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鹏这波反转真够魔幻的,前脚还是蹲大牢的阶下囚,后脚就靠特朗普的赦免令变回了“加密新贵”。说实话,这事儿看着像电视剧剧情,实则是币圈荒诞生态最直白的...
2025-10-26 0
汪东兴,这个名字,也许在热闹的互联网世界里没多少人提起,可有些人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是后来者绕不开的注脚。他活了一百岁,从江西乡下到中南海,见了太多别人没见过的东西。2011年《南方周末》的记者找上门,听了一肚子牢骚,老人说:时代变化太快,人心变了——自个儿都愣神了,人怎么都钻到钱眼里去了?这么说重不重,真不一定。
他当年13岁参加红军,还是穿着打补丁布鞋的泥腿子,加入红十军。那会儿最常见的事,早上有人还在,晚上可能就不见了。枪声一路打到长征路上,这个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硬是混出来个名声。他记得最清楚的,可能不是枪林弹雨,就是那种每天醒来还没被饿死的庆幸。
到1947年,资格够硬的他被调到毛主席身边。毛主席身边人事,外人很少能看清楚。毛泽东信他,后来只要安全上点事,全指着汪东兴盯着。警卫处长、少将军衔都给他了。再往后很多年,毛泽东去苏联,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让他来安排随行安全。汪东兴常说,做事别怕麻烦,毛主席身边哪能有半点闪失?那种谨慎,自然不是一般人能体会。
中南海里的那些个夜,街道空荡荡的,风吹老槐树叶子沙沙响。后半夜灯还亮着,有人还在忙,有人却早已睡死。汪东兴蹲守在角落,半天没说话。外头不知道多少人在打听毛主席行踪,轮番试探。他不多嘴,铁口封死。有一次庐山会议,想探消息的,绕来绕去,还是白费劲。
但话说回来,有人说这种人“古板”,不合时宜。不过毛主席倒是喜欢有点轴的人。主席曾说:“东兴在我身边,我已经习惯了。”“他是要一直跟我走的,别人我不放心。”信任到这步,说出来也没啥稀奇。
有件事,1947年延安撤退,胡宗南的部队逼到只有十公里外,气氛很紧张。按说该走了,但毛主席硬是不肯急着离开,非得等敌人现身。这个时候,汪东兴被问敢不敢留下“看敌人”?没人觉得这话好答,可他一句“怎么不敢,只要您安排”——这样的干脆,毛主席心里一下就有数了。
老一代人好多时候靠的不是技巧,就靠这股子胆气。他带着几个人,真就一边盯防一边做事。人来疯,情况复杂,可能有人不相信,这种冒险其实是有章法的。毛主席让他“留下,看到敌人才走,还要再打敌人一下”,他愣是照办了。挺住了,没出乱子。是不是运气?不全是,胆子和心思都到位。
几十年后,再提起那段往事,汪东兴其实没那么看重自己。倒觉得,什么信任、功劳,都不过是做人的本分罢了。
1976年,历史又转了一道弯。天安门外,风声鹤唳。汪东兴开始负责更大的保卫任务。江青、王洪文等人,必须拿下。他提前拟好抓捕方案,顺序、人数、路线妥帖到每一个细节。有人问:“真打起来怎么办?”他没绕弯,说得很绝:“要是真有人开枪,你们就打,打死了也没你们的责任!”其实做决策的人,往往有点无可奈何。
10月6日,当晚行动执行得极快。时间只花了35分钟,江青等人便被控制。气氛紧张,没人敢多说。后边的夜格外静。
等到80年代,汪东兴当时说自己要退下来。他主动辞了所有职务,转为普通人。外头有人说这人耿直,有的却私下猜测他是不是怕多事。但实际情况,总归复杂得多——你说是不是,哪个大人物能全身而退?尤其他这种老资格,后头还真有人防着他。可转念一想,他也有点明哲保身的意思。
退休后,他生活竟然没多特别。女儿说,每天新闻联播、台球、打打扑克,看完书就睡觉。年纪大了,少有外头人再念叨他。可遇上毛主席纪念日、忌日,想得最多的还是给主席送花。这种情感,外人想不透。说到底,他把一辈子的信仰和执着,都压在那个时代。
90年代,有不少出版社想请他写回忆录。汪东兴一口回绝,说没这兴趣。到老了,想法又变。他开始口述,把自己经历说出来,让女儿整理。但你要说是多有心计,他又不见得。人老了,有时候只是嘴碎点,想说点算了。
说到对社会风气的不满,他自己其实也有点摸不清头脑。老人年轻时,家境清贫,过惯了省吃俭用的日子。能有两件衣服穿就是喜事。几十年后,社会发展了,经济上去了。有人发财,有人还在原地。有钱的日子久了,街头巷尾头脑活络,人与人的距离慢慢疏远。
汪东兴不理解,为什么现在门前冷落,谁都想挣钱?是不是太小气了?他自个儿没沾染过,而且实际也没机会。可要说全部的人都变坏了,这话讲得也太绝。
事实是,九十年代的经济腾飞,有多少壮志未酬的小人物,而那些发财的各路豪杰,还不都是磨炼出来的?有些人,有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这几年,贪腐案件陆续曝光。媒体天天爆,“XX受贿多少亿”,互联网用户看得目瞪口呆。汪东兴看着每天新闻,念叨得最多的就是:“怎么会这样?那会儿打仗为了个粮食都要掉脑袋,现在倒。。。。”他不懂,也不甘心。
而大多数普通人呢,追着房子、票子、车子往前冲,把清贫当成耻辱。老一辈的坚持,在新一代看来有点滑稽。时代不一样,非要较真,好像也没啥必要。
不过,汪东兴说“时代退步”,并不是觉得人都变坏了。也许只是旧日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让他太难接受了。大家都说钱重要,谁还记得当年连鞋都买不起的年代?
他的晚年安静,有点闷。有几年身体不太好,也有人传他多病在床,实际他也能下下台球,晒太阳。孩子们围着,偶尔谈及往事,他会发脾气,但过后又什么都不计较。老人家嘛,心情变幻无常,谁管得住?
2015年,他去世,没有大张旗鼓。身后事操办得很低调。新闻铺开了好几天,可大多说的不过是要抓江青那段事迹。
其实,对于当下的评价,他一会儿觉得时代变坏了,一会儿又觉得有些年轻人还可以。有时气急败坏,一切都看不惯;偶尔又说,人嘛,都是逼出来的。你说能信哪个?
历史往前推着走,留下老人家的一句话算不算数,其实也没那么要紧。
钱,有的人爱得深,有的人看得淡。你说,到底哪个对,哪个错,也许根本说不清。
谁家灶台上没过烟火气?汪东兴从一个苦孩子到警卫首长,最后又回普通百姓。大风大浪都见过。到头来,只留下几句念叨、一身本事、和那个始终都脱不掉的旧时代气息。
时代这东西,向前并不等于进步,也不等于退步。汪东兴的标准,也许本来就不是标准。有人觉得守旧,严肃,还带点苛刻;也有人想,没点底线怎能撑天?
但给一个世界分好坏,大抵总是带了自己的影子在里头。汪东兴只是把他的眼里的真话说出来,剩下的,那就让历史慢慢吹凉。
他看起来离这个世界远了些,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活法。
相关文章
赵长鹏这波反转真够魔幻的,前脚还是蹲大牢的阶下囚,后脚就靠特朗普的赦免令变回了“加密新贵”。说实话,这事儿看着像电视剧剧情,实则是币圈荒诞生态最直白的...
2025-10-26 0
“胯不开,力就断。 ” 太极老师傅一句话,把练拳人卡了二十年。 今天,北京体育大学的红外摄像头替他说了实话:高手推手时,髋关节比初学者多拧出整整4...
2025-10-26 0
73 岁的李立群,曾以《春光灿烂猪八戒》里憨态可掬的东海龙王、《温州一家人》中坚韧的温商周万顺等角色,成为两岸观众熟知的 “老戏骨”。他的表演横跨喜剧...
2025-10-26 0
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正在构建一个特殊的“金融赌局”,押注美国最高法院将最终裁定特朗普政府时期的部分关税为非法,从而迫使美国政府向进口商支付巨额退税。10月...
2025-10-26 0
从河南商丘往北跨过省界,鲁南的风里便飘来了不一样的味道。济宁与枣庄,这两座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的城市,同属齐鲁文化圈,却在时光的打磨下长成了截然不同的...
2025-10-26 0
近日,河南商丘29岁男子饶某某在辉县上八里镇南太行山登山时失联,此事引发社会关注。10月24日,上八里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向南都N视频记者透露,目前搜救...
2025-10-26 0
特朗普最近在中美贸易谈判前亮出底牌,2025年10月19日,他说美国可以取消芬太尼关税,但前提是中国得恢复购买美国大豆,并且放松稀土出口管制。他坐在空...
2025-10-26 1
汪东兴,这个名字,也许在热闹的互联网世界里没多少人提起,可有些人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是后来者绕不开的注脚。他活了一百岁,从江西乡下到中南海,见了太多别...
2025-10-2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