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24日 10:02 1 cc

尤瓦尔・亚伯拉罕这哥们身份挺特别,既是犹太裔以色列人,又是驻耶路撒冷的记者兼电影制作人。

10月7日那事儿过去几个月后,他报了以色列开放大学一门“种族灭绝导论”课,结果第一堂课就听懵了,老师对着二十来个线上上课的犹太裔学生说,这学期学完,大家就能精准搞懂“种族灭绝”是啥,还能说清以色列在加沙为啥“不算”搞种族灭绝。

老师的理由听着挺“绕”,说以色列顶多是在“摧毁”加沙,但每回行动都有“军事目标”,不是《灭绝种族公约》里说的“故意要消灭某个群体”。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没有这个“故意”,就不算种族灭绝罪。

本来想跟着老师的逻辑顺下去,可尤瓦尔自己做的调查,偏偏把这层“逻辑”戳出了窟窿。

他这两年写了不少调查报道,把以色列在加沙的“公开开火政策”扒得挺透。

2023年11月,他曝光以色列用人工智能搞大规模暗杀,专炸被指控是武装分子的人的家。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到了2024年1月,南非把以色列告到国际法院,就用了他这篇报道当证据。

还有个调查更揪心,他查了以色列情报部门的内部数据库,发现加沙死的人里,大部分都是平民,联合国后来认定以色列可能在搞种族灭绝,也参考了这个数据。

要是真像老师说的那样,每回行动都盯着“军事目标”,怎么会有这么多平民送命?

士兵嘴里的“任务”:杀了人还觉得自己没做错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尤瓦尔采访过几十个以色列士兵和军官,好多还是主动跑来爆料的“举报人”,但没几个人觉得自己在参与种族灭绝。

他们跟尤瓦尔聊轰炸民宅的事时,嘴里说的话跟那门课的老师差不多,我们可能犯了错,但不是杀人犯,因为背后有“军事目标”。

有个士兵说,10月7日之后,军方给了权限,要是刺杀一个哈马斯低级成员,顺带死20个平民都算“合法”,要是目标是高层指挥官,死几百个平民也能接受。

而且这些暗杀,大多发生在根本没军事活动的民宅里。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这“合法”的标准也太松了,平民的命难道就这么不值钱?

还有个士兵跟他说,自己所在的营用遥控无人机,杀了100个想回自己被毁房子的巴勒斯坦人,里面有妇女也有小孩。

那些人只是想回家,结果就没了命。

士兵说这么做不是为了杀人,是为了“清空”那个区域,让驻扎在那儿的以色列士兵更安全。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搞不清这“安全”是对谁的,把人家从自己家里赶出去,还要杀了人家,这算哪门子安全?

更离谱的是个女士兵,她参与轰炸了一整个居民区,十来栋多层公寓楼,还有一栋高层建筑,里面全是老百姓。

她事先就知道,这么一炸会弄死约300个平民,但还是干了。

理由是情报说,可能有个哈马斯高级指挥官藏在其中一栋楼的地下,注意,是“可能”,连确定都不确定。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她自己也承认这是大屠杀,但说不是“初衷”,初衷是杀那个指挥官。

并非明智之举啊,连目标在不在都没谱,就把一整片居民区炸了,这“军事目标”也太随意了。

这些士兵都把自己的行为当成“任务”,好像只要完成了“任务”,不管死多少人都没问题。

这种“任务导向”的想法,比大家常说的“服从命令”更害人,它让士兵们看不到自己在参与大规模屠杀,只盯着眼前那点“任务”。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现在都讲究AI和大数据,这些技术在加沙却成了“杀人工具”。

以色列用它们快速收集加沙人的信息,画出建筑物和居住者的分布图,然后就用这个当“军事目标”的理由。

本来国际法规定只能攻击军事目标,结果这条规矩被扭成了帮着杀人的工具,这跟规矩本身想保护平民的初衷完全反了。

技术本身没好坏,但用在这儿,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数据点,杀了人还觉得是“精准打击”,这就太可怕了。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领导人的话:藏不住的“驱离”心思

士兵们还在拿“任务”当借口自我安慰,以色列领导人倒是把真实想法说漏了嘴。

总理内塔尼亚胡今年五月说:“我们持续摧毁房屋,他们无处可归。加沙人唯一合理的选择就是渴望移居地带之外。”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想把加沙人赶走啊。

前军情局长阿哈龙・哈利瓦更直白,他说:“为10月7日发生的一切,为我们每个在10月7日牺牲的同胞,必须有50名巴勒斯坦人死去。现在无所谓,儿童与否。我并非出于复仇,而是向后代传递警示。他们需要不时经历一场‘灾难’,才能体会代价。”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连小孩都不放过,还说不是复仇,这话说出来谁信啊?

之前总说“军事目标”,可看了这些话就知道,所谓的“任务”不过是实现“驱离”的小步骤。

把加沙人的房子炸了,让他们无家可归,再用各种“任务”杀他们、赶他们,最后达到把这个地方占了的目的。

这哪儿是什么“军事行动”,分明是想把巴勒斯坦这个民族从加沙彻底赶走。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今年三月以色列打破停火协议后,连“军事目标”的借口都懒得找了,就是赤裸裸地杀人。

美国斡旋的停火本来就脆弱,停火期间加沙人过得也不好,好多人流离失所,还有不少人饿着肚子。

可即便这样,以色列该打的还是打,国际上想追责也难,因为以色列和西方那些支持者总在抹黑“种族灭绝”的指控,就像军方回应尤瓦尔的报道时那样,翻来覆去强调“有军事目标”。

更讽刺的是“大屠杀”这个词的用法,尤瓦尔有个童年好友,现在是以色列军官,还跟他断交了。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那朋友以前总去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说要“让自己尽可能地心怀创伤”,好给自个儿的工作找意义。

结果10月7日哈马斯袭击后,他在脸书上说,现在懂了大屠杀幸存者的痛苦,还把哈马斯比作当代纳粹,用这个为以色列的行动辩护。

可尤瓦尔不一样,他看到加沙的平民被屠杀,看到小孩饿着肚子,看到集体墓地,看到人被强制赶走,从完全相反的角度看待这些事。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本来想大屠杀是犹太人的伤痛,应该让人更珍惜和平,结果现在成了两边都能用的“武器”,一边用来辩护杀人,一边用来控诉暴行。

这悖论太扎心了,也说明“种族灭绝”这个词,在这儿已经被用得变了味。

尤瓦尔说,其实把这两年的事叫“大灾难”(Nakba)更合适。

1948年巴勒斯坦人就经历过一次“大灾难”,约70万人没了家。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现在加沙的事,不只是杀人,更是有目的的暴力,把巴勒斯坦人赶走,然后取代他们。

“种族灭绝”常被理解成纯粹的暴力,可“大灾难”能让人看到更本质的东西,这是一场持续的“抹杀工程”,不光要杀人,还要毁掉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

作为一个见证了这两年惨状的犹太裔以色列人,尤瓦尔说他没法不往“大屠杀”上想。

加沙的毁灭让他更懂了受害者的痛,也看清了施暴者的样子,那些用各种借口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的人,那些盯着一个个“任务”却看不到整片“种族灭绝森林”的人。

以色列加沙行动:“军事目标”外衣下,是种族灭绝争议?

不管是叫“种族灭绝”还是“大灾难”,核心都是无数无辜的巴勒斯坦人在受苦。

以色列用“军事目标”当外衣,用AI当工具,用“任务”切割责任,可再完美的借口,也掩盖不了加沙被摧毁、几十万人死去的事实。

希望国际社会能真的行动起来,别让这场苦难再继续下去了。

毕竟,每个生命都该被尊重,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不该活在恐惧和死亡里。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