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荷兰强夺安世有错在先,中国并不打算就此翻篇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21日 17:22 1 cc
荷兰强夺安世有错在先,中国并不打算就此翻篇

文|袁宗澍 媒体人 前环球网和凤凰网国际要闻编辑



安世问题僵持到现在,终于出现较为积极的进展,荷兰主动宣布暂停行政令,各界都认为,这是准备将企业的控制权正式交还中国,让这一事件“翻篇”


不过中国的反应显得很克制,商务部的最新表态,先肯定这是妥善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但也只是第一步,距离彻底解决存在不小的差距。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荷兰主动挑起了这场争端,现在想要息事宁人,只是暂停行政令,交还控制权,就想当作无事发生,恐怕远远不够


这件事能不能翻篇,归根结底,决定权在中国手里。

荷兰强夺安世有错在先,中国并不打算就此翻篇

『荷兰用短短几天就完成了对中资企业的“强取豪夺”』


荷兰经济部长之前发表的声明,也只是轻描淡写,说是在评估事态发展、与欧洲以及国际伙伴密切磋商之后,认为是恰当时机“采取建设性举措”,看来还不想公开承认自己已经“低头认输”。


目前的局面一目了然,在安世问题上,荷兰已经无牌可打,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靠山了。


本来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就很清楚,美国之前针对中企推出所谓的穿透性制裁,安世作为中资企业,也是榜上有名。


美国在这时候看准了荷兰的焦虑心态,趁机提要求,让荷兰政府对安世的高层架构“去中国化”,后者不光一口答应下来,还在行政、司法层面双管齐下,完成了对中国资产的巧取豪夺。


先是政府推出限制令,冻结安世资产和知识产权,荷兰法庭紧接着公开解除了中国籍CEO的一切职务。欧洲政府的行政效率,在美国命令的驱动下,显得前所未有地高效。


事后为了避嫌,荷兰政府还特意强调这是国家“自主决定”,和美国无关。


但明眼人都看出来,若无美国在背后撑腰,荷兰政府不会有这样的行动力,只用寥寥几个步骤,短短几天时间,就完成了对中企资产的巧取豪夺。

荷兰强夺安世有错在先,中国并不打算就此翻篇

而中方的反制同样迅速,安世在全球汽车供应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重要的产能部分,被中国牢牢抓在手里。荷兰抢到手的,不能说不重要,但作为筹码的分量,以及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随着中美落实休战安排,美国将穿透性规则束之高阁,形势彻底逆转,轮到荷兰这边骑虎难下了。


『特朗普政府也不愿给强抢安世的荷兰强出头』


美国不给自己强出头,其他欧盟成员也不愿意趟这个浑水,一个个都在说些不痛不痒的车轱辘话,话里话外,只关心这场争端如何收场,免得影响到正常的中欧经贸关系,更担心中国“迁怒”他们。


再说了,荷兰作为始作俑者,欧盟主动保持距离才是明智之举,若是草率下场表态,单方面维护荷兰,反而是一错再错。


在涉及自己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欧盟里还是有人能把账算明白的。德国对安世风波尤其上心,上次德国高层来中国,还答应要在安世问题上,多与荷兰方面协调。说是协调,不外乎是劝荷兰政府早点低头,免得耽误自己与中国做生意。


由此可见,荷兰强夺安世控制权,不仅没有得到美国的赞赏,还成功得罪了自己主要的合作伙伴


安世风波对全球车企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也让荷兰政府成了众矢之的。荷兰说是多方磋商,可美国已经指望不上,欧盟又在袖手旁观,看来看去,不还是得硬着头皮派人到中国来谈?


现在是荷兰声称他们已经解除了限制令,可当事中企却说,控制权仍然受限。这似乎意味着,到了这时候,荷兰还在跟中国玩心眼。

荷兰强夺安世有错在先,中国并不打算就此翻篇

『荷兰还在司法层面对中国“留一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荷兰强夺安世,除了政府部门制定的限制令,还包括法院判决,荷兰只是撤回了行政手段,但司法层面的限制还在。


如果荷兰觉得,自己留一手就能跟中国讨价还价,那就是大错特错了。他们不外乎是想以拖待变,可是时间不站在他们那里。


商务部干脆就把话挑明了,只是解除限制令,问题还谈不上彻底解决。荷兰要继续展现诚意,采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


更进一步说,当初强夺中企资产有多迅速,归还资产就更不能含糊,也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事情可以翻篇,但由此产生的互信裂痕,就没那么容易修复了,甚至可能会是永久性的。从此荷兰与中国打交道,将带着这层“原罪”,始终抬不起头。


中国要的不仅仅是一切都“回到原点”,更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看是谁在这场争端中里应外合。并通过坚决的惩处,向国际社会宣告,侵犯中企的海外合法权益,就一定会付出代价。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