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马克龙想拉近中欧关系?邀中国出席 G7,英媒直言:中国根本瞧不上,除非我们学会用筷子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24日 06:01 1 admin

2025年11月,国际外交圈被一则消息搅得热闹非凡。法国总统马克龙抛出重磅提议,计划邀请中国参加2026年在法国依云举办的G7峰会,为了推动这一想法落地,他已经和德国等盟友展开磋商,德国方面给出了总体支持的积极回应。与此同时,马克龙本人还计划在2024年12月实现访华,中国驻法国大使邓励早已公开表态,称此次访华“没有重大障碍”,双方正在就具体时间进行协调。这一系列动作看似是马克龙在为中法关系升温铺路,实则背后藏着G7这个老牌国际组织的生存焦虑,以及欧洲在大国博弈中的尴尬处境。英媒《经济学人》看得通透,直接刊文吐槽,部分中国学者把欧洲比作“老去的妾室”,言下之意再明白不过——中国根本瞧不上G7的邀请,除非欧洲先学会用筷子,真正理解东方的处事逻辑,而不是抱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旧思维不放。

马克龙想拉近中欧关系?邀中国出席 G7,英媒直言:中国根本瞧不上,除非我们学会用筷子

马克龙的算盘打得不算不精。G7作为冷战产物,如今早已不复当年荣光,缺乏新兴大国参与的格局让这个组织越来越难以反映全球经济力量分布,影响力持续下滑。特朗普政府时期对G20的冷淡态度,更让马克龙看到了重新定义G7的机会,拉上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既能给G7注入新活力,又能提升法国在国际舞台的话语权,顺带还能为欧洲争取更多发展空间。可他似乎忘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早在11月13日就已亮明立场,直指G7外长会联合声明颠倒黑白、蓄意抹黑中国,对于干涉中国内政的行为中方强烈反对。这种前提下,想让中国点头参加G7峰会,无异于让狮子走进狼群的聚会,除非G7彻底放弃“价值观联盟”的排他性思维。

更讽刺的是,欧洲连自己的命运都难以掌控,却想着通过邀请中国来彰显影响力。柏林刚刚结束的“欧洲数字主权峰会”上,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茨并肩呼吁欧洲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实现自主,喊出“欧洲优先”的口号,可现实数据却狠狠打了脸。德国信息产业协会的研究显示,员工超20人的德国企业中,90%都在使用亚马逊、微软或谷歌的云服务,欧洲大企业近80%的数字支出都流入了美国科技巨头口袋。每年因为这种过度依赖造成的资本和价值流失,超过2600亿欧元,相当于欧洲给自己套上了经济枷锁。更可笑的是,就在峰会当天,谷歌宣布未来五年将在德国追加55亿欧元投资建数据中心,德国副总理还乐呵呵地称之为“关键注资”,完全忘了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警告——这只会让欧洲对美技术依赖更深。

欧洲的软弱和分裂,早已被中国看得明明白白。部分中方学者直言不讳,认为欧洲就是美国的附庸,难以摆脱对美依赖,甚至质疑欧盟能否撑到2035年。这种判断并非空穴来风。俄乌冲突中,欧洲硬生生把自己变成战场,停购俄罗斯的廉价能源转而高价采购,还贸然掠夺俄罗斯海外资产,彻底丧失了国际信誉。面对美国的关税讹诈,欧洲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承受经贸合作受损的后果。马克龙自己呼吁摆脱对美依赖,结果遭到盟友的嘲笑和指责,这番窘境足以说明欧洲战略自主只是一句空话。这样一个连自身主权都难保的地区,又怎么能让中国相信,加入G7能获得平等尊重的合作环境?

马克龙想拉近中欧关系?邀中国出席 G7,英媒直言:中国根本瞧不上,除非我们学会用筷子

英媒为欧洲“抱不平”,说中国对欧洲存在“误判”,可能引发更强硬应对,这话听着更像自我安慰。欧洲真正该反思的是,自己究竟拿什么吸引中国?想靠G7的席位当诱饵?中国早已拥有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更具包容性的合作平台,根本不需要在G7这个小圈子里寻求认可。想靠技术换合作?如今的格局早已反转,过去欧洲担心中国“窃取”汽车技术,现在却是欧洲车企纷纷求着与中国企业合作,大众、奔驰等巨头都在争抢中国的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欧盟甚至想照搬“用市场换技术”的老套路,可惜时代已经变了。

G7的邀请本质上是一场自我感动式的外交表演。这个组织长期以来强调“价值观一致”,把中国视为异类,如今却想拉中国入局,无非是看到中美地缘政治竞争加剧,想借中国的力量平衡局势。可中国早就明确表态,不搞小圈子,不选边站队,追求的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公平。2004年中国财政部就说过,与G7对话可以,但加入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个立场从未改变。特朗普都忍不住把中美会晤称为“G2峰会”,足见全球格局早已不是G7能主导的,马克龙的邀请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欧洲要是真想来找中国合作,光学会用筷子还不够,得先学会放下身段。数字主权不能只停留在峰会上的口号,要真正拿出行动,改变每年向美国输送数千亿欧元的现状;战略自主不能只靠马克龙一个人呐喊,要摆脱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依赖,形成统一的外交立场;对待中国不能既想占便宜又想摆架子,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停止在台湾、东海、南海等问题上指手画脚。否则,就算把筷子练得再熟练,也吃不到合作的红利。

马克龙想拉近中欧关系?邀中国出席 G7,英媒直言:中国根本瞧不上,除非我们学会用筷子

国际格局的演变从来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G7的衰落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必然趋势。马克龙的邀请或许能成为一次外交话题,但很难带来实质性突破。中国不会轻易拒绝对话,但也绝不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加入一个不合拍的圈子。欧洲与其纠结中国“瞧不上”,不如先解决自己的内忧外患,等到真正实现战略自主的那天,不用邀请,自然会成为国际舞台上值得平等对话的伙伴。毕竟,大国之间的合作,靠的是实力对等和相互尊重,而不是一顿饭、一次峰会就能搞定的表面功夫。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