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十大品牌 2025年10月18日 00:00 1 cc

在网红经济迭代迅猛的当下,一个底层小人物的逆袭与坠落,往往能折射出行业的残酷与机遇。郭有才,这个本名郭壮的山东菏泽青年,用几年时间走完了从修车学徒、烧烤摊主到千万粉丝顶流网红的路,却又在短短一个月内因人设崩塌跌落神坛。他的故事,既是草根逆袭的励志样本,也是网红行业 “流量双刃剑” 的真实写照。

早年浮沉:农村少年的底层挣扎与创业碰壁​

1999 年,郭有才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十岁那年,母亲因病离世,生活的重担与童年的温暖一同消失。此后,他跟随三姨一家迁居城市,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比同龄孩子更早懂得 “生存” 二字的重量。十三岁时,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主动辍学,背着简单的行李踏入社会,成为底层打工人中的一员。​

第一份工作是在修车铺当学徒,每天面对的是满手油污和冰冷的机械零件。冬天里,刺骨的寒风从铺子门缝灌进来,他的双手冻得开裂,却还要拿着扳手拧螺丝;夏天则在闷热的车间里挥汗如雨,身上的工装永远沾着洗不掉的油渍。这份工作辛苦且薪水微薄,他却咬牙干了两年,只为攒下一点能让自己立足的积蓄。​

后来,他换了份相对轻松的工作 —— 在洗浴中心当前台。每天负责登记客人信息、安排储物柜,工作内容单调却稳定。他省吃俭用,把大部分工资存起来,心里藏着一个 “自己当老板” 的念头。二十岁出头时,他拿着几年攒下的积蓄,第一次尝试创业:开一家小饭馆。选址在一个老旧小区门口,本以为能靠居民区的人流量维持生意,却没料到周边已有三家老牌餐馆,竞争激烈;更糟的是,他缺乏进货经验,一次购入的蔬菜因储存不当变质,直接损失了几千块。不到三个月,饭馆就因亏损严重关门,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不甘心的郭有才没有放弃,第二次创业依旧瞄准餐饮行业,这次他选择了成本更低的流动摊贩 —— 推着小车沿街售卖小吃。每天清晨五点,他就起床准备食材,然后推着沉重的小车走街串巷,从城东到城西,嗓子喊得沙哑,只为卖出几份十几块钱的小吃。夏天烈日暴晒,冬天寒风刺骨,几个月下来,不仅没赚到钱,还累得落下了腰疼的毛病。这段摸爬滚打的日子,让他深刻体会到底层生活的艰辛,也为他后来的 “草根人设” 埋下了现实伏笔。​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烧烤摊与短视频:女友助力下的流量起步​

2018 年,郭有才把目光投向了烧烤行业,在菏泽南站附近支起了一个小摊位。彼时的菏泽南站已停运多年,站台锈迹斑斑,铁轨上长满杂草,周边人烟稀少,只有零星的居民路过。他的烧烤摊就摆在站台旁边的空地上,一张折叠桌、一个铁皮烤炉、几串提前穿好的肉串,就是全部家当。白天,他顶着太阳准备食材;晚上,借着站台昏暗的路灯烤串,烟雾缭绕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

就在这时,女友苏畅的出现,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苏畅家境不错,却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跟着郭有才一起折腾烧烤摊。她不仅帮忙穿串、收钱,还敏锐地察觉到短视频平台的潜力,怂恿郭有才尝试拍视频:“现在大家都爱刷短视频,咱们把摆摊的日常拍下来,说不定能吸引点人来吃串。”​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2019 年,两人开始尝试运营短视频账号。起初走 “街头小哥” 风格,拍一些烤串制作过程、街头唱歌的片段,画面粗糙,内容单一,粉丝勉强突破一千,几乎没有水花。眼看这条路行不通,他们又转型拍摄 “相亲搞笑短剧”—— 郭有才扮演憨厚的农村小伙,苏畅客串相亲对象,剧情简单却接地气。为了拍好一条几十秒的视频,他们常常要反复拍摄好几小时:台词说错了重拍,表情不到位重拍,甚至因为光线不足,要等到第二天光线好时再补拍。虽然辛苦,但账号终于有了起色,粉丝慢慢涨到几万,偶尔还有网友留言 “想去尝尝你的烤串”。​

随后,他们加入直播带货和 PK 环节,在直播里推销自家烤串优惠券、当地土特产,一场直播下来能赚几百块,足够覆盖当天的食材成本。郭有才在镜头前话不多,却凭着憨厚的长相和实在的性格圈了一波粉,“菏泽烧烤哥” 的名号在当地小范围传开。​

“树先生” 爆红:废弃站台走出的千万粉丝网红​

真正让郭有才实现阶层跨越的,是 2023 年底打造的 “树先生” 人设。他翻出父亲年轻时穿的旧衣服 —— 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袖口磨破了边,领口有些变形,穿在身上却有种莫名的年代感。他选择菏泽南站废弃站台作为固定直播地点,背景里锈迹斑斑的铁轨、斑驳的站台墙壁、随风飘动的杂草,都成了天然的 “氛围感道具”。​

每天晚上七点,郭有才准时坐在站台的小马扎上,怀里抱着一把旧吉他,开始直播唱歌。他的声音沙哑,带着未经专业训练的粗糙感,却偏偏能唱出底层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他唱《流浪歌》《打工行》这类充满生活气息的歌曲,偶尔还会跟观众聊聊摆摊的辛苦、对未来的迷茫,平实的话语总能戳中人心。起初,直播间在线人数只有几百人,但他从未间断,哪怕只有几个人观看,也会认真唱完每一首歌。​

2024 年 5 月 9 日晚上,这场坚持终于迎来了爆发。当晚,郭有才翻唱了一首《诺言》,当他唱到 “诺言已变成谎言,再也回不到从前” 时,沙哑的嗓音里满是沧桑,眼神望向漆黑的夜空,仿佛在诉说自己多年的挣扎。这段视频被网友剪辑后发布到网上,一夜之间播放量突破亿次,# 菏泽树先生翻唱诺言 #的话题冲上热搜。​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次日,郭有才的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三十万,粉丝从十九万飙升至百万;短短三天,抖音粉丝突破千万,私信里挤满了商务合作邀约、媒体采访请求。全国粉丝纷纷涌向菏泽南站打卡,原本冷清的废弃站台变得人山人海,有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排队等着和郭有才合影,周边小贩也闻风而来,卖水、卖烤肠、卖周边纪念品,形成了一条临时 “网红产业链”。郭有才的烧烤摊更是天天卖断货,苏畅不得不喊来家人帮忙:她妈妈骑着电动车,后座绑着几箱羊肉串;弟弟开车送啤酒,忙得脚不沾地。​

流量带来的收益远超想象:单场直播打赏轻松过百万,有人估算他巅峰时期月收入上千万;多家 MCN 机构抛出橄榄枝,最高签约费开到五千万;他背后的运营公司也从本地小作坊式的生活服务商,升级为拥有专业剪辑、策划、商务团队的正规公司。菏泽文旅部门也迅速行动,对菏泽南站进行整修 —— 墙面刷成米黄色,铁轨旁种上月季和冬青,还特意聘请郭有才担任 “菏泽旅游推广大使”。一时间,整个菏泽因他而热闹起来,酒店订单暴涨,景区游客量翻倍,当地经济被明显拉动。​

人设崩塌:谣言、质疑与版权危机的连环击​

网红顶流的光环尚未焐热,争议就接踵而至。2024 年 5 月 18 日,网上突然传出 “北京大学破格录取郭有才” 的消息,帖子称 “北大招生老师于一凡主动联系郭有才,邀请其就读艺术类专业”,还附带了一张模糊的聊天记录截图。这则消息迅速发酵,不少网友感叹 “草根也能逆袭名校”,却也有理性声音质疑 “初中辍学怎么可能被北大破格录取”。​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当天下午,北京大学官方迅速辟谣,发布声明称 “经核查,我校无名为‘于一凡’的招生老师,也从未联系过郭有才,相关消息均为不实谣言”。谣言虽被戳破,但质疑的种子已经埋下:“一个初中没毕业的辍学青年,靠翻唱歌曲成为顶流网红,会不会误导年轻人认为‘读书无用’?”​

紧接着,网红法官李雨蝉公开批评郭有才,她翻出一段郭有才此前的直播片段 —— 在一次与粉丝互动时,他开玩笑说 “我不上班,你养我啊”,李雨蝉认为这句话 “传递不劳而获的价值观,对年轻观众产生不良引导”。更致命的是,她还曝光了工商信息:郭有才名下有一家注册资金三百万的公司,成立于 2023 年,经营范围包括文化传播、直播带货等。“一边卖‘底层打工人’人设,一边开着三百万的公司,这不是欺骗粉丝吗?” 网友哗然,“苦情草根” 的人设开始出现裂痕。​

雪上加霜的是版权问题。郭有才爆红的《诺言》翻唱视频,并未获得原版权方授权,平台收到大量投诉后,不得不下架相关视频;此外,他直播中常唱的多首歌曲,也存在未经授权翻唱的问题。业内人士进一步质疑他 “假唱”,拿出直播片段与录播音频对比:直播时他唱到高音部分明显走调,录播版本却音准完美,两者差异明显,假唱证据确凿。​

5 月下旬,一段郭有才与大伯的通话录音被曝光。录音里,大伯的声音尖利,带着愤怒:“你现在火了,赚大钱了,就不管你爸了?天天拍视频蹭流量,你爸生病你都不回去看看!” 这段录音让网友对郭有才的 “孝顺” 人设产生怀疑,批评声越来越多。​

更让粉丝无法接受的是,有网友考古出 2022 年郭有才与苏畅的社交账号旧照:照片里,郭有才穿着名牌西装,臂搭在黑色奔驰 SUV 的车窗上,苏畅背着 LV 包,两人站在高档商场门口合影,与后来 “穿旧衣服、摆烧烤摊” 的形象判若两人。“人设全崩了!原来之前的苦都是装的!” 大量粉丝脱粉,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十万暴跌至几千人,弹幕里满是 “骗子”“取关”“再也不会支持你” 的冷嘲热讽。​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停播与转型:从顶流到文旅主播的艰难转身​

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舆论,郭有才在 5 月 22 日发布视频,宣布 “停播三天,去学习提升自己,反思不足”。但仅隔一天,他就重启直播,或许是迫于运营压力,或许是不想放弃流量 —— 只是这次,直播打赏功能被关闭,在线人数勉强维持在十万出头,与巅峰时期相去甚远。​

线下的热闹也迅速冷却。菏泽南站的烧烤摊变得冷清,之前跟风而来的小贩纷纷撤摊;当地政府发布公告,称 “高考季期间,为保障考生休息,禁止在菏泽南站及周边开展文娱活动”,这一规定变相为郭有才的直播按下了 “暂停键”。​

停播期间,郭有才开始尝试转型。5 月 23 日,他推出首支原创单曲《人生如戏》,歌词里写道 “起起落落才是生活,浮浮沉沉都是过客”,试图用音乐表达对名利得失的感慨。这首歌在平台获得百万播放量,虽远不及《诺言》的热度,却总算迈出了 “摆脱翻唱依赖” 的第一步。​

此后,他将重心转向 “文旅主播”,利用之前积累的人气开展全国巡演,推广各地文化与美食。2024 年 6 月,他首站来到浙江新昌,背着双肩包走在明代古桥上,手指拂过桥栏上的青苔,向观众介绍古桥的历史;2025 年 3 月,他在宁波溪口爬台阶,汗流浃背地站在瀑布旁,讲述当地的山水传说;5 月,他在山东青州不夜城,手里拿着糖葫芦,穿梭在灯火辉煌的街道上,推荐当地的特色小吃;7 月,他走进潍坊寿光蔬菜园,蹲在田埂上,手里拿着新鲜采摘的黄瓜,跟观众聊大棚种植的温度控制技术;9 月,他回到菏泽牡丹园,摘下一朵粉色牡丹,凑近鼻尖闻花香,向网友介绍牡丹的品种与文化寓意。​

截至 2025 年 9 月,郭有才的文旅巡演已走过四十余站,9 月 15 日在江阴飞马水城的演出中,台下仍有不少观众为他欢呼。期间,他还将部分收入投入公益,累计捐赠六百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覆盖一百多名孩子的学费与生活费。他在公益活动现场说:“我也是从底层走过来的,知道读书对穷孩子的重要性,希望能帮他们多走一段路。”​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热度下滑:网红经济的残酷现实与持续挑战​

2025 年下半年,郭有才的热度明显下滑。巅峰时期直播间上千万人在线,如今黄金时段直播在线人数也难以突破十万,粉丝互动量大幅减少,商务合作邀约寥寥无几。​

热度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容层面,他的直播形式过于单一,90% 的时间仍在翻唱老歌,从《大约在冬季》到《同桌的你》,翻来覆去都是同一批歌曲,观众审美疲劳严重,评论区常出现 “又是这首歌,没新意” 的吐槽;原创作品仅有《人生如戏》等两首,难以支撑长期内容输出。设备问题也频繁拖后腿:一次直播中,麦克风突然失灵,声音中断长达十多分钟,尽管团队紧急修复,仍有一半观众选择离开,观众信任度持续下降。​

MCN 机构的运营也未能带来突破。签约后,公司为了追求短期流量,仍让他延续 “草根” 路线,内容缺乏创新,与其他新兴草根网红同质化严重;加上网红行业竞争激烈,新的流量宠儿不断出现,郭有才的关注度被进一步分流。如今,他只能零星直播,一周开播一两次,在线人数维持在几千人,影响力仅剩巅峰时期的零头。​

菏泽南站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整修后的站台偶尔有游客打卡,却再也没有当初人山人海的盛况;周边的临时摊贩早已撤去,只有郭有才当初的烧烤摊旧址,还能隐约看到烤炉留下的痕迹。​

网红郭有才,泡沫散去之后,曾经飘的有多高,如今摔得就有多惨

郭有才的现状,正是网红经济的真实写照:流量能在一夜之间将人推上巅峰,也能在瞬间将人打入谷底。底层逆袭的故事虽动人,却难以承受 “放大镜” 下的审视;转型文旅与公益的尝试虽值得肯定,却仍需面对内容创新、持续输出的长期挑战。​

你如何看待郭有才的起落?对于网红行业的 “人设” 与 “真实”,你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墨渡熊心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