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有件大事,关乎全球航运业的未来,那就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开的会,从 10 月 14 号开到 17 号,核心就一个事:要不要给全球航...
2025-10-22 0
“这几天浑身酸痛、头有点晕,就是没发烧,应该没事吧?”
门诊里,一个50来岁的阿姨这句话刚说完,医生眉头顿时一皱:“测个咽拭子吧。”结果一出来——甲型流感阳性。
不仅这位阿姨,近半个月以来,全国多地的门诊陆续出现了类似病例:没有发烧,结果甲流确诊了。
很多人以为,得了流感一定会烧成“火炉”,但今年这波甲流,偏偏就“换了战术”:不吵不闹,潜伏攻击。
这也让不少人中了招还不自知,直到症状拖重才发现为时已晚。
那这波“隐身甲流”,到底长什么样?怎么识别早期信号?又该怎么预防与应对?这篇文章,说清楚。
在过去,人们对甲流的印象是:突如其来的高烧、全身酸痛,像被病毒狠狠摁在床上一顿胖揍。
但根据《中国流感监测系统周报》2025年第35周的数据,今年甲流感染者中,有高达37.6%的人并未出现明显发热症状。
这部分人,常常只觉得“嗓子有点干、走路有点累、有点咳,一测体温,正常。”就连临床医生,有时候也得靠咽拭子才能下结论。
为什么会这样?
专家解释:甲型流感病毒在不断变异,变得更擅长“遁入微形”。
特别是对于健康人群、疫苗接种者、年轻人来说,症状可能更轻,但病毒依然在体内复制传播,甚至可能影响肺部健康。
一项发表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无明显发热的甲流感染者中,约有19%的患者出现肺部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等。
换句话说,不发烧不代表你只是“小感冒”,它依然可能悄悄在身体里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如果你近期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不妨看看以下8个症状:
• 浑身酸痛、肌肉僵硬浑身酸痛、肌肉僵硬
无缘无故地“像被碾压过”,尤其是大腿内侧、后背酸痛,中老年人常被误当为风湿。
• 不红的喉咙,却疼得像刀割不红的喉咙,却疼得像刀割
说话、吞咽时轻微刺痛,照镜子发现嗓子不红不肿,却一直隐隐作痛。
• 极度疲惫、醒着也想躺极度疲惫、醒着也想躺
睡了整晚却仍觉得体力不支,做平常动作都像“体力透支”。
• 轻微头晕、注意力下降轻微头晕、注意力下降
起身一刹那视野发黑、站不稳,容易归咎于“低血糖”或“没吃早餐”。
• 眼部不适:干涩、发酸、睁不开眼部不适:干涩、发酸、睁不开
有“眼皮像压了铅锤”一样沉重、不自觉想闭眼,并出现轻微畏光。
• 干咳不断、卡嗓清不出痰干咳不断、卡嗓清不出痰
类似“嗓子里有根羽毛”,很多人会误判为“支气管敏感”。
• 食欲下降、口中无味食欲下降、口中无味
吃饭像在“开会凑数”,不仅没食欲,有的甚至出现轻微恶心感。
• 心慌气短、胸闷难受心慌气短、胸闷难受
躺着也觉得喘不过气,尤其晚上入睡后更加明显,让人怀疑是心脏问题。
医生提醒:若近期身边有人感冒或咳嗽、你又中招三四个以上上述症状,且持续2天以上,极可能是甲流感染,应及时做筛查。
很多人一听“没高烧”,就轻视了甲流这一波攻击。这恰恰是最容易吃亏的地方。
第一类易感人群:
•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
• 儿童与学生群体儿童与学生群体
• 孕产妇孕产妇
• 慢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哮喘、慢性肺病、心血管基础病慢病患者:糖尿病、高血压、哮喘、慢性肺病、心血管基础病
这类人群一旦感染,即使仅表现为“没什么力气、咳嗽几声”,也可能迅速进展成肺炎、心肌炎或呼吸衰竭。
第二类麻烦,是误用药物带来的二次伤害。
很多人在不清楚病因的情况下,自行吃阿莫西林、左氧、头孢等抗生素,结果不仅无效,还可能:
• 搞乱自身肠道菌群搞乱自身肠道菌群
• 引发药物性腹泻或肝肾负担引发药物性腹泻或肝肾负担
• 延误抗病毒的最佳时机延误抗病毒的最佳时机
其实,甲流是病毒,抗生素根本对它无效!
早期治疗手段中,最具针对性的药物是
奥司他韦(Oseltamivir)
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甲流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必须在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用上,效果才最佳。
所以说,早识别、早判断、早服药,很可能决定你是“3天好转”还是“7天转肺”。
是否要打流感疫苗?答案是:不但要,而且得尽快!
很多人认为“得过一次就免疫了”,这是误区。
甲流分很多亚型,如H1N1、H3N2等,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都不同。曾经得过的那种毒,对今年这一株,可能根本没防御力。
疫苗难保100%阻断感染,但有两点已被研究证明:
• 有效降低重症率与住院概率有效降低重症率与住院概率
• 显著减轻症状强度与病程显著减轻症状强度与病程
特别推荐以下人群每年接种:
• 60岁以上老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
• 有基础病者有基础病者
• 医护及服务行业相关人群医护及服务行业相关人群
• 有孩子的家庭成员有孩子的家庭成员
⚠️ 比起“中招后对病毒穷追猛打”,一次注射疫苗,或许才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
日常防护,别偷懒,这3件事,比吃药靠谱
• 戴口罩:在人多、不通风、公共场所必须佩戴,降低空气传播风险戴口罩:在人多、不通风、公共场所必须佩戴,降低空气传播风险
• 勤洗手: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别跳过;病毒可能藏在公交拉环、电梯按钮勤洗手: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别跳过;病毒可能藏在公交拉环、电梯按钮
• 谨慎聚集:尤其近期学校、公司出现感冒人群时,能少聚就少聚谨慎聚集:尤其近期学校、公司出现感冒人群时,能少聚就少聚
生活习惯优化,才是终极“免疫力构建工程”
• 作息规律:晚上11点前入睡,高质量睡眠是免疫修复关键期作息规律:晚上11点前入睡,高质量睡眠是免疫修复关键期
•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3次快步走、有氧运动,增强呼吸功能与代谢活力适量运动:每周至少3次快步走、有氧运动,增强呼吸功能与代谢活力
• 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吃撑、补充优质蛋白、蔬菜水果饮食均衡:不挑食、不吃撑、补充优质蛋白、蔬菜水果
病毒盯上的,往往不是最弱的,而是最掉以轻心的那个。
结语:把“有无发烧”当成唯一标准,是给病毒开绿灯
这波甲流真的变了。
• 它不再通过高温警告你,而是悄悄在身体里“开小灶”它不再通过高温警告你,而是悄悄在身体里“开小灶”
• 它躲在疲惫、酸痛、轻咳的背后,让你误以为只是累着了它躲在疲惫、酸痛、轻咳的背后,让你误以为只是累着了
• 它不是在你抵抗力最强时出招,而是趁你忽略健康信号那一刻,趁虚而入它不是在你抵抗力最强时出招,而是趁你忽略健康信号那一刻,趁虚而入
别再等体温破表才开始重视。
你身体的每一个“毫无来由的异常”,可能就是它最初的突破口。
健康,从来不是靠运气拼来的,而是靠一次次觉察、提前准备得来的。
提醒你身边的人,尤其是家中老人、孩子,当你看见他们频频嫌累、嗓子紧、饭吃不下,请别只说一句“歇歇就好”。
也许,他们已经在甲流病毒面前,处在攻防关键节点。
点醒自己,更点醒家人。
健康,其实就在一次主动就医、一次疫苗注射、一次戴口罩出门的选择之中。
—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情境模拟,用于帮助读者理解内容;相关疾病及用药建议基于权威指南,具体用药须遵医嘱。若出现本文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做流感检测,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处理病情。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年第19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4年第19期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5年第35周)》中国疾控中心《中国流感监测周报(2025年第35周)》中国疾控中心
《流感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流感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王雪,李岩,刘志红.《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疗效及用药时机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12):88-91王雪,李岩,刘志红.《奥司他韦治疗甲型流感的疗效及用药时机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4,28(12):88-91
中华流感防控中心.《2025年度秋冬季流感预防建议》中华流感防控中心.《2025年度秋冬季流感预防建议》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流感专题讲座,202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流感专题讲座,2024年12月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4-2025)》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2024-2025)》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2023年3月《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2023年3月
相关文章
最近国际上有件大事,关乎全球航运业的未来,那就是国际海事组织(IMO)在伦敦开的会,从 10 月 14 号开到 17 号,核心就一个事:要不要给全球航...
2025-10-22 0
35岁程序员熬夜练拳半年仍被00后一招放倒,医生说他缺的不是肌肉是底气 站桩五分钟,心跳掉到68,血压降了7个点,这是北京某三甲康复科给一百名上班族做...
2025-10-22 0
时间过得可真快,明天就是霜降了!您可能听说了,今年的霜降不一般,老话讲是“60年一遇”!为啥这么说?因为按照传统的干支纪年法,今年是癸卯年,特定的节气...
2025-10-22 0
10月9日,中国突然宣布稀土出口管制,世界一片哗然!美国内部炸开锅,特朗普也坐不住了!十月的北京,秋风吹得人心慌慌——只因一纸公告,把全球稀土产业链“...
2025-10-22 0
南京晨报2025-10-21 17:39:0710月21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发布讣告:沉痛悼念周国治院士。著名冶金材料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
2025-10-22 0
45岁体检报告一出来,脂肪肝、三高全齐活,医生一句“再不动就等着支架”把人直接吓醒。4月22日,北京朝阳公园,45岁的老李把烟掐了开始跑步,三个月甩肉...
2025-10-22 0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欣阅以色列总理办公室于10月19日向全...
2025-10-22 0
凌晨五点,公园灯光还没灭,有人裹着羽绒服打太极,一套下来咳得比拳声还响。 这不是养生,是往肺里灌冰碴。 北京中医药大学刚测完一组数据:零下三度张嘴练拳...
2025-10-22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