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苏丹港暗藏玄机!假援非真运弹,伊朗这招瞒天过海!

抖音热门 2025年10月29日 04:01 1 cc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苏丹港暗藏玄机!假援非真运弹,伊朗这招瞒天过海!

随着苏丹内战持续,伊朗正悄然借助胡塞武装与军售外交重塑红海沿岸影响力

苏丹的角色

6月中旬,由也门塔里克·萨利赫将军领导、驻扎在摩卡的也门反胡塞武装“全国抵抗力量”(NRF),截获了据称是自2015年3月也门内战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伊朗先进常规武器。

在750吨弹药和硬件中发现的无人机引擎及其他组件进一步说明,伊朗武器和技术流向红海沿岸国家(包括苏丹)的行为体,不仅对以色列船只构成威胁,更滋养着多重安全隐患。

该地区的武器贸易持续演变,其中既有传统走私网络的延续,也有国家行为体的全新运作方式。

自2014年9月胡塞武装占领也门萨那以来十年间的冲突中,支撑胡塞武装军火库的走私路线已从东部马赫拉省马兹尤纳的陆路,转向途经伊朗班达尔阿巴斯港、在也门荷台达萨利夫港卸货的“前门”航线,以及公开使用商业船运。

冲突初期,胡塞武装与伊朗曾利用多桅帆船和渔船,通过红海母船运输武器。但两大变局打破了这一格局:2022年国际联合特遣部队(CTF)153的成立,以及2014年末伊朗间谍船撤离曼德海峡区域。

这些变化——包括美国政府对阿曼施加的遏制胡塞活动的压力不断升级——无疑迫使胡塞武装与伊朗将行动重心西移。

尽管各方目光仍聚焦于伊朗与胡塞武装在非洲之角地区(如索马里“青年党”)的关联,但部分也门分析人士指出,胡塞武装在苏丹的活动可追溯至2001年。

与苏丹过渡主权委员会(TSC)不断演变的关系,实际上是伊朗与胡塞武装双方的关键战略举措。

2023年伊朗与苏丹两国关系回暖,其目的不仅在于拓展伊朗的战略纵深,更最终成为苏丹过渡主权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及其领导的苏丹武装部队(SAF)的关键战略支点。

2024年7月,驻扎在苏丹港的苏丹过渡主权委员会政府接见伊朗大使,标志着伊朗向东非地区迈出重大战略转向。伊朗此举旨在投射力量、围堵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等地区对手,同时重建与苏丹官员及苏丹国防工业的联系。

自苏丹内战爆发以来,胡塞武装效仿伊朗模式不断扩大在苏丹的存在。

苏丹港暗藏玄机!假援非真运弹,伊朗这招瞒天过海!

伊朗主要通过向苏丹军队输送武器及提供情报支持来塑造冲突格局,而胡塞武装则采取“商业优先”策略,通过向也门及非洲之角走私武器获利。

耶路撒冷战略与安全研究所研究员阿里·海斯坦指出:“胡塞武装涉足非洲的核心动机,很可能是通过商品销售(尤其是武器)来获取资金。”

当伊朗在苏丹港外建立仓库和“武装工厂”时,胡塞武装宣称专注于人道主义援助的运送,并在社交媒体上针对苏丹军队的对手展开宣传攻势。

以色列与美国的战争削弱了伊朗德黑兰的战略态势,进而影响其“抵抗轴心”。苏丹毗邻红海、横跨沙特阿拉伯的战略位置,使得伊朗得以向该地区及国际社会施压,同时也弥补了胡塞武装的战略短板——此前美国“粗骑兵行动”的猛烈轰炸及以色列军事行动已消灭了多名胡塞高层官员。

苏丹境内的伊朗武器

国际观察家普遍质疑苏丹布尔汉政府与伊朗关系的实质强度——该政府包含多个伊斯兰武装组织,如巴拉伊本马利克旅和苏丹盾牌部队,但战场各处均有证据佐证。

西奥多·卡拉西克博士向《新阿拉伯》表示:“双边关系在苏丹前总统巴希尔执政时期就十分突出,而如今德黑兰正利用战乱局势扩大自身影响力并输送军事装备。”

伊朗在苏丹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武器输送,因为维持该国持续影响力对守护红海沿岸海军基地至关重要。

德黑兰将苏丹武装部队视为改善阿拉伯国家关系的战术伙伴,同时也为胡塞武装——伊朗中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打击以色列及持续施压沙特阿拉伯的行动平台。

两国关系最直接的佐证在于武器共享,尤其是无人机领域。最常见的型号包括伊朗“阿巴比尔-2”(Ababil-T)无人机——也门胡塞武装称其为“卡塞夫-2K”,苏丹则称作“萨法鲁格”。

据称,伊朗武器的输送对苏丹军队收复喀土穆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部署在苏丹港以北海岸地区的高频“法杰-1”雷达系统,则使伊朗和胡塞武装在红海沿岸的作战能力得到扩展。

苏丹军队还部署了伊朗制造的莫哈杰尔-6无人机(胡塞武装曾用其打击以色列)及沙赫德-136型无人机。据称伊朗交付的武器数量庞大,报道显示其已在苏丹港机场新建机库以容纳所有装备。

其他媒体报道称,近期被发现的运输货物由伊朗格什姆法尔斯航空通过货运航班秘密运送至苏丹港。今年早些时候,卫星照片据称已确认伊朗向苏丹港交付了莫哈杰尔-4、莫哈杰尔-6和阿巴比尔无人机。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非驻场学者西奥多·卡拉西克指出,苏丹北部边境沿线“两三个港口有时会发挥作用”,在“鉴于海事安全环境,货物在证明清白前可能存在可疑”的情况下,这些港口为胡塞武装的贸易和商业活动提供便利。

胡塞武装还宣称已通过苏丹港建立人道主义援助配送机构。

伊朗官员承认在苏丹港建设设施,进一步证实其与苏丹军方的联系——此前已有证据表明,莫哈杰尔和阿巴比尔无人机制造商隶属于伊朗国防部下属企业。

此类武器从伊朗流向苏丹和也门的目的,是为塑造超越当前内战的冲突格局,以支持该地区长期的战略利益。

要阻断伊朗的战略收益,地区及西方大国必须超越海上安全行动范畴,加大结束苏丹和也门战争的努力。

由于更广泛的地区冲突,苏丹和也门的内战正威胁着引发连锁冲突——从非洲之角蔓延至中非,甚至波及以色列——因为胡塞武装的小型武器和无人机已悄然渗透至埃及西奈半岛。

但若胡塞武装与沙特阿拉伯持续接触,且埃及推动苏丹和平路线图的外交努力取得成果,此类和平行动的前景或将有所改善。

苏丹港暗藏玄机!假援非真运弹,伊朗这招瞒天过海!

中东红海地区的权力格局,正在战火与走私的阴影下悄然重塑。伊朗的武器和技术,如同血液般被泵入苏丹和也门这两个关键节点,这不再是传统地缘政治的简单博弈,而是通过“抵抗轴心”的非对称力量,对区域秩序的深度介入。当一架架无人机从苏丹港起飞或被运往也门时,它所承载的不仅是炮火,更是德黑兰对整个曼德海峡以西影响力的深度渗透。

我们看到,国际社会的目光往往只聚焦于海上的“航行自由”,却容易忽略陆地上那些更隐蔽、更复杂的力量交换。最终,也门和苏丹的平民,将为这盘跨国大棋中的每一个部署付出代价。而那些希望和平的人们,必须明白,冲突的解决之道,绝不可能仅在水面上,它藏在内战的泥潭深处,等待着更具建设性的外交努力。


如果你对这个话题也有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费尔南多·卡瓦哈尔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