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民间流传着“寒衣不上坟,上坟辱先人”的说法,让不少人困惑:寒衣节到底能不能上坟?今天,我们...
2025-11-16 0
夜深人静时,紫禁城东阁仍有一灯未熄。
窗影摇曳,一人盘坐炕上,左手执卷,右手握笔,鼻尖悬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那是他的长杆烟斗,刚燃尽第三锅。
案头堆满古籍,眉间凝着墨香与倦意。
他不是在写奏折,也不是批公文,而是在为一部巨著逐字校勘。
这部书,叫《四库全书》。
这个人,是它的总纂官——纪晓岚。
世人多知他是“铁齿铜牙”、巧舌如簧的御前辩手,是电视剧里嬉笑怒骂、智斗和珅的“喜剧主角”。
可真实的纪晓岚,从不曾与和珅交锋于朝堂——
他们差了二十岁,政见不同路,人生不对焦。
真正贯穿他一生的,不是权谋,是书;不是官司,是字。
他七岁能诗,九岁成文,十九岁中举,三十一岁点翰林。
一双眼,读遍经史子集;一支笔,写尽天下文章。
他曾说:“天下无书不可读,唯怕医书与账本。”
医书伤情,账本俗气——唯有典籍,能安放一颗文人之心。
但命运偏要试炼他。
三十九岁那年,因牵连姻亲案,他被乾隆一纸诏书贬往乌鲁木齐。
千里流放,风沙扑面。
别人到了边塞,怨天尤人,他却背着一口大箱子,里面全是书。
白天劳作,夜晚抄录,竟在戈壁深处写下《阅微草堂笔记》的雏形
那些鬼狐夜话、因果奇谈,哪是消遣?分明是他在荒寒中与自我对话的回声。
五年后赦还,他一头扎进翰林院,接下那项空前浩大的文化工程
编《四库全书》。
十五年光阴,三千八百种古籍,七亿九千万字。
他带着数百学者,在纸山墨海中穿行,分类、校勘、提要、删改……
每一篇“提要”,皆出自其手,言简意赅,洞见如炬。
有人说,《四库全书》是中国文化的“云盘备份”,而纪晓岚,就是那个亲手整理目录的管理员。
他不是创造者,却是守护者。
他没有写下惊世小说,却让无数快要湮灭的文明火种得以延续。
可这过程,并非光彩无瑕。
为了迎合皇权,他也删过书、改过字、焚过稿。
但他心里清楚:若不妥协,整个工程将胎死腹中。
于是他选择“以退为守”——保下更多,舍去少数。
这种无奈中的智慧,恰是一个文人在专制时代最深的挣扎。
世人记他爱吃肉、爱抽烟、爱调侃,说他是“清代第一段子手”。
可谁还记得,他晚年自号“观弈道人”——看别人下棋的人。
为何不下场?因为他早已看清棋局:
君是棋手,臣是棋子,文人不过是在夹缝中落子求生。
他用幽默当铠甲,用学问当盾牌,
在帝王的注视下,默默完成了一场对中华文化的“抢救行动”。
今天的我们,翻开一本古籍,能知其来历、明其源流,
背后或许就藏着纪晓岚当年写下的短短几句提要。
他没打过胜仗,也没封过王侯,
但他用一支笔,扛起了五千年文明的重量。
纪晓岚,卒于嘉庆十年,享年八十二岁。
死前一日,犹执笔校书。
他的一生,不在戏台之上,而在典籍之间;
不在唇枪舌剑,而在静夜孤灯。
他是那个时代最清醒的读书人
相关文章
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又称“十月朝”,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民间流传着“寒衣不上坟,上坟辱先人”的说法,让不少人困惑:寒衣节到底能不能上坟?今天,我们...
2025-11-16 0
韩国总统府16日宣布,韩国政府将东北亚三国称谓顺序统一为“韩中日”,即韩国、中国、日本。总统府解释称,此次统一根据韩语使用习惯作出,“韩中日”的顺序为...
2025-11-16 0
中央气象台11月16日10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寒潮影响,预计,11月16日至1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
2025-11-16 0
“写字丑到被邻居贴条骂”的社畜,今天终于靠一张停水通知翻身——2023年冬,北京798“市井墨韵”展把那张“13楼别放水”的破纸挂进C位,中国书协直接...
2025-11-16 0
#创作训练营开营啦#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意义。有人一心追逐财富,有人拼命渴望荣誉,可当时光流转,真正能经得起考验、始终闪耀光芒的,是一个人的...
2025-11-16 0
威马汽车起步于2015年,沈晖从吉利跳槽出来,带着收购沃尔沃的资历拉起这摊子。公司总部搁上海,专攻电动车,首款车EX5主打中端价位,续航四百多公里,还...
2025-11-16 0
人这一生,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定数。来到人世间,是干什么的,早就安排好了,只管一路奔去。无论过什么样的生活,各有各的快乐,各有各的辛酸,不可能事事如意...
2025-11-16 0
(中至上饶麻将如何提高胜率 手机打牌辅助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使用。...
2025-11-16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