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抖音热门 2025年11月19日 06:42 1 cc

延迟退休与弹性退休已在全国执行,1973—1977年男性大多在62—63岁退休,最低缴费需18—20年;

若申请提前或延后,缴费标准大致在17年半—20年间浮动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说白了,这次调整不是一纸通知,而是有清晰时间表和操作细则的系统改革

起因很直接:人口老龄化加快,原有退休年龄与缴费年限已经护不住社保这张“兜底网”

202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5年1月,弹性退休的暂行办法发布,全国落地;

3月,陕西等地进一步细化执行口径

最新进展是,各地社保经办系统已完成调试,一季度起能正常办理弹性退休,12333可以直接问政策怎么选、怎么算,这点让我松了口气

先把核心规则捋清

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按照每4个月延迟1个月的节奏往后推,女性则分群体按不同节奏推进

拿你最关心的这一拨人举例:1973年1月出生的男性,法定退休从60岁延至62岁1个月,意味着2035年2月才能办退;

1977年12月出生的男性,法定退休目前看推到63岁,对应2040年12月

数字不花哨,但确定性很强

再看“缴几多年能领”

最低累计缴费年限现在是15年,可从2030年起每年增加6个月,这条线会一年比一年抬高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有一份业务口径显示:2035年的最低缴费是18年,2039年起就是20年了

换句话说,1973—1977年这一批,刚好撞上年限爬坡期

因此,按法定年龄退休,大多数人需要的最低缴费年限在18—20年之间

有人会问,非得缴到这么久吗?

不一定

配套的“弹性退休”允许提前或延后,最多前后各3年,但不能早到政策落地前的标准线之前

对1973—1977年出生的男性来说,如果申请提前,最早仍可在60岁退休

那退休年份大致落在2033—2037年,对应的最低缴费年限也会略降,普遍在17—19年之间

如果反过来选择再晚点,可以在新的法定年龄基础上再延后最多3年,退休年龄来到65岁1个月—66岁,对应2038—2043年,最低缴费年限多为19年6个月或20年

为了不把人绕晕,套一个具体的人上去更好理解

某天在社保大厅,我后面的大哥就和窗口核对了类似的计算

我们以1974年6月出生的“张三”为例:张三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2岁5个月,也就是2036年11月;

此时至少需要缴满18年6个月才能领养老金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如果他申请提前,在60岁直接退休,最早是2034年6月,那对应要缴满17年6个月

若他决定再拼几年,最晚可到65岁5个月,也就是2039年11月,最低缴费年限提高到20年

这三种选择,路径不同、门槛不同,但都算得清楚

更扎心的是,选择不只取决于表格

华南理工大学的调研显示,行业、地域、性别、收入会切出四重分界:知识密集型行业超六成支持延迟退休,一线城市的支持率是四线城市的两倍

很多一线工人说,50岁后体力明显下滑,夜班一顶就“空了”;

而医生、老师盼着把经验再多用几年

调研团队提出的“SLOE 四型群体分治”建议,也是在提醒我们:同一条政策,落到不同的人身上,感受差别很大

单位端的程序也有讲究

有消息称,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走弹性退休,需要按干部人事权限报批,这比普通企业的程序更细更严

这也引发了一些讨论:同样是退休,路径为何不同?

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强迫或变相强迫职工选择退休年龄,知情权与选择权必须落到人

这一点,值得每个HR部门反复确认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我们不妨看一眼别人的路

日本在老龄化背景下连续修法,把继续雇用年限尽量推到70岁,同时养老金65岁起领,早领少拿、晚领多拿,结果是60—64岁男性就业率做到了84.4%

这说明,制度给出空间,市场接得住,老年就业就能成为常态

德国则是把法定退休年龄分阶段提到67岁,并给雇佣高龄劳动者的企业补贴,同时保留艰苦岗位的提前退休选项

两者共同点是:节奏清晰、弹性充足、配套跟上

回到你我身边,怎么选更合适?

我倾向于三个锚点

第一,身体是底线,别把“再拼三年”当作义务,如果已经不适应高强度岗位,提早一点退是负责任的选择

第二,职业周期要看长一些,岗位的天花板与替代性会影响延后退休的性价比;

对需要经验积累的岗位,多干几年可能是溢价

第三,账面要算细:把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滞纳补缴可行性、社保断缴风险都拉出清单,比只盯着“退休那一年”更关键

很多人问,今天要做什么准备才不慌?

我的做法是这几步:先去社保线上服务端口查个人参保缴费记录,核对是否有断缴;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落地!男性生于1973至1977年,缴费几年可退休?

再把法定退休年龄与弹性区间的三条路径套到自己的出生年月上,列出三套缴费年限目标;

最后,把健康状况、家庭责任、职业发展在这三套方案里“试一遍”

如果你在机关或国企,提前问清本单位报批流程;

如果你在民企或灵活就业,尽量保证缴费连续,避免关键年份“卡壳”

遇到拿不准的口径,直接拨打12333,比道听途说靠谱

从制度层面看,这是一次“基准点+弹性区间”的调整

北京大学相关专家提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只是基准点,真正的选择空间在弹性区间里,关键在于个人与单位的协同决策

我很认同这句话,政策把“框”画出来了,怎么把格子填满,需要我们按自己的节奏规划

说到这儿,我们把最现实的一句话再说清楚

1973—1977年出生的男性,按法定年龄退休,最低缴费大多要18—20年;

提前到60岁通常是17—19年;

再延后基本会顶到19年6个月或20年

哪一条路不吃亏?

答案只有一个:在你实际办理退休当年,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要与那一年的最低标准对齐

政策给了方向,路要一步步走

我特别希望,和退休有关的每个窗口、每次回答,都能让人少一分焦虑、多一分笃定

愿你在可选择的人生里,选到合适的那条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