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十大品牌 2025年11月06日 15:00 2 cc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本文2274字 阅读6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立冬一到,天气说冷就冷,阳气也跟着“打了退堂鼓”。不少人开始手脚冰凉、早起打喷嚏、晚上睡不暖,明明穿得像粽子,还是冷得不行。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受?

中医讲:“冬主封藏,宜养藏阳。”意思就是冬天要重点护住体内的阳气。可问题来了:阳气这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怎么“补”才靠谱?

别急,吃对东西,就是最稳的“补阳”方式。今天就给你讲清楚:立冬时节,常吃哪4种食物,能让你从头暖到脚,整个冬天不怕冷。

为什么立冬后,更容易“阳虚怕冷”?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不是你娇气,是真的冷得“有理有据”。

进入立冬,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骤降,人体代谢速度减缓,末梢血管收缩明显,血液循环变差。对阳气本就不足的人来说,冷上加冷,简直是“雪上加霜”。

国家卫健委在《冬季健康生活指导》中指出,“阳虚体质”在冬季表现最明显,常伴有畏寒、手足不温、精神疲乏等症状。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特别是女性、老人、久坐族,或本身有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压的人,更容易在冬天遭遇“阳气告急”。

那问题来了,怎么帮身体“升温”?

立冬补阳,吃饭是门大学问

别小看吃饭这件小事,它是我们每天最直接、最稳定的“进补方式”。

《黄帝内经》早就说过:“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但这句话后半句常被误解。秋冬虽然要避寒藏精,但对于本身阳虚的人来说,适当“补阳”才能更好“藏”起来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而补阳,并不是非得吃什么补药、喝人参汤。很多日常食物,就藏着温补的秘密

下面这4种“立冬暖身食物”,不但符合现代营养学标准,还能温阳散寒,让你吃得有味、补得有道。

第一种:生姜——厨房里的“小太阳”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其实,冬天吃姜也有讲头,尤其适合阳虚、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生姜的温散作用,能激活身体阳气。《本草纲目》记载:“生姜辛温,能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现代研究也发现,生姜中的姜辣素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提升身体代谢。

你可以早上来一杯姜枣茶,或者在炖肉、煮汤时加几片姜,不仅味道更鲜,身体也跟着热起来。

建议做法:红枣3颗 + 生姜3片 + 热水泡10分钟,每天早上喝一杯,温暖一整天

第二种:羊肉——冬天的“天然小火炉”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中国民间素有“冬天进补,首选羊肉”的说法。

中医认为,羊肉性温,入脾、肾经,有温补气血、暖中驱寒的作用。尤其适合阳虚体质、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的人群。

而从营养学角度看,羊肉富含优质蛋白、铁、锌和B族维生素,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是冬天滋补的上选。

但别贪多,每周吃2~3次就足够,搭配萝卜、当归煲汤,既中和了羊肉的燥热,也增强了补阳效果。

温馨提示:高尿酸、痛风患者慎食羊肉,避免诱发症状

第三种:黑芝麻——小小一粒,补肾又补阳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别看它黑不溜秋,芝麻是天然的“补肾种子”

中医认为,黑芝麻入肝肾经,有滋补肝肾、益精血、润五脏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久服轻身不老”。

从现代营养角度,黑芝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钙、维生素E和植物固醇,能改善血脂、延缓衰老,还有助于增强身体造血功能。

冬天吃黑芝麻,不仅能温补肾阳,还能预防寒冷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问题。

推荐吃法:每天一小勺黑芝麻粉,搭配牛奶或粥,营养又暖胃

第四种:桂圆——甜中带暖,养心又安神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立冬一到,很多人晚上开始“睡不好”,一冷就醒,越睡越累。这时候,来点桂圆,再合适不过。

中医认为,桂圆性温味甘,入心脾经,有补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体寒、气血不足、神经衰弱的人群。

而现代营养学也指出,桂圆富含葡萄糖、维生素B群、铁和多种氨基酸,有助于改善贫血、增强体力。

别当零食猛吃,每天3~5颗就够了,可以加在红枣、枸杞、糯米一起煮粥,甜甜糯糯,驱寒又安心。

注意:糖尿病患者、湿热体质者不宜多食

补阳不等于上火,这些误区别踩坑!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很多人一听“补阳”,就脑补画面:吃火锅、喝老酒、进补药,结果一顿补下来,鼻子出血、口干舌燥、便秘上火一起来。

其实,补阳不是猛进补,而是“温和唤醒”身体阳气。下面这几点,是立冬补阳时最容易犯的错,咱们提前避雷:

误区1:吃辣就是补阳
辣椒能让你出汗,但那是刺激作用,不等于真的温阳。阳虚体质吃多了反而伤脾胃。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误区2:天天进补才管用
补阳讲究“适度”,一周2~3次温补食品足矣,天天炖汤反而会增加肝肾负担。

误区3:所有人都适合进补
有湿热体质、易上火人群,盲目进补可能加重症状,建议先辨体质后进补。

小贴士:阳虚体质常表现为怕冷、精神差、舌淡苔白、脉沉细,可到正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识

立冬补阳,光吃还不够,这3件事也得做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除了吃,生活习惯也能帮你“留住阳气”。下面这3件事,做对了事半功倍:

1.早睡早起,顺应天时
冬天白昼短、夜长,保持早睡有助于阳气潜藏、阴阳平衡。建议21:30–22:30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

2.晒背15分钟,每天补阳气
中医讲“背为阳中之阳”,立冬后每天中午晒晒背部,有助于提升阳气、预防寒邪入侵。

3.泡脚暖肾,经络通畅
每晚泡脚20分钟,水温40°C左右,可加入艾叶、花椒等中药材,有助于驱寒、助眠、暖肾阳。

“立冬补阳,告别冰凉”!常吃这4种食物,让你从头暖到脚!

写在最后

立冬是个提醒——提醒我们,该藏阳、该养生了。

别等到手脚冰凉才想起补阳,也别等到感冒咳嗽才想起喝姜汤。这个冬天,从一顿饭开始,好好照顾自己

记住:吃对食物,过对生活,阳气足了,寒气自然就退了。

参考资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冬季健康生活指导手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38卷第2期:中医体质与冬季养生关系探讨

《中医药导报》,2024年第30期:温阳食疗在冬季调养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