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庄子·列御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正源在此

热点资讯 2025年11月18日 12:42 1 cc

朋友们,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庄子·列御寇》的小故事,关于一个叫朱泙漫的年轻人。

你听他的名字,仿佛能听到水花散开、四处漫流的声音。人如其名,朱泙漫的心思也活络而漫无边际,他对那些耕田、经商、做手艺的寻常活计统统看不上,一心想要追寻一项惊世骇俗的伟业。

后来,他听说了一位名叫支离益的世外高人。支离,是破碎怪异的意思;益,是好处。一个名字里既带着“支离”又号称有“益”的老师,本身就充满了矛盾与神秘。

这位支离益先生,掌握着一门传说中的绝技——屠龙术。

朱泙漫心潮澎湃。龙,那可是翱翔九天的神物!若能屠龙,他便是当世无双的英雄。他觉得,这就是他命中注定要追求的至高理想。

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怀揣着价值千金的财富,拜入支离益门下。接下来的三年,他投入了全部的热情和财富。钱财如流水般散去,恰似他名字中的“泙漫”二字,最终消耗殆尽。

三年后,朱泙漫学成出师。此时的他,一贫如洗,却目光灼灼。他精通所有屠龙的理论与技巧,成为了天下唯一的屠龙术专家。他背上特制的屠龙宝刀,满怀壮志地踏入了广阔天地。

然后,他遭遇了所有顶尖专家都可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这茫茫人世,根本就没有龙。

他站在荒野之中,手握那柄寒光闪闪却永无用武之地的宝刀,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虚空。他倾尽所有换来的这身绝技,在真实的世界上,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安放的地方。


《庄子·列御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正源在此

那么,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或许你会联想到庄子另一个著名的观点:“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似乎有些矛盾,为何这里又要批判“屠龙术”的无用呢?

这正是庄子思想的深邃之处。他让我们看到,世间其实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无用”。

朱泙漫的“屠龙术”,是一种人为创造出来的、脱离现实的虚无技能。它为了一个幻影般的目标,榨干了人最真实宝贵的生命资源。这是一种消耗性的、真正的无用。

而庄子还讲过一个关于“散木”的故事:一棵歪扭的树,因为不能做成任何器具,被木匠鄙夷为无用之材。然而,正是这份无用,让它躲过了刀斧之灾,得以在风雨中自由生长,枝繁叶茂,荫蔽四方,终其天年。这种无用,是一种不迎合外界功利标准的智慧,它最大的用处,正是守护了生命本身的圆满与自由。

所以,庄子留给我们的启示是双重的。

他一方面劝慰我们,不必被世俗的“有用”标准所捆绑,从而戕害了自己天然的本性。

另一方面,他也郑重地警示我们,要万分警惕那些打着“宏大”、“独特”旗号,实则违背常道、耗尽我们精力的虚幻追求。

前者教我们保全天性,后者教我们辨别真伪。

因此,当我们再次被某个绚丽的概念所吸引,准备投入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热情时,或许可以停下来,静静地问自己一句:

我此刻所向往的,究竟是那棵守护自由的“无用之树”,还是一场华丽而空洞的“屠龙之梦”?

《庄子·列御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正源在此

#国学智慧##庄子##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庄子借“屠龙术”所揭示的深刻警示,其思想内涵早已超越寓言本身,沉淀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符号:

· 韩愈在仕途失意时,写下“感彼屠龙技”,感叹自己空有治国安邦的“屠龙术”,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 刘禹锡则更为务实,他说“屠龙祇费心”,明确点出这等技艺只是白白耗费心力,不如做些实在事。

· 陆游一生志在恢复中原,其满腔战略却无人采纳,只能悲愤地吟出“肝胆空轮屠龙技”。

这种怀才不遇的慨叹,直至千年后,在金庸笔下化作了“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江湖寓言。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