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抖音推荐 2025年08月03日 02:32 2 cc

“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谁是因,谁是果,谁知道呢?“

她从小就被人视为天才,没读小学就开始写小说,没读初中时,就改写《红楼》。就连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教授夏志清都认为:“只有曹雪芹能与她比肩。”她就是才女张爱玲。

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位天才,晚年竟死在美国的一间出租屋里,更荒唐的是,去世后一周才被发现。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更奇怪的是,哪个出租房内到处都是用过的纸巾,放在一旁的提包中,还留下一份遗嘱。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张爱玲的晚年为何会沦落至此?她的遗嘱中,又留下了哪些信息?

张爱玲出身名门,却是班里最穷的学生?

世人皆知张爱玲个人能力强,但是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家境,可相当不一样。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1920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从小就生活在别墅里。这别墅可不一般,可是李鸿章松平给女儿的嫁妆!

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就是张爱玲的奶奶,而李鸿章给自己女儿选择的夫婿,同样是晚清的名臣,名叫张佩纶。

可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张也逐渐成为没落的贵族家庭。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在成婚后,尽显混吃等死的公子哥本质。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她的母亲可是清末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黄逸梵,那是打小接受先进教育的新时代女性,怎么可能会忍受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纳姨太太进门的公子哥?

1924年,也就是张爱玲4岁那年,母亲将女儿张爱玲和儿子张子静(比张爱玲小一岁)留在家中,只身一人出国留学。

母亲不在身旁,父亲放浪不羁,她和弟弟打小就是在姨奶奶的照顾下长大。这也就是为什么,她7岁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就是以家庭悲剧为基调的原因。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张爱玲10岁时,欧洲留学归来。从此开始家庭圆满的生活?不可能的。

母亲回国就办了两件大事:第一,正式与张爱玲的父亲办理离婚;第二,将张爱玲送进了美国教会办的寄宿制学校—圣玛丽亚女校,林语堂是她的师哥。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如果,一切都按照目前的形式,循规蹈矩的发展下去,也没什么。可是,张爱玲后母的进门,让张爱玲的生活彻底坠入深渊。

后母孙用蕃,是M国Z府前总理孙宝琦的七女儿,和袁世凯的小女儿是闺蜜,嫁给张爱玲父亲这样的公子哥绝对是低嫁,那么在家里自然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1937年,张爱玲中学毕业,生母为了她留学的事情,专门回国,张爱玲就到母亲家中住了两周。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可是,当她回到张家时,后母就没有缘由的打她巴掌,甚至故意挑唆张爱玲与生父之间的矛盾。最终,张爱玲被囚禁了半年之久,那是她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刚巧,那年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举行招生考试,张爱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伦敦大学。可因为当时二战的爆发,她无奈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香港大学。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张爱玲在香港度过了三年的自由时光,直到1942年,香港沦陷,还有半年毕业的她,只能选择返回上海,通过撰写专栏文章赚取生活费。

专栏文章只是为了糊口,小说才是她心中唯一的爱。她在此期间先后创作了两篇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不出所料,她凭借这两部作品,在上海出名了,而且是人尽皆知的程度。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她趁热打铁,又接连发表了《茉莉香片》《心经》《倾城之恋》等倾心力作。名声、金钱都有了,渣男也该上线了。

她遇到了《中华日报》主编,汪伪政权宣传部政务次长,这个比她大14岁的男人。与他相识3个月,就火速结婚。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对于刚出名23岁的张爱玲来说,他对她的人生是有多么重要。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可是,这胡先生不仅是出轨、偷情,更是个汉奸,两人的积蓄也被胡败光!婚姻维持不到3年,张爱玲选择离婚。

1952年,她以学业为由再次来到香港,短暂停留3年后,她选择到旧金山,她这次的选择真的对吗?

张爱玲在美国去世,临终前经历了什么?

35岁的张爱玲来到美国初期,并不得志。甚至,为了拿到写作奖金,她报名了麦克道威尔写作基金会,而这个创作基地,用寒酸形容都不为过。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也正是在这里,他遇到了大他29岁的德国男人赖雅,曾在麻省理工执教的好莱坞编剧。

35岁的张爱玲与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赖雅相爱了,并且很快怀孕,这是张爱玲唯一一次做母亲的机会。可是,最后孩子还是被打掉了,具体的原因无从得知。

有人说,是因为张爱玲小时候的生活已经成为她心中的噩梦,不得释怀。也有人说,是赖雅坚持不要孩子,因为两人当时的生活,真的相当清贫。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他们度过一段还算甜蜜的时光后,年事已高的赖雅中风瘫痪了。这样一位贵族落魄小姐,第一次开始了真正意义上“赡养老人”的日子。

这些生活上苦对于张爱玲来说,坚持坚持就会过去。可真正消耗人精气神的,是作品被否定后的心寒,甚至没有人愿意出版她的小说…

生活拮据、丈夫重病、作品被否,这已经过难了。可就在这时,她收到一封来及伦敦的加急电报:母亲病危,想见最后一面。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可此时的张爱玲连买张机票的钱也拿不出来,错过了母女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机会。母亲去世后,给张爱玲留下了一箱古董,这箱飘洋过海来到美国的古董,成了张爱玲之后几年时间的经济支柱。

在美国近6年之后,已经41岁的张爱玲,处处碰壁。往日的少年成名已经成为如今中年一败涂地的羞耻。

可为了生活,她不能放弃,之后,她经常在台北、香港、美国三地往返,可最后一无所获。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一次次的失败使她认清现实,之后的5年时间,她把生活重心都放在照顾赖雅身上,直至1967年,赖雅离世。

如果说赖雅瘫痪在床十多年给她带来的是生活上的苦。可她赖雅的离世,让张爱玲面对的是后半辈子的孤独。

丈夫离世后,张爱玲不再执着于文坛,而是先后在三所大学任教,但是也有极度明显的社交障碍,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前后换了三所学校任职的原因。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直到1972年,她从最后一所学校离开后,选则到洛杉矶独居,开始了她长达22年的“隐身生活”。她没有社交,只有最最亲密的几个朋友,有书信往来。

后来,她得了一种怪异的皮肤病,她执意认为是住的房子里跳骚引起的,所以开始了频繁的搬家。

根据与朋友书信往来可以发现,最离谱的时候,她几乎间隔几天就搬一次,几年内共搬了200次。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为了搬家方便,行军床、折叠椅、落地灯是她全部的家具。

张爱玲去世,遗产为何不给亲弟弟一分?

在写给朋友的信中,她说:“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要进城去看医生,有时候回到家已经是半夜。”

身体上的痛苦已经够煎熬了,可偷窥事件的发生,让她倍感煎熬。

八十年代由于张爱玲频繁出现在台北等地,她再一次被民众所关注,那么很多报社就想要获得张爱玲的独家采访。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可是,张爱玲这样孤僻又有些自闭的性格的人,怎么可能会同意?其中,一个自称粉丝的记者戴文采却直接跑到洛杉矶,并搬到张爱玲隔壁生活,目的就是为了窥视。

终于有一次被她逮到机会,前脚张爱玲刚将垃圾丢出去,她就开始翻张爱玲的垃圾袋,并洋洋得意的将这些报道出去。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张爱玲此后,对自己的生活隐私更加保密了,拔掉了电话线,整日闭门在家中。因为她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国内部分读者认为她或许已经去世。

1994年,张爱玲拿着当日的报纸,怕了一张照片,破除了谣言。可, 这后来也成了她在世人眼中最后的样子。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1995年初,张爱玲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她立下了一份遗嘱:死后立即火化,不举办任何追悼仪式,骨灰分散,所有遗物全部由宋淇夫妇继承,并委托林式同先生为遗嘱执笔人。

1995年9月8日,林式同接到电话,得知张爱玲离世的消息。林式同赶到时,看到张爱玲躺在行军床上,家里重要的文件都放在一旁的手提袋中,满屋都是擦拭皮肤的卫生纸。

最终,法医鉴定,死于心血管病。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那可能有人好奇,张爱玲去世后,为什么宁愿把遗产留给朋友,都不愿给自己亲弟弟呢?

其实,张爱玲年轻的时候是非常关心弟弟的,毕竟两人手足情深。

可是后来,张爱玲被母亲送去教会学校,而弟弟张子敬却只能在家中读旧式的私塾先生,他心中对姐姐有是颇多不满,甚至是嫉妒姐姐,张爱玲在作品《小团圆》中也提到过。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而张爱玲也看不起弟弟在后母面前没自尊、低姿态的样子。她害怕自己变成哪个模样,所以,宁愿划清界限。

而她的弟弟也并没有那么爱她,甚至在她去世后,在书中写下了这段话。

75岁张爱玲死在行军床上,满屋是用过的卫生纸,遗嘱:不许看遗体

所以,张爱玲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总结: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认为张爱玲这一生风雨交加,这样一位天才少女,最后竟沦落到如此不堪,甚至连亲弟弟都嘲讽的程度。

可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她的作品永世长存,这便足矣。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