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风冷冽,洗净一片青空,走格一季鎏金。(来源:故宫博物院)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28 0
最近气温忽上忽下,一边羽绒服刚穿上,一边T恤还舍不得收,结果办公室、学校、地铁里,咳嗽声此起彼伏。
朋友圈一刷——“阳了”“复阳”“家里孩子甲流了”……熟悉的恐慌又一次袭来。
不少人第一反应:是不是吃了不干净的海鲜?喝了冰饮?淋了雨?
但你可能想不到,甲流的“头号元凶”,其实根本不是你怀疑的那几个,甚至,它每天都和你“亲密接触”:门把手、电梯按钮、手机屏幕、电脑键盘……这些看起来“无害”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高频传播区。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个“看不见的病毒搬运工”,到底是怎么让甲流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边蔓延开来的。
这不是开玩笑。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经手传播”。你以为是空气传染,其实更多时候,是你手上的病毒被你“亲手”送进了呼吸道。
想象一下这种日常操作:公共场所摸了扶手、门把手,接着揉眼睛、擦鼻子、吃东西。病毒就这样被你“带回家”,甚至“送进口中”。
研究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在不锈钢、塑料等硬质表面上,最长可存活48小时。
而在你的手上,如果没有及时清洁,病毒也能存活5分钟甚至更久——足够你完成好几次“摸脸”的动作。
真正的“元凶”,不是你吃的虾蟹,而是你忘记洗的手。
相比空气传播,接触传播更隐蔽,更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在人流密集、物品共用频繁的地方,比如地铁扶手、学校课桌、公司键盘、共享设备……你不知道前一个人有没有感冒,但你百分百会碰到他们留下的“痕迹”。
手就像一辆病毒“快递车”,帮病毒从表面传送到你的眼、口、鼻等黏膜区域——这是病毒最喜欢的“入侵通道”。一旦进入人体,甲流病毒的复制速度极快,可在短短几小时内引发症状。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有些人即使没有症状,也可能已经在传播病毒了。这意味着,你以为“没事”的人,手上可能已经是“病毒集散地”。
你可能每天都在反复洗手,但你多久给手机消毒一次?
数据显示,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可能是厕所马桶的几十倍。因为它常年和手、脸接触,却很少被彻底清洁。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电脑键盘、鼠标、遥控器、冰箱门把手……这些常被忽略的“高频接触面”,在甲流流行季,几乎可以说是病毒的“隐形温床”。
病毒不会自己飞进你身体里,但它会“潜伏”在你触碰的一切物品上,等待下一次机会随手“搭车”进入你体内。
秋冬季节空气干燥,鼻腔黏膜屏障功能减弱,也为病毒“开绿灯”提供了条件。
每年11月开始,甲流就像定时闹钟一样“按时上线”,这不是巧合。
秋冬气温低、湿度小,空气干燥,有利于病毒颗粒悬浮、传播;人们活动多在室内,通风差、密闭时间长,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寒冷会让我们的呼吸道黏膜“变脆”,吞噬病毒的能力下降,加上维生素D水平下降、免疫力波动,都是甲流容易爆发的“温床”。
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这个时候,学校、幼儿园、写字楼都容易成为甲流的“重灾区”。
答案是:非常管用,但关键在于——真的做到“勤”和“对”。
洗手不是随便冲冲了事。正确的洗手方式包括用流动水+肥皂(或洗手液),至少搓揉20秒,洗到手背、指缝、指甲缝。用酒精类免洗手液时,酒精浓度最好在60%以上,并覆盖全部手部。
戴口罩也不是万能挡箭牌,尤其在你脱口罩吃饭、喝水、打电话的时候,手部的清洁就更关键。
防甲流的重点从来不只是“口罩”,更是“手”这个关键环节。
很多人对甲流的印象还停留在“发烧几天就好了”,但甲型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凶悍。
它起病快、传染强、症状重,常见表现包括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等,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
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孕妇和慢性病人群,更容易因为免疫力低下而出现严重后果。甲流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大量住院和死亡,绝不是“小打小闹”。
防住它,不仅是保护自己,更是对家人、同事、朋友的责任。
答案是:有必要,尤其是高风险人群。
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虽然不能100%杜绝感染,但可以大大降低重症和并发症风险。
流感疫苗通常每年更新,建议每年秋季(9-11月)接种一次,接种后的保护作用大约2周起效,持续6-12个月。
重要提示: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可以间隔接种,不建议同一天打;有发热、过敏史的人群需提前咨询医生。
说到底,甲流的传播不是靠“海鲜刺身”,而是靠“人手传人”。
我们每天用手接触的物品数以百计,但意识到“该洗手”的时刻可能不到十次。
真正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来都是“老三样”:勤洗手、戴口罩、通风好。
再忙也别省这几分钟,尤其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外出回家后、摸脸前,认真洗一次手,可能就堵住了一次病毒的入口。
甲流的传播路径并不神秘,也不需要“谈海鲜色变”。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其实就藏在我们自己每天的行为里。
与其焦虑“是不是又中招了”,不如从现在开始,养成几个小习惯:不随便摸脸、定期清洁手机、回家先洗手、办公桌勤消毒、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动作,才是真正挡在病毒面前的一道“隐形防火墙”。
你也可以转发给家人朋友,尤其是家里有孩子、老人、抵抗力差的人,更需要这份“防甲流基本功”。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防流秘籍”,也可以聊聊你还想了解哪些冬季高发病的知识,我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3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信息周报(2023年第46周)[Z].ChinaCDC,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相关文章
最近气温忽上忽下,一边羽绒服刚穿上,一边T恤还舍不得收,结果办公室、学校、地铁里,咳嗽声此起彼伏。朋友圈一刷——“阳了”“复阳”“家里孩子甲流了”……...
2025-11-28 1
人物档案姓名:康驹祥年龄:75岁绝活:通过镶嵌将葫芦变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点缀着玛瑙松石和青花瓷的如意、镶着红宝石眼睛的天鹅、十二生肖跃然其上的小酒壶…...
2025-11-28 1
在很多老年人聚会上,经常能听到关于年龄、伴侣间的趣谈。许多65岁的女性,面对生活的磨砺和岁月的流转,往往会说出一些令人深思的大实话:等男人一过了70岁...
2025-11-28 0
哈喽,大家好,我是小方,今天这篇国际评论,我们主要来看看,美日一通电话之后,日本政客高市早苗为何会突然改口说要改善对华关系,但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实...
2025-11-28 1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好家伙,娃哈哈和宗馥莉的这出大戏,又来到了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就在刚刚,宗馥莉正式卸任了娃哈哈的法人和董事长职位,但是这距...
2025-11-28 1
今年这波感冒完全不一般,医院的发热门诊一天比一天队长。你去哪儿都能遇到咳嗽、头晕、浑身发冷的人,出租车、地铁、写字楼,各地都是。一打听才知道,全国流感...
2025-11-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