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9日 18:23 2 cc

一进公共厕所,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盯着马桶圈犯怵,要么扎马步悬停如厕,要么扯一堆卫生纸铺得严严实实,仿佛那是细菌扎堆的雷区。

但邦德大学与默多克大学分子生物学副教授洛蒂・塔朱里的研究,直接给这固有认知来了个大反转,公厕的马桶座圈,其实微生物数量是最少的,堪称被冤枉的背锅侠。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其实马桶圈之所以没那么脏,除了塔朱里博士说的接触频率和清洁习惯差异,还有个关键原因是它的清洁优先级更高。

保洁人员清洁时,马桶圈是重点擦拭对象,而门把手、水龙头这些边角料,往往被敷衍带过甚至直接忽略。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商场、写字楼的公厕因为清洁频次高,马桶圈卫生更有保障,就算是相对简陋的公厕,马桶圈也比那些天天被无数双脏手摸的接触点干净。

要说公厕里最阴险的脏东西,手机绝对排第一,塔朱里博士对26部手机的检测显示,每部手机表面平均有11163种生物,包括5714种细菌、675种真菌,还有各种病毒和噬菌体。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更绝的是,80%的人都承认在公厕用手机,就算是医疗保健机构,也有52%的工作人员这么做。我真的会谢,辛辛苦苦洗干净手,一拿手机瞬间白费,这不是给细菌开绿灯嘛!

手机的危险之处还在于它的跨场景传播属性,你在公厕拿过手机,再去摸口鼻、衣物,回家后放餐桌、床头,等于把公厕的细菌带到生活各个角落。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比手机还坑的是门把手、水龙头这些高频接触点。这些地方每天被无数双未清洗的手触摸,细菌一层叠一层,堪称细菌培养皿。

更崩溃的是洗手后的二次污染,就算你认真搓洗20秒,水龙头里可能残留前使用者的细菌,水流一冲又粘回你手上;要是用公共毛巾擦手,细菌还会在毛巾上安家落户。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还有个隐形攻击你绝对没注意到,冲水时的气溶胶炸弹!塔朱里博士提醒,冲水时不盖马桶盖,高速水流会把马桶内的细菌、病毒搅成飞沫,形成的气溶胶能扩散到2米远。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堪培拉大学专家索蒂里斯・瓦尔杜拉基斯的研究也证实,粪口传播是公厕主要感染途径,冲厕不盖盖会让这风险成倍增加。

日本的研究更直观,开盖冲水时,气溶胶能飘到四五十厘米高,在空气中悬浮好几分钟,而关盖冲水的气溶胶量只有开盖时的四分之一。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这三类脏源之所以比马桶圈危险,核心就是都绕不开手部接触。我们把防护重点全放在马桶圈上,却忘了手接触其他物品后会沾染细菌,这才是感染风险的关键。

其实公厕卫生不用怕,关键是懂门道,掌握正确方法就能轻松避坑,不用再为马桶圈焦虑。

首先得选对厕所,有明显尿骚味、地板脏污、可见污渍的直接绕路。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优先选有清洁记录、垃圾桶加盖的,购物中心门后贴的清洁时间可参考,但要注意,每次清洁后可能有数十人使用,别完全依赖标签。

其次要避开误区,别再扎马步悬停如厕了,这种姿势会加剧体液飞溅,既污染自己也影响他人,进公厕前一定要把手机收进包里,别随手放洗手台或置物架,别给细菌可乘之机。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最后是遵循物理隔离+彻底清洁原则就行,用马桶前用专用垫纸或卫生纸铺好,要覆盖整个接触面,有条件的话,随身带含酒精或季铵盐成分的消毒湿巾,先擦门把手、水龙头再使用。

冲水前务必盖好马桶盖,没盖就退后一步再冲,减少气溶胶接触,洗手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揉搓至少20秒,指缝、手腕都要搓到,擦干优先用一次性纸巾。

公厕马桶圈最干净,门把手、洗手池才是陷阱,每个人都没躲过它!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要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公厕防护不用搞得太复杂,抓住减少接触、彻底清洁两个核心就行。

我们不用对公厕过度恐慌,健康人群感染风险本来就低,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与其纠结马桶圈干不干净,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手机、高频接触点和冲水习惯上,科学防护才能真正安心。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