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19日 06:01 1 cc

延迟退休和弹性退休已从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同步实施,1973—1977年出生的男职工普遍要比原来晚退,按法定年龄退休时最低缴费年限大多落在18—20年之间,是否提前或延后退休,会直接把这个年限拉低或抬高

先把来龙去脉摆清楚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寿命更长、上学更久、进入职场更晚,这是改革的根本背景

国家统计显示,2023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1.1%,人均预期寿命到78.6岁,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14年,劳动力总体从2012年起在往下走

说白了,原来的退休制度已经装不下新的现实

政策怎么落地?

202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明确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配套“弹性退休”与最低缴费年限的同步调整

到2025年新规生效,人社部门把操作细则、养老金领取与经办流程都做了更细

最新进展是,今年一季度各地已经能正常办理弹性退休,社保经办还在做预审、关系归集等“提前服务”,有不明白的也可以打12333问清楚

官方反复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强制职工选择何时退,必须协商、依法依规办

落到大家最关心的“退多晚、交多久”上

男性职工按“每四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往后推,目标是到2040年前后把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至63岁

举两个时间点有助于对齐预期:1973年1月出生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推到62岁1个月,预计2035年2月办退休;

1977年12月出生的男性,大致是63岁退休,预计2040年12月

看似只是几个数字,实际对应的是你工资断点、社保年限和家庭安排的整体重排

再说缴费年限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最低累计缴费年限不是一直15年了,而是从2030年起每年增加6个月,往20年平缓靠拢

多位经办人士介绍,按这个节奏,203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8年,2039年及以后达到20年

换句话说,1973—1977年出生的男性,在法定年龄退休时

最低缴费年限基本落在“至少18年、最多20年”

这是第一层答案

但改革不是“一刀切”,弹性就在这里起作用

你可以最多提前3年退休,但不能比新政实施前更早;

也可以在延迟后的基础上再晚退,最多再晚3年,需要单位与个人书面一致

提前的好处是早点领钱、有更多个人时间,代价是缴费年限要求略低但可领养老金起点可能受影响;

延后的好处是缴得更久、计发待遇可能更高,但对体力与岗位匹配有要求

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合适的选择

把结论具体化

如果1973—1977年出生的男性选择提前到60岁退,那么退休年份大致落在2033—2037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也会相应下调到17—19年左右

而如果选择延后

退休年龄可推到约65岁1个月至66岁,年份落在2038—2043年,最低缴费年限逼近“最严口径”,一般是19年6个月或20年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这组数字,是你做计划的“硬地板”

来个“张三”帮我们走一遍账

张三,1974年6月出生

按法定节奏,他在62岁5个月退休,就是2036年11月,这时至少要累计缴满18年6个月,才能正常领养老金

如果他申请提前退休

可以保持60岁退,最早2034年6月,最低缴费年限降到17年6个月

如果他跟单位协商再晚退

最迟可以到65岁5个月,时间来到了2039年11月,此时最低缴费年限抬到20年

数字看着头大,其实把出生年月、打算的退休点、对应年份这三件事放在一张纸上,差不多就清楚了

现实执行层面,也有不少“细枝末节”要留意

有人问,申请提前或延后需要走什么流程?

人社部门的办理口径是

有提前意向的,通常需要提前提出书面申请并与单位协商确认;

有延后意向的,也要形成书面约定并在社保经办渠道留痕

有业内人士提到,不少中小企业刚上手,对“协商同意”“档案预审”“系统申报”的配合度参差不齐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遇到分歧时,先保留证据、再咨询12333,是降低摩擦成本的办法

岗位性质的认定,也在新政背景下被高频讨论

东莞的一个案例在今年3月被热议:一名1973年9月出生的女职工被企业按“工人岗50岁退休”处理,她主张自己是管理岗应55岁退休,最终法院认定其管理岗身份成立并判公司赔偿

这个案子提醒我们

岗位属性影响退休口径,劳动合同、社保承诺书、日常任职证明,都是关键材料

延迟退休不是让单位“说了算”,也不是职工“想怎样就怎样”,关键是证据与程序

把视野拉宽一点,看看别人怎么走

德国从2012年起把退休年龄从65岁往67岁推,每年一点点加;

缴满45年者63岁可领全额,延迟每月还能多拿0.5%

路径很清晰:法定年龄往上走,弹性选项往两端打开

日本则把法定年龄稳定在65岁,同时鼓励企业设置适合大龄员工的岗位,并给一定补贴,留任很普遍

两国的共同点,是既顾长远可持续,也给个体留了转圜空间

回到你和我,怎么选更合适?

我的建议是三步

第一,把时间线摆正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先确定自己的出生年月,对上对应退休年份,再对照那一年的最低缴费年限,算出“差多少”

第二,把账算细

登录当地社保平台核对个人缴费年限,有断缴的抓紧补齐,跨地参保的尽早办理关系归集

第三,把身体和岗位实情摆在台面上

如果你的工作强度大、身体吃不消,提前不一定是坏选择;

如果岗位匹配、收入稳定,延后也可能更划算

这里再强调两句底线

不论提前还是延后,都应当在自愿基础上,单位无权单方面决定你的退休时间

同时

养老金待遇计发涉及多个因素,提前或延后只是其中之一,切莫只盯“早点领”或“多领点”,要综合看终身收益与生活质量

最后,用一句“中心句”收尾也许更好记

对于1973—1977年出生的男性,按法定年龄退休,最低缴费年限大致落在18—20年;

愿意提前至60岁退,落在17—19年;

愿意延后3年,冲到19年6个月甚至20年

这就是你的选择空间

理解规则、把握节奏、留好证据、沟通达成一致,才是这轮改革给普通人真正可用的“操作指南”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