散。它不是靠人传人,而是靠蚊子一点点在人群间跳转。
病毒不会自己跑,但你出门、坐着、洗衣服时的那几分钟,它已经悄悄完成传播。特别是一个小区、一个楼栋,大家习惯一样、防范意识一样,就容易成批感染。
有人以为没疫苗没药物就代表没办法防,其实相反,这种病最关键的控制点就在生活细节上。不靠医,不靠科技,就看你平时有没有管好身边的环境,能不能做到不让蚊子叮你一口。
很多人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怕蚊子咬,可这种病毒不是看你是不是强壮才下手的。你越掉以轻心,它越容易钻空子。
是不是只要住在市区、楼层高、没看到积水,就不会感染?
答案是否定的。只要蚊子能飞进你家门、阳台、厨房、走廊,你就有风险。
建议居民每天检查花盆、下水道、空瓶子,不留一点积水。尽量晚上九点前结束户外活动,睡觉前点蚊香或喷驱蚊剂。
注意保持阳台干燥、安装纱窗纱门、出门穿浅色长衣裤、不光脚在外滩坐、回家洗手换衣物。
病毒并不可怕,怕的是你在它来的时候,还在毫无防备地说“蚊子咬一下没事”。事情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是一次次疏忽换来的代价。早防一点,少病一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基孔肯雅热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相关文章
现在的人,出门不带导航,就像手机没电一样——寸步难行。可你有没有想过,导航这事儿,背后可不只是地图那么简单,而是“谁能从天上把你盯住,而且盯得准”。美...
2025-08-08 0
特朗普访华再出幺蛾子,这一次他是怎么说的呢?与此同时,特朗普还声称要单独对芯片和医药加关税,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自从中美最高层通话之后,外界对于...
2025-08-08 0
同居,听起来是件甜蜜的事。两个人终于可以24小时黏在一起,早晨睁眼就能看到对方,晚上回家有人陪,想想都觉得浪漫。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问了几个有过...
2025-08-08 0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前言:各方可能都没想到,泰国和柬埔寨这一场仗下来,中国居然还有意外收获。日前泰...
2025-08-08 0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将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两天,出席在天津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特朗普宣布对印度加征50%关税的同一天,...
2025-08-08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LCH.B遥想当年,仅用一句“官宣”,...
2025-08-08 0
在陕西丹凤县的一个偏僻山村,89岁老人王玉兰的一生像谜团般引人注目。她从新中国成立起就拒绝办理户口,尽管这让她生活不便,工作难求,子女前途受阻。她顽强...
2025-08-08 0
一、9.3阅兵:历史记忆与国际舞台的交汇(一)纪念活动的核心内涵据环球时报报道,202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2025-08-0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