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同学冯浩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公司开一个烦人的周会,手机在桌上嗡嗡震个不停,屏幕上同学群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地弹出来,全是震惊和不敢相信的表情包。三十六...
2025-10-26 0
文|穆晞
编辑|穆晞
“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任务,翁帆的父母曾经透露过,女儿此举是一种牺牲。”
在杨振宁尸骨未寒的时候,网上突然传出类似的消息,还说得有鼻子有眼。
不少人都被带了节奏,开始集中炮火攻击翁帆,杨振宁也没逃过去,甚至还有人冷饭热炒,用一条8年前就被辟谣的消息造谣抹黑。
但还是清醒的人更多,类似言论被举报,谣言发起者的下场更是大快人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南方都市报】【上观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2025年10月18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去世,终年103岁。
在他去世后,哀悼的新闻数不胜数,但在这之中,混入了不和谐的声音。
就在当天晚上,微博账号名为“宛宛的花园”的用户,发布了这样一条博文,不仅质疑杨振宁在妻子逝世后无缝衔接比自己小54岁的翁帆。
还阴谋论地表示,翁嫁给杨振宁是没得选,有任务在身,否则她的父母不会说出,“我女儿是为了……牺牲,很值得!”
一时间这种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毕竟人们的八卦心是与生俱来的,在涉及爱情,特别是这种双方差距悬殊的爱情,八卦之魂更是熊熊燃烧。
其实关于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质疑声包围,但谁能想到,他们在一起21年光阴都没能打破质疑。
甚至在杨振宁离世后,对于两人婚姻的讨论愈演愈烈,翁帆在杨振宁离世后能拿多少遗产,能否再嫁,都成了某些人肆意散发恶意的谈资。
翁帆与尸骨未寒的杨振宁,就这样成为了一些人抹黑攻击的对象。
但如果细扒这些言论,你会发现,其中有不少内容早就被辟谣,甚至有些还是恶意解读的产物。
很快就有网友将这些言论,尤其是“宛宛的花园”的发言举报到平台的监管账号那里,恶意造谣的人,得到了她应有的惩罚。
账号被直接封禁,后续如果翁帆女士愿意,还能对她提起诉讼,这结局,堪称大快人心!
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但关于杨振宁与翁帆之间感情的讨论,却没有结束。
一些网友在当时为了驳斥该博主的观点,深扒了杨翁两人的感情史,结果发现,这段爱情还挺动人。
杨振宁与翁帆的缘分,早在1995年的时候就结下了,不过那时二人都没有把这次相遇往爱情方面上想。
那时杨振宁的第一任妻子杜致礼还没离世,翁帆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振宁与杜致礼前往翁帆就读的汕头大学参加学术会议,翁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被安排过去接待。
翁帆在接待过程中一直彬彬有礼,十分体贴,杨振宁与杜致礼十分满意这趟行程,在会议结束后,夫妇二人还跟这个小姑娘保持着联系。
2003年的时候,杜致礼因病离世,杨振宁十分悲痛,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从丧妻的阴影中走出来。
翁帆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去信安慰杨振宁,正是这一封信,让两人的联系逐渐增加,最后相恋。
这段恋情从一开始就饱受质疑,有人说杨振宁真是老牛吃嫩草,翁帆这个年纪,叫他爷爷都够了,他竟然想跟翁帆结婚。
对翁帆的批判则要更尖锐,一些人认为翁帆就是图杨振宁的名和利。
不过两人没有理会这些传言,一直安心过自己的日子,直到某次接受杨澜采访时,两人才正式回应了关于两人感情的谣言。
这段采访中,有不少内容都被“宛宛的花园”恶意解读。
杨澜问了杨振宁一个问题:您说过年老的杨振宁会跟翁帆说,将来等我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再婚,但是那个年轻的杨振宁却不愿意这样。
就是这样一句话,被该博主恶意解读为是一种命令。
只能说他们这群人为了造谣抹黑真的是什么话都能说出来,就算没有看过完整的采访视频,这一句话也不该被解读成命令。
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理性与感性的交锋,其实抛开两人的年龄差距,这种想法放在其他的恩爱夫妻之间也没什么问题。
爱是放手,爱也是占有,这并不矛盾。
翁帆表示,第一次听到杨振宁这么说的时候,她并不开心,因为她觉得杨振宁这是在质疑自己对他的爱,可当她的年纪渐长后,她也明白了杨振宁的纠结。
用翁帆自己的话来说,这是完美的爱情主义者向现实的一种妥协。
其实从两人的相处来看,不难发现,翁帆算是一个典型的智性恋,而杨振宁可以说是智性恋的天花板,简直完美契合。
杨振宁生于1922年,那时的中国动荡不安,他在国内的求学生涯,可以说是在炮火中度过的。
在小学的时候,杨振宁就已经展现了自己的天赋,他的数学成绩十分优异,但他的父亲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其他方面的培养,而是让他全面发展,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也正是小时候的熏陶,养成了杨振宁儒雅随和的性格。
1938年的时候,杨振宁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西南联大,先学化学,后转学物理。
在物理学方面杨振宁也转过行,从应用物理转到理论物理。
作为炮火年代成长起来的学者,他跟三钱等人一样,都有一颗拳拳报国心,跟理论物理相比,应用物理的研究成果能更早应用于实际,所以不少人最初选择的都是应用物理方向。
但杨振宁为什么要转行呢?只能说术业有专攻,有传言称,杨振宁年轻时学习应用物理时,一直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在理论物理方面却如有神助。
杨振宁无法,只能改行做理论物理,但那个时候,国内的物理学发展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杨振宁等学者选择赴美留学。
本来他们是想学成之后回国,但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学生被禁止回国。后来在争取下,钱学森等人得到了回国的机会,那时杨振宁则在纠结。
他的研究方向跟钱学森、邓稼先等人不同,在那时回国几乎没有用武之地,而在美国,他能获得更好的资源深入研究。
在几番纠结和跟其他学者探讨后,杨振宁决定,先在美国继续自己的研究。
在做出这个决定后,杨振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了学术当中,1956年,他与李政道发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并在一年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这次获奖也让美国加强了对他的关注,这么优秀的人才,可不能放手,在种种压力和痛苦当中,杨振宁入籍美国。
不过就算入籍美国,杨振宁依旧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积极奔走,组建基金会,专门为赴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提供支持,带领他们进入核心领域,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后来,杨振宁选择回国,放弃美国国籍,还在清华大学建设研究所,为此他还出售了自己在美国的部分资产。
回国后,已经80多岁的杨振宁依旧坚持给学生授课。
只能说杨振宁无论从学识还是为人处世,都无可挑剔,翁帆一个智性恋会爱上他也很正常。
杨振宁已经离开了,在他的追悼会上,翁帆哭肿了双眼,那个陪她生活了21年,带着她一同进步的人离开了,翁帆怎么能不伤心。
逝者已逝,两人的婚姻关系虽然在法理上已经结束了,但这份感情,永远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上观新闻】
相关文章
接到同学冯浩去世的消息时,我正在公司开一个烦人的周会,手机在桌上嗡嗡震个不停,屏幕上同学群的消息一条接一条地弹出来,全是震惊和不敢相信的表情包。三十六...
2025-10-26 0
兄弟们,下午好!我是你们的七哥。上个月二十五天仅错两天的战绩,本月更是做到零失误,这就是实力的底气,更是对大家信任的回应。七哥不管是人品还是实力都一级...
2025-10-26 0
在婚姻关系解除过程中,离婚协议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依据,其中关于子女抚养的约定更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未来。然而,现实生活中,部分人为尽快结束婚...
2025-10-26 0
最近有部豆瓣8.9分的动物纪录片,评论区里满是“猎奇”“不忍直视”的评价,可口碑偏偏异常亮眼。这部片找了“小贱贱”瑞安・雷诺兹做旁白,赵又廷还参与了中...
2025-10-26 0
2025 年的社交平台上,马苏的一条变装视频悄然引发讨论。镜头始于浴室场景,银色水龙头正往浴缸里汩汩放水,她裹着米白色浴袍出镜,发梢还带着湿润的光泽。...
2025-10-26 0
文|穆晞编辑|穆晞“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任务,翁帆的父母曾经透露过,女儿此举是一种牺牲。”在杨振宁尸骨未寒的时候,网上突然传出类似的消...
2025-10-26 1
北京,秋风萧萧。身着素衣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先生最后一程。这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科学巨擘,一位远游归来的爱国赤子。10月24日上午9时许,诺贝尔物理...
2025-10-26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