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俄或借他国之力成就自己,中国是首选!普京:要掌握全套AI技术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22日 02:02 1 cc

普京的AI豪赌:38座核电站,能追回失去的时间吗?

当全球科技巨头已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狂奔数年,俄罗斯才猛然按下加速键。总统普京亲口宣布,未来二十年,俄罗斯将在远东、西伯利亚以及乌拉尔地区,新建38座核电站。这个看似惊人的数字背后,只有一个目标:为俄罗斯的人工智能野心提供取之不尽的算力。

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国家层面的豪赌。普京不惜代价地投入,要让俄罗斯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全套自主产品和技术”,将其上升到“国家主权和技术主权”的高度。当ChatGPT和DeepSeek模型以月为单位迭代升级时,俄罗斯的起跑哨声,是否已经太晚?


俄或借他国之力成就自己,中国是首选!普京:要掌握全套AI技术

AI的“电力胃口”到底有多大?每一个大型AI模型的训练,每一次复杂算法的运行,都需要天文数字般的电力支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集群夜以继日地运算,冷却系统持续运作,这一切都意味着源源不断的电能消耗。38座核电站的规划,正是为了满足这种几乎无限增长的算力需求。

普京的决心,源于对现实的清醒认知。他出席“2025人工智能世界之旅”国际会议时,明确指出俄罗斯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这份迟来的紧迫感,更像是在见证中美两国AI成果喷薄而出后的战略追赶。这种“后发制人”的策略,曾在某些领域奏效,但在AI这种瞬息万变的战场,风险巨大。

俄罗斯的挑战远不止电力。西方制裁下,全球最先进的推理芯片几乎与俄罗斯绝缘。自身芯片制造技术的匮乏,供应链的断裂,让这条追赶之路荆棘密布。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的选择近乎单一:将目光投向东方。

中国,成为支撑俄罗斯AI雄心的关键支点。从提供龙芯芯片,到协助培养AI人才;从生成式AI领域的紧密合作,到共同建立AI标准,中国的技术和经验,无疑是俄罗斯打破困境的重要筹码。可以说,没有中国的支持,俄罗斯的AI之路将更加举步维艰。


俄或借他国之力成就自己,中国是首选!普京:要掌握全套AI技术

这种深度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出俄罗斯在技术主权上的两难。一边强调“自主产品和技术”,一边又必须依赖外部力量才能起步。这种战略布局的复杂性,足以让旁观者感到深思。

事实上,这种技术追赶的挑战并非没有先例。中国载人登月项目曾与俄罗斯有过合作承诺,但俄罗斯方面提供的“微型核电站”迟迟未能到位,最终中方不得不亲自进行项目操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进度。历史的经验反复提醒,技术合作的落地并非总是一帆风顺。

更残酷的现实是,发展生成式AI本身就是一场高风险的概率事件。投入巨资,也并非百分之百能换来成功。法国曾引以为傲的AI工具Lucia,就因为闹出“牛蛋”般的乌龙,导致数百亿欧元的投入打了水漂。这正是普京政府所面对的,一场无法保证回报的豪赌。

全球AI格局已然清晰。美国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无可匹敌,孵化了大量闭源模型,引领着AI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突破。中国则以其庞大的数据量和强大的工程落地能力,在开源模型和应用层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全球领先的15个AI大模型中,美国占据10席,中国占据5席,形成两强鼎立的局面。


俄或借他国之力成就自己,中国是首选!普京:要掌握全套AI技术

这两股力量,凭借创新和实用主义的理念,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这意味着AI技术每天都在进化,领先者与追赶者之间的距离,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可能在加速拉大。

俄罗斯无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普京在公开场合频繁提及AI发展计划,正是其焦虑和决心的体现。仅仅依靠“举国体制”进行弯道超车,在AI这个瞬息万变的领域,似乎不具备太多现实条件。

追赶的时间窗口正在急速关闭。AI顶流的进化速度,给后来者留下的机会寥寥无几。即便俄罗斯能够勉强跟上中美的脚步,也已实属不易。这场关乎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俄罗斯能否在38座核电站的宏大愿景下,创造奇迹,尚需时间检验。但这其中,中国技术与AI芯片的角色,注定成为这场宏大叙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一环。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