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热门文章正文

特朗普收到警告,美媒提醒:除了稀土之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美国根本无力反击?

抖音热门 2025年08月03日 17:52 1 admin

一、关税暂停释放缓和信号,美媒紧盯中国未出牌

据第一财经报道,2025年5月13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暂停部分关税措施以稳定双边经贸。然而美媒《新闻周刊》敏锐指出,中国在稀土、医药原料等关键领域的"隐形控制力"仍未完全释放,这种战略储备正成为美国难以破解的困局。

特朗普收到警告,美媒提醒:除了稀土之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美国根本无力反击?


战机(资料图)

二、稀土:全球供应链的"工业维生素"

(一)资源与技术的双重垄断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储量上,更在于精炼环节的绝对主导。国际能源机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92%的精炼稀土产自中国,而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进口直接依赖中国。这种依赖在军事领域尤为突出:每架F-35战斗机需消耗400公斤稀土材料,其中镝、铽等重稀土几乎完全来自中国。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承认,若中国全面禁运,美国先进导弹生产将在3个月内停滞。

(二)西方产业的致命短板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曾测算,中国延长稀土出口审批45天,德国新能源汽车产能将下降30%。美国的困境更甚:唯一的芒廷帕斯矿开采的矿石仍需运往中国精炼,本土新建工厂最早2027年量产,且产能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即便美国国防部斥资4亿美元入股MPMaterials,其新建磁铁工厂也要到2028年才能投产,且年产量仅1万吨。

三、医药原料:比稀土更致命的"生命密码"

(一)全球药房的"中国芯"

当美国人服用布洛芬退烧时,他们可能不知道,这种药品83%的活性成分原料来自中国。即便是印度仿制药产业,72%的关键起始材料也依赖中国供应。2024年FDA数据显示,美国市场92%的氢化可的松、89%的扑热息痛中间体均标注"中国制造"。在急救药品领域,美国医院90%的肾上腺素、多巴胺原料需从中国进口。

(二)医疗体系的脆弱根基

美国曾启动"药瓶回国"计划,却遭遇现实打击:本土建设符合cGMP标准的原料药厂,成本是中国的3.2倍,环保审批周期长达5年。辉瑞公司重建抗生素生产线时发现,关键发酵罐密封阀门需从浙江民企采购。更严峻的是,若中国实施原料管控,美国将面临双重危机:短期药品短缺可能引发医疗挤兑,长期产业链重建的500亿美元成本将推高药价,本已脆弱的医保体系将雪上加霜。

特朗普收到警告,美媒提醒:除了稀土之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美国根本无力反击?


美国财政部长(资料图)

四、美国反击:陷入"两难困境"的突围尝试

(一)供应链重建的时间黑洞

无论是稀土还是医药原料,美国的产业回流计划都面临难以逾越的障碍。稀土领域,美国唯一本土精炼厂投产时间从2025年推迟至2027年,且产能仅能满足40%需求。医药产业更甚,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估算,重建完整原料药供应链需10年时间和500亿美元投资,期间药价可能飙升200%-300%。

(二)盟友体系的脆弱协作

美国试图联合盟友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却成效有限。北约报告显示,中国掌握7种对国防至关重要的关键材料,包括镓、锗、石墨等,而欧洲在稀土精炼领域毫无建树。2025年7月启动的美日印澳"关键矿产倡议",仍不得不保留"必要时寻求中国供应"的条款。日本稀土加工技术依赖中国专利授权,印度仿制药产业72%的原料需从中国进口,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西方联盟的供应链重构计划举步维艰。

五、中国策略:精准调控而非全面对抗

(一)合规框架下的柔性威慑

中国在稀土和医药领域的策略体现出高超智慧。不同于简单禁运,中国通过提高出口审批标准、实施技术认证等合规手段,在不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前提下实现精准调控。2024年实施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并未完全切断对美供应,而是将审批重点转向"非民用领域",既施压又留有余地。医药原料领域,中国通过调整出口许可清单,优先保障民生用药供应,凸显差异化策略。

(二)全球化时代的共生逻辑

中国始终强调无意将供应链政治化。商务部多次表示,"正常贸易合作不受影响",更希望通过对话构建平等互利的全球供应链。这种态度源于对全球化的深刻认知:中美在稀土和医药领域已形成"你中有我"的格局,任何一方强行"脱钩"都将付出巨大代价。例如,中国稀土专利覆盖全球90%的高性能磁铁生产,日本企业每生产一吨产品需支付15%专利费,这种技术交织使得全面对抗缺乏可行性。

特朗普收到警告,美媒提醒:除了稀土之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美国根本无力反击?


美国制药业依赖中国(资料图)

六、未来博弈:考验战略定力的关键期

当前,美国面临艰难抉择:继续推动"脱钩"将承受产业空心化和民生成本飙升,寻求合作则需正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对中国而言,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与保持战略克制间找到平衡,将决定这张"王牌"的实际效能。

美媒的警告揭示一个现实:在深度全球化的今天,真正的战略优势不在于"一招制敌",而在于"牵线搭桥"的智慧。当美国沉迷于零和博弈时,中国正通过"合规调控"和"共生逻辑"重新定义竞争规则。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最终的胜者必将是那些尊重市场规律、坚守开放合作的参与者。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