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大品牌文章正文

中方同意接触,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强硬:不会先降低对华关税

十大品牌 2025年05月08日 14:31 2 admin

中美贸易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焦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7日报道,中美两国高层官员将在本周于瑞士举行一场面对面会谈。这次接触意义重大,是自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以来,两国之间首次进行高层直接对话。无论最终能否达成具体成果,消息一出,已令全球市场松了一口气。


中方同意接触,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强硬:不会先降低对华关税


公开信息来看,此次会谈是应美国方面请求进行,中国商务部与外交部在5月7日通报称,中方在全面权衡全球企业与消费者呼声、中方自身利益以及美方频繁释放意愿的情况下,决定接受对话请求。但中方的原则立场没有变,对美国滥施关税的反对态度也没有变——这场会谈不是妥协,而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解决当前困局做出的合理安排。


从背景来看,这场中美接触实属不易,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几乎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了平均145%的高额关税。中方则作出对等反制,对美国商品征收125%的报复性关税。这种全面对抗让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企业成本上升,消费者负担加重。CNN指出,随着最后一批免关税的中国货船抵达美国港口,美国消费者即将面对价格飞涨和部分商品短缺的双重打击。


不仅如此,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也让中美企业陷入两难,要么支付翻倍的税费,要么退出美国市场,美国企业早前疯狂囤货以规避风险,但这只能短期缓冲。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GDP已经出现0.3%的收缩,是三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这种经济信号已经敲响了警钟。


中方同意接触,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强硬:不会先降低对华关税


在此背景下,美方通过非正式渠道多次向中方传递谈判意愿,最终促成瑞士会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指出,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中方立场未变——反对关税滥用,但对话大门始终敞开。这种“以斗争求团结”的姿态,既展现了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也传递出为全球经济负责的担当。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在表述中刻意避免使用“谈判”一词,代之以“接触”“会谈”,凸显对美方态度的保留。中美经贸牵头人何立峰将在访瑞期间,“抽空”会见美财长贝森特,行程安排上亦强调平等性——既无具体时间表,也未如美方此前期望的“前往华盛顿”,而是选择第三方国家瑞士。这种外交细节传递出明确信号:中方不会在压力下妥协,任何对话都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


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出发前接受采访时也坦言,他对会谈成果持悲观看法,认为不太可能达成协议。但他也指出,此次接触的重要意义在于缓和局势,防止矛盾进一步升级。他表示:“这可能只是第一步,我们无法指望一次会谈解决所有问题,但能够降低紧张,是件值得做的事。”


中方同意接触,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强硬:不会先降低对华关税


事实上,贝森特的看法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的表态就很好说明了这一点。当地时间5月7日,特朗普声称,“他不愿先降低对华关税。”按照特朗普的说法,美国不会为了重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而下调对华实施的145%高关税。这种强硬态度,无疑为中美高层接触蒙上了一层阴影。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谈判难度,强硬派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等人仍主张对华施压,而贝森特作为“务实派”试图通过接触争取喘息空间。这种分裂导致美方政策摇摆不定:一边释放调整关税信号,另一边又继续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企投资。中方对此心知肚明,商务部直言“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美方拿出诚意而非空谈。


总的来看,这次中美接触虽然前景不明,但对于企业、市场和普通消费者而言,是一种积极信号,各方更关注的是能否打开沟通大门,而不是立刻签署协议。全球经济的稳定,需要中美两个大国相向而行。中方的坚定立场与合理诉求,为今后的谈判奠定了基础,而美方是否能拿出真正的诚意,也将决定局势的下一步走向。


中方同意接触,不到24小时,特朗普态度强硬:不会先降低对华关税


会谈即将开始,全球都在观望,虽然结果难以预测,但能走到谈判桌前,已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未来是否能从“接触”走向“妥协”,关键还看美方是否愿意在对话中,真正做到尊重、务实、合作,全球市场已经发出信号:中美紧张的贸易局势缓和,是所有人都乐见的结局。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