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她奉命潜入敌营,却爱上了目标人物。身份暴露那夜,她将生死状推到丈夫面前:“我是共产党,要杀要离,你选。”这个开场,听起来是否像某部谍战剧的...
2025-11-20 0
导读:今日十月初一,老人说最怕“初一一日晴”,十月初一天晴啥预兆?看看农谚咋说。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时间过得真快,今日11月20日,我们正式进入农历十月。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而每季有三个月,依次为孟、仲、季。农历十月是冬季的第一个月,故而得名“孟冬”,此时北方秋粮已经收割完毕,冬小麦的播种也陆续结束,而南方水稻已经开始收割,油菜等越冬作物也将随之播种,大体的农事活动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明显没有之前繁忙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农历十月虽说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并不代表天气就会非常寒冷,反而天气还会有短期的回暖现象,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十月小阳春”。
十月初一在民俗文化中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被称为“寒衣节”。这是主要流传于北方地区的祭祖节日,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我国的三大“鬼节”,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通过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尊重。
寒衣节的起源最初与古代“授衣”的习俗有关,每当进入农历九月天气转凉,人们就会开始添置御寒的衣物,并且让家人进行试穿,故称“授衣”。但逐渐人们发现,十月才是冬季的开始,而九月作为季秋,此时授衣还是过早,于是到了宋朝时期这一习俗移至十月初一。
除此之外,农历十月初一还是古代的腊祭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天子便会率三公九卿举行迎冬礼,并奖赏为国捐躯的人,还会抚恤其家属,为其“送寒衣”。上行下效,民间也会在这个日子,将纸做的衣服、鞋帽等物品,焚烧给祖先,意在让逝者在另一个世界温暖过冬,这种做法虽说没有科学依据,但正是孝道的表达方式。
此外,农历十月初一还是今年第十一个“朔日”。 朔日,又称“朔月”,是农历月份的起始日,即每月的第一天。朔日当天,月球会运行至和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等的位置,正好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由于月球的背光面朝向地球,因此这天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月亮。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椭圆形的,且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也是椭圆形的,因此朔日的长度并不固定,平均约为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日过后,从地球的视角来看,月亮的形状也开始不断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满月(望日)、下弦月等月相,重新回到朔日,这正好就是一个农历月的时间,大月30天,小月29天。
从月份的角度来看,农历十月已经属于冬季的开始,对于农民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此时的天气情况,毕竟天气的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非常大,只有风调雨顺,农作物才能更好生长,粮食也才能丰收。但在古代并没有天气预报,古人就在 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总结出了很多观察天气的经验,就以此经验来推测之后的天气走向,以便更好的进行农耕事宜,关于十月初一就有一句老话说:最怕“初一一日晴”,十月初一天晴有啥预兆?我们来看看农谚咋说的,建议早了解。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是一天的晴天,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冬天的降雪、降雨天气会比较少,很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
冬季农作物虽说农作物会进入“休眠期”,但对水分的需求仍在。进入冬季,土壤本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为农作物根系提供稳定的环境。然而,少雨少雪的干旱天气会导致土壤水分迅速蒸发,变得干燥紧实,甚至出现裂缝。农作物根系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正常伸展和扎根,无法从土壤中汲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那么农作物整体的生长就会变得迟缓,植株瘦弱,抗寒能力也会大幅下降,尤其是遇到降温天气很容易遭受冻害,导致大量枯萎。
除此之外,冬季本身就是一个干燥的季节,如果降雨降雪减少,那么就会加重人们的“冬燥”感觉,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裂、脸部起皮等不适,此时就要注意及时补充身体水分,以此缓解不适。而补充水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喝温开水,每日最好保证2000毫升以上的饮水量,并遵循“少量多次”的喝水原则,但要避免夜晚睡觉前喝太多水,以防影响夜晚的睡眠质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是晴空万里的天气,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到了腊月的时候天气并不会太过寒冷,甚至穿着单件棉衣就能抵御寒冷。当然,腊月毕竟是冬季最冷的月份,“穿单衣”显然也不现实,因此这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只为突出“暖冬”的天气特点。
《农桑辑要》有云:“冬暖苗苏,寒至则殆。”冬季寒冷的天气,可以促使农作物进入休眠状态,这是农作物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休眠期间,农作物的生长活动就会减缓,能量消耗随之降低,能够更好地抵御寒冷和干旱等不利环境。然而,冬天温暖的天气,则会使农作物误以为春季已经到来,提前进入“假休眠”的状态,从而开始萌动生长,提前消耗大量的养分,到了来年春季返青的时候,就会出现生长乏力、抗逆性低等情况,从而影响最终产量。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出现了降雪,或者降雨天气,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降雪天气就会比较多,这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很多的好处,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
冬季气温较低,尤其是夜间,没有阳光的照射,散热就会加快,这样寒冷的空气很容易对农作物造成冻害。而厚厚的积雪就像一层天然的棉被,覆盖在农作物和土壤表面,能够有效地阻挡外界冷空气的侵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保持土壤温度相对稳定。这样农作物就能安全越冬,为来年的生长和发育奠定根基。
除此之外,雪在融化的过程中,会缓慢而持续地渗入土壤,为土壤补充水分,从而改善土壤的墒情。冬季农作物虽然生长缓慢,但仍需要一定的水分来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而且,冬季降水以雪的形式存在,相较于雨水,雪融化速度慢,能够更长时间地保持土壤湿润,为来年春季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的天气比较寒冷,那么根据古人的经验,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非常寒冷,虽然这种天气中,人们出行需要穿着厚重的衣服,但寒冷的冬天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有着一定的好处。
冬季寒冷的天气,会导致许多害虫和病菌难以在低温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害虫的虫卵、幼虫以及病菌的孢子等,在低温的侵袭下,会被大量冻死或抑制其活性,从而大大减少了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基数。并且,冬季寒冷时,土壤中的水分就会结冰,而冰的膨胀和收缩作用能够疏松土壤,打破土壤的板结状态,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让农作物可以更好的扎根生长。
总结,老人说最怕“初一一日晴”,这是因为根据古人的经验来看,如果十月初一是晴天,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天会比较暖和,降雪、降雨天气也会减少,很容易导致干旱的发生,这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对人们的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反,如果十月初一下起了雨雪,或者出现了降温的寒冷天气,那么这预示着冬天降雪比较多,天气也会比较寒冷,故而十月初一就有了“最怕一日晴”的说法。
今日十月初一,我这里出现了降温天气,您那里天气如何呢?欢迎留言。
相关文章
1938年,她奉命潜入敌营,却爱上了目标人物。身份暴露那夜,她将生死状推到丈夫面前:“我是共产党,要杀要离,你选。”这个开场,听起来是否像某部谍战剧的...
2025-11-20 0
在危机中,人们常常被冲突的情绪左右,焦虑、愤怒、无助像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席卷而来;但真正的领导者却能在那片汹涌中保持冷静,找到出路。 这种能力不单是...
2025-11-20 0
暮色渐浓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突然静下来,思考自己这一生到底亏欠了什么、又遗憾了什么。年轻时奔波忙碌,从来没时间留下自己的声音,眼看儿女独立,自己的名字...
2025-11-20 1
导读:今日十月初一,老人说最怕“初一一日晴”,十月初一天晴啥预兆?看看农谚咋说。“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时间过得真快,今日11月20日,我...
2025-11-20 1
日前,岛内政治局势上,蓝营内部,郑丽文通过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的口吻,表达“一国两区”的两岸关系新见解。对此,岛内形成两股对立的舆论。一方面来自民进党,...
2025-11-20 1
今天给各位分享雀神麻将小程序有挂吗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微信雀神麻将开挂教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微信雀神...
2025-11-20 1
穿得好不好,其实决定了一个女人一整天的心情和自信程度。你有没有发现,身边那些会打扮的女性总是看起来更有气质,笑容也更灿烂?而不会打扮的女人,常常会因为...
2025-11-20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