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西北大学师生校友深感悲痛,以崇敬...
2025-10-27 0
文|小琦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
2025年10月24日,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庄重举行。
八宝山殡仪馆外,百米长队排起,市民自发涌来,名额瞬间抢光。
灵堂内,翁帆剪去长发、穿黑色衣服站在首位,照片曝光憔悴不已。
随着事情的发酵,杨振宁挚友曝光其生前最后状态,令人痛心!
2025年10月24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特别沉重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是知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遗体告别仪式。
虽说杨振宁去世之后,每天都有人前往清华大学悼念。
但这一天作为正式的告别仪式,那阵仗还是让人看了特别震撼。
这场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
10月24日早上,距离告别仪式开始还有两个小时,八宝山殡仪馆外就已排起了长队。
去送别的人都能拿到一份杨振宁先生的生平介绍、一张讣告,还有一束菊花。
好多人都特别想去送杨振宁最后一程,可好多学院都是有名额限制的。
有知情人爆料,那名额一分钟就被抢光了,这也能看出来大家对杨先生的感情有多深了。
但即便没有名额,还有好多市民都是自发前来送别的。
队伍从馆外一直延伸到路口,足足有百米长。
大家穿着素衣,排着队,好多人手里还捧着杨振宁先生的照片,那场面看着就让人心里难受。
队伍有老有少,他们或许未必有很高的学历,却都知道这位老人为中国科教事业做了多少事。
通过清华大学晒出的灵堂照可以看出,追悼会现场一片庄严肃穆。
灵堂正中央悬挂着几个大字“沉重悼念杨振宁先生”。
下面挂着杨振宁先生的遗照,他躺在一片绿叶之中,遗体上还披着国旗。
在灵堂的一侧,站着杨振宁的家属,站在首位的便是翁帆,这也是她在杨振宁离世后第一次公开露面。
眼尖的网友一下就发现,翁帆剪去了留了多年的长发。
鼻子都哭红了,眼睛也肿得厉害,一看就是这几天没少哭。
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比起之前公开活动中神采奕奕的模样,憔悴得几乎让人认不出。
翁帆的旁边站着戴眼镜的女士,便是翁帆的母亲,杨振宁的岳母。
可以看出,在这种时刻她也是紧紧陪伴在女儿身边,满眼的心疼和悲伤,一起送别这位相处多年的女婿。
杨振宁的三个子女站在翁帆身后,身形略显佝偻,看得出来父亲的去世也给他们带来了特别大的打击。
当年两人自打官宣结婚到现在,20年来承受了无数的质疑。
可如今,杨振宁去世,翁帆憔悴的模样早已经胜过所有辩解了。
翁帆曾经说过,杨振宁给她了一个纯净的世界。
虽然两人只有20年的婚姻,但那种尊重和宠溺,还有高度的陪伴,确实令人羡慕不已。
网友的一句话总结的很有深度“她延长了他生命的长度,他拓宽了她生命的宽度。”
说起杨振宁最后的时光,挚友葛墨林院士的回忆让人既心疼又敬佩。
葛墨林回忆,最后一次见到杨振宁是在今年的9月份。
当时他就已经处于病危状态了,不仅身体动弹不了,就连声音也听不见。
只能靠翁帆在白板上写字,来进行沟通交流。
但即便如此,杨振宁的神志一直特别清楚,眼睛也很明亮。
有一次,葛墨林带着夫人去探望,翁帆告诉杨振宁说“葛墨林来了”。
原本安静躺着的杨振宁,慢慢抬起手,给他们比了个“OK”的手势。
这揪心的画面轮谁看了不难过啊。
其实,杨振宁身体的疾患早在3年前就埋下隐患了。
在他百岁生日的时候,他还大摔了一跤,直接给脊椎都摔骨折了。
在301医院整整住了快100天,才勉强出院。
那段时间,翁帆也是形影不离的贴身照顾着。
你想想,咱普通老人摔一跤,都得躺个百八十天的,更别说这百岁老人了。
或许也是这次,让杨振宁的健康急转直下,大伤元气。
在那之后,翁帆对杨振宁的照顾更是小心谨慎体贴入微,就连见客都要限制时间,就是怕丈夫的身体吃不消!
可没想到,杨振宁还是在过完103岁生日后的7天安然离世了。
如今,杨振宁先生去世,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更是国家的损失。
他这一辈子,在物理学上的贡献那真是太大了。
虽然年轻的时候在国外待了很多年,但他心里一直都想着祖国。
回国后就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为祖国培育了无数优秀学子。
80多少岁的高龄还坚持在清华大学教书,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答疑解惑。
只要是他的课堂,教室都座无虚席,很多学生宁可全程站着,也要听完报告。
杨振宁1957年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了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有网友感慨“小时候只知道他拿了诺奖,长大才懂有多伟大,能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中国人,真的太了不起了。”
杨振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
就像那些来送别他的人一样,不管是排着长队的市民,还是悲痛万分的家属。
大家都不会忘记杨先生为我们国家、为世界物理学所做的一切。
我们会永远怀念他,他的故事也会一直被我们传颂下去。
愿杨振宁先生一路走好!
新京报官微2025-10-24 08:42杨振宁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今日举行
顶端新闻2025-10-20 18:48七旬老人含泪吊唁杨振宁:国家强大起来,都是这些科学家做贡献
相关文章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先生,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西北大学师生校友深感悲痛,以崇敬...
2025-10-27 0
前言最近,75 岁的林爸爸和 74 岁的林妈妈办金婚宴,没想到他俩看着也太年轻了。林爸爸穿西装和林妈妈一起站在台上,腰杆笔直,虽然有点发福,但是皱纹都...
2025-10-27 0
10月26日上午9时,央视频微博发布消息:撒贝宁、谢娜、黄晓明、王冰冰将作为主持人齐聚央视鸿蒙星光盛典。11月28日,敬请关注CCTV-2、央视频、央...
2025-10-27 0
很多年后,当我给儿子讲什么是“承诺”时,脑海里浮现的,既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誓言,也不是白纸黑字的合同,而是在1995年那趟绿皮火车上,弥漫着泡面、汗味...
2025-10-27 1
在封建王朝的阴影下,总有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张绿水在朝鲜历史上就像个刺眼的标签,她和燕山君的那些事,暴露了旧社会里权力怎么一步步腐化人心。张绿水出身与入...
2025-10-27 0
当地时间10月25日下午,“阔别已久”的中美两国商贸代表团,在吉隆坡举行了第五次双边贸易会谈。这头一开,就透着一股不寻常的劲儿。咱们都知道,之前中美已...
2025-10-27 0
文|小琦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尾前言2025年10月24日,杨振宁遗体告别仪式庄重举行。八宝山殡仪馆外,百米长队排起,市民自...
2025-10-27 1
前言眼下,加沙地带的战火暂时停歇,但硝烟散去后露出的不是希望,而是满目疮痍的废墟和一条用黄色混凝土块生硬划出的分界线。美国的高官突然到访,抛出一个听起...
2025-10-27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