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6日 15:51 1 cc

美国鹰派一向喜欢“搞事情”,只要有一丝机会,就不会放过中国,最近来自华盛顿又有新消息称,美国参议院刚提交了一项新法案,打算对中国实施新的制裁。

根据法案内容,这次的理由还是老调重弹,指责“中国支持了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文件里还特别提到,美国总统特朗普需要向国会提交报告,确认中国是否真的帮助了俄罗斯。

如果国会认定中国“有罪”,那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就会随之而来。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特朗普一直拿关税威胁中国,逼中国少买俄罗斯的石油,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甚至说,不排除把对华关税提高到三位数。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那么这次参议院的新法案,和之前的关税制裁有什么不同,从文件细节来看,参议院的制裁手段明显更多,力度也更大,其中有两项措施可能比加关税还要狠。

首先美国这次法案提出的第一项制裁措施,就是直接冻结中国公民和企业在美国的资产,以前,美国的制裁主要是针对中国的企业或者机构。

但这次法案里明确提到,连个人都可能被波及,如果真的实施,像在美国有房产、投资、存款的中国商人、投资者,甚至留学生,都可能受到影响,这还是美国第一次在正式法案里提出要冻结中国个人资产,力度明显升级。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第二项更狠的就是制裁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美国前财政部长耶伦曾经放话说要把中国金融体系“踢出全球体系”,虽然最后没敢动手,但现在国会又把这事提了出来,威胁要切断中国银行和美元结算系统的联系。

如果真这么做,不仅影响国际贸易,还会波及中国的外汇储备和跨境支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加关税要大得多。

跟这些比起来,特朗普的关税反而显得“温和”了,毕竟关税只是让商品变贵,成本还能转嫁一部分,但金融制裁是直接切断交易渠道,影响会更直接、更深远。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当然目前这份法案还只是刚刚提交,还需要经过讨论、表决,最后还得由特朗普亲自签署才能生效。

按照法案的内容,如果最终通过,特朗普必须在180天内向国会提交一份报告,说明“中国到底有没有支持俄罗斯侵犯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

如果最后认定中国“有支持”,那么美国就会对中国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制裁,比如限制进入美国金融系统、禁止相关技术出口、冻结在美国的资产等。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这份法案还特别加了一条,要求对中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制裁,美国认为这些机构“帮俄罗斯绕开了制裁”,所以要连带惩罚。

这种做法其实就像是对中国发起一场“经济核打击”。以前中美贸易战时,美国虽然也制裁过中国的一些企业,但都是针对特定公司和行业。

而这次的法案,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所有行业、所有企业,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尤其是针对中国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制裁,如果真的实施,等于让中国和俄罗斯一样,遭遇最严厉的金融打击。

这不仅会对中国的金融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还可能导致外资大量撤离,带来更大的经济风险。

实际上这项法案不仅对中国来说是威胁,其实对美国自身也是巨大风险,因为一旦美国真把这些极端制裁落到实处,必然会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击,到时候美国自身也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虽然美国鹰派喜欢搞事情,但他们并不傻,特朗普其实很清楚,这样的法案如果真执行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

所以即使法案最终能在国会通过,特朗普大概率也不会真的签字,或者会以“中国没有支持俄罗斯”为由搁置,最有可能的结果,其实还是这项法案胎死腹中。

总的来看,美国国会的法案虽然看起来很“狠”,但更多是做政治姿态,真正能不能落地,还得看白宫的态度。

美国又要制裁中国?美国参议院正式提交法案,这2项比关税还猛,并威胁不许支持俄罗斯

现在的特朗普其实也很尴尬,如果配合国会,中美经济可能真的会“硬脱钩”,但如果否决,又会被国内骂“对华妥协”。

相比之下,中国早就做好了两手准备,能源自主、金融去美元化、军事合作都在推进,美国想靠制裁赢中国,没那么容易。

然而这或许只是美国国内政治博弈的一部分,他们各怀鬼胎,在玩危险的游戏,而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眼前的阴晴变化,更要警惕长远的风向调整,因为在这全球化错综复杂的棋盘上,每一步都可能影响深远。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