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文章正文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热点资讯 2025年10月19日 17:58 1 admin

10月16日,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手搞了场“2025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

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的大佬们全来了,核心就聊一个热门话题:

现在科技资产不管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妥妥的投资主线,但这东西不确定性也高,怎么在赚回报的同时控制好潜在隐患。

现在投资圈不谈科技资产,基本等于out了。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国家层面“十五五”规划的预期越来越浓,科技创新本来就是国家战略核心,政策上一直给支持。

加上数字经济发展、产业要升级,AI、集成电路这些领域的需求摆在那儿,长期来看盈利空间确实值得期待。

但问题也很明显,科技项目技术更新快,不少项目可能熬不到盈利就被淘汰,政策监管也可能有变动,这些都是绕不开的坑。

不同机构的资金性质不一样,面对科技投资的态度和玩法也大相径庭。

有的机构求稳,有的能扛长期风险,大家都在摸索适合自己的路子。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机构各显神通:科技投资的“稳赚”套路大不同

中银理财副总裁蒋海军在论坛上提到,他们现在重点推“固收+”产品和策略。

简单说就是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基础,再搭配点股票、黄金、REITS这些,以后对外开放更进一步,还打算加些境外资产。

这个思路挺务实的,以前银行理财基本都是固收为主,现在利率下来了,资本市场又慢慢向好,不做点调整确实吸引不了投资者。

他们不光加资产类别,还在风险资产配置上搞新策略,目标是给客户提供风险清晰、波动可控、回报能预期的方案。

产品端也分了不同风险等级,在股票、债券、黄金这些大类资产里做组合优化。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如此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想法很明确,既要蹭上科技资产的高回报快车,又不能丢了自己稳健的底子,毕竟买理财的大多是追求安稳的普通投资者。

华泰资管常务副总经理陈敏的思路不一样,保险资金的特点是期限长,更想要稳定可持续的现金回报,不是赌短期的超高收益,属于典型的“耐心资本”。

陈敏觉得,每个创新领域其实都分两层,一层是基础设施建设,另一层是基础设施上的单个项目创新。

保险资金就盯着基建部分,比如电力和算力中心。

本来以为保险资金会彻底避开科技领域的不确定性,但后来发现人家选了个更稳妥的切入点。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基建项目风险相对可控,回报也稳定,刚好匹配保险资金的需求。

不过陈敏也坦言,现在利率下行是保险投资最大的挑战,利差损成了行业普遍现象,低利率环境可能会长期存在。

以前靠固收、提息的投资策略走不通了,只能转型,从增量投资转向存量盘活,从债性投资转向股性投资,靠分红获取收益。

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的玩法又有区别,股权投资机构本来就该在科创赛道里摸爬滚打,他们的策略是精选加分散。

一方面布局市场上的头部VC基金,从成熟的基金里挑更优质的项目,同时也不放过有潜力的“黑马”项目,重点布局那些有成长空间的标的。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行业、基金、地域、阶段、年份的多元分散,形成组合,既保证能享受到科创产业的增长红利,又能增强抗波动能力。

杨斌还提到,选好项目不能看单个指标,得有系统视角。

团队的能力和格局、技术和产品的壁垒、市场和商业化的能力,这三点都得兼顾。

毫无疑问,这个标准挺全面的,科创项目最终要落地赚钱,光有技术不行,团队和市场能力同样重要。

未来钱往哪去?这几个科创赛道被大佬集体看好

论坛上所有与会人士都明确表态,看好科技类资产的未来。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杨斌直言,他们坚定“Allin科创”,每个年度、每个季度都会和子基金密切沟通,尤其是“十五五”规划即将启动的节点,更是要精准研判。

他们重点关注四个细分领域:AI应用和大模型、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新材料和新能源。

这几个赛道确实都是当下的热门,而且和国家战略高度契合。

AI应用现在已经开始渗透到教育、医疗、工业等各个场景:

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药、基因治疗一直是政策支持的重点,集成电路的国产替代需求迫切,新材料和新能源则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这些赛道的发展潜力,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看在眼里。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国联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巍的看法更宽泛一些。

他长期看好资本市场尤其是科技相关资产,同时也关注REITS这类偏小众的资产。

在国际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也是长期配置的好方向。

对于权益市场,他觉得港股有不少偏应用型和投资型的上市公司,内地则有很多硬科技和生产类的上市公司,这些都值得布局。

作为投行系的资管公司,科技企业上市带来的战略配售机会,他们也不会错过。

中银理财的蒋海军则更偏向境内资本市场,他表示,在增加资产配置的过程中,会先考虑策略,再深入融入科创因素和行业配置,核心还是把握好风险和回报的平衡。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搞科技投资,光选对赛道还不够,“耐心资本”的心态很重要。

陈敏从保险投资的角度给出了三个要点:回报要稳定可持续,并且和自己的资金特征相匹配;

战术上可以关注交易波动,但战略上要盯着大趋势;

要能穿越周期,做时间的朋友。

蒋海军也认为,创造耐心资本的关键,一是要深入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二是要提升自身的研究和投资能力。

如果连好项目都挖不出来,给不了投资人好回报,根本谈不上让投资人有耐心。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科技资产成为投资主线是大势所趋,但想在这个赛道里赚钱,真不能急功近利。

不同机构根据自己的资金属性,找对了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和策略,既控制了风险,又能抓住机遇。

“十五五”规划启动后,科技领域的政策红利还会持续释放,AI应用、集成电路这些核心赛道大概率会迎来更快发展。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虽然不能直接参与机构的专业布局,但也能从这些大佬的思路里得到启发。

科技投资有潜力,但风险也不小,跟风入场不可取。

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或者通过专业机构参与,可能是更稳妥的方式。

2025上海资管论坛干货:科技投资热潮下,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未来几年,科技资产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那些真正懂行业、会选股、能扛风险的机构,大概率会笑到最后。

而科技资产的持续升温,也会给整个资本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推动更多优质科创企业成长起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