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排行榜 2025年11月25日 00:45 1 admin

在2025年迪拜航展上,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UAC)首次公开展示了苏-75“将军”(Checkmate)战斗机的无人衍生型号的概念模型,而这引发了外界对俄罗斯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发展水平的广泛关注。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2025年迪拜航展上展出的无人版苏-75概念模型】

从外观设计来看,无人版苏-75基本就是有人版苏75去掉了座舱,所以机身头部线条更为简洁流畅,同时取消了飞行员操控、弹射和生命保障系统,也为传感器系统集成提供了更大空间。

根据俄方厂家在航展上公布的模型细节,该机保留了原型机的翼身融合布局,但机翼后缘进行了扩大设计,襟副翼延伸至机身尾部两侧,这一调整不仅提升了低速机动性与续航能力,还优化了机翼与机身的气动耦合效率。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图:有人版苏75

而机翼根部在机头端的延伸设计,则进一步降低了雷达反射截面,强化了隐身性能。

进气道设计是无人版苏-75的另一大技术亮点,其采用了无隔道超音速进气道(DSI)技术,相较于苏-75原型机采用的进气道中间分隔结构,新版设计去除了内部隔板,底部更为平坦,这种改进既减轻了结构重量,又通过气流梳理优化了发动机进气效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雷达信号特征。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有人版苏-75的进气道中间有一条竖直的隔板】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图:无人版苏75

在性能指标方面,根据官方数据可知,无人版苏-75的最大起飞重量约 26吨,显著高于更早公开的20吨S-70“猎人-B”无人作战飞机,具备更强的载荷能力。

载弹能力上,该机可携带7.4吨的空对空、空对地弹药,除机翼下的可拆卸挂点外,机身内部还设有3个弹舱,可以适配包括R-77M 空对空导弹、KH-59MK2 巡航导弹等俄制主流精确制导武器。

尺寸规格上,无人版苏-75长度约17.4米,翼展约11.9米,整体规格介于轻型与中型战斗机之间,其作战半径预计可达1500公里以上,能满足区域制空、纵深打击等任务需求。

传感器配置是无人版苏-75实现作战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其区别于传统无人侦察机的关键。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无人版苏-75配置的EOTS系统】

该型无人机机身下方集成了一套类似美军F-35、中国歼-20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可实现对空中目标的红外跟踪、对地面目标的精确测距与打击引导,具备昼夜全天候作战能力。

机身腹部前端设有另一套固定的前视光电/红外传感器,机头顶部则配备一个方形传感器孔径,三者共同构成了分布式孔径系统(DAS)的基础框架,理论上可为无人机提供360度无死角态势感知,及时发现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目标。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图:机头的方形光学传感器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无人版苏-75前视光电/红外传感器】

此外,俄方宣称该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在 敌方防空系统覆盖区域与“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中有效工作。

从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的角度分析,俄罗斯在无人系统自主决策算法领域相对薄弱的技术积累,拖累了其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尽管S-70猎人-B”无人作战飞机已与苏-57进行过多次协同飞行测试,但公开信息显示,此类测试仍以苏-57飞行员下达具体指令、S-70执行预设任务为主,未体现出如自主调整飞行航线规避突发威胁、自主分配打击目标等自主决策能力。

俄罗斯不甘示弱,新款“幽灵战机”亮相迪拜,绝不能被中美甩开

【S-70猎人-B”无人作战飞机】

因此,苏75的协同作战模式,大概率与S-70类似,处于最初级的被动集中式协同作战阶段。

在这一模式下,无人机作为有人机的附属平台,依赖飞行员通过座舱接口进行实时遥控指挥,缺乏自主决策与任务执行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推出的制空无人战机,已实现了深度的自主作战能力。这种无人机不再仅仅是执行单元,而是具备局部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节点。能够根据预设任务与实时战场态势,自主完成战术机动、资源分配甚至协同打击任务。

综上所述,俄罗斯虽然在迪拜航展上展示了无人版苏-75的概念模型,彰显了其在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方向上的意图,但其实际能力仍让人怀疑,目前有人版的苏75还没有首飞,无人版的更是还停留在概念阶段,与中美两国的相关项目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