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126亿市场动摇之后:美国大豆CEO坦言,替代中国市场“不可能”

排行榜 2025年11月16日 18:43 1 cc

面对关税战的冲击,这些美国农场主们带着中文名片和宣传资料,在进博会上卖力带货,背后是他们无法承受失去中国市场的现实。


“美国大豆行业倍感振奋,中美两国领导人釜山会晤达成了重要共识,这将推动包括大豆在内,多项货物贸易重回正轨。”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对记者说。


126亿市场动摇之后:美国大豆CEO坦言,替代中国市场“不可能”

他的行程满满当当——开馆剪彩、客商对接、媒体专访。


在他身后,是一群带着中文名片、中文宣传资料的美国豆农,卖力地向中国客户推销大豆产品。这些来自美国中西部州的农场主,许多都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却在贸易战下成为“受伤”最深的人。


一、 不可或缺的市场,无可替代


中国是美国大豆无法替代的市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吉姆·萨特直言不讳:“中国是美国大豆出口最难以替代的市场。我们珍视并感谢中国市场带来的机遇,也相信这种关系值得我们继续投入。”


数字为证: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超过2200万吨大豆,价值约126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额一半以上。


这一贸易数据不仅关乎美国农业经济,也影响着美国无数农场主的生计。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自1982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已深耕43年。如今协会在中国拥有近20人的常驻团队,长期与行业伙伴在可持续生产、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


二、关税战的冲击,改变了贸易节奏


126亿市场动摇之后:美国大豆CEO坦言,替代中国市场“不可能”

特朗普2.0时代的贸易冲突给中美大豆贸易蒙上了阴影。知名学者高志凯坦言:“不是我们中国不想买,不是美国没有这个大豆,而是美国发动了反华的关税战。”


关税战改变了贸易节奏。随着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威胁,中国开始转向巴西等南美市场。这一转向令美国豆农措手不及。


“我们在今年春天播种下这些大豆时,未曾料到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会将美国大豆置于如此不利的出口地位。”苏健表示,出口前景不明导致价格下跌,大豆价格处于五年来的历史低位。


三、农场的真实困境,成本高涨


美国中西部州的农场主们虽然许多是特朗普的忠实拥趸,但在贸易战下,货出不去、价格不断下跌,他们成了“受伤”最深的人。


艾奥瓦州立大学农业经济专家帕森斯算了一笔账:2025年美国大豆种植成本比2019年涨了近50%。其中,化肥价格涨幅达120%;农机燃油费涨幅约为80%;就连除草剂都因为原材料涨价贵了一倍。


当前美国农民每卖一蒲式耳大豆,就要亏损3美元。如果种植约80公顷面积的大豆,一年能亏损十几万美元。


苏健描述道:“有些农民甚至囤积了一两年的库存。”


四、 进博会上的美国声音,十分重视中国市场


尽管面临关税战的不确定性,美国企业在本届进博会上第七次蝉联最大展览面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等13个美国农业商品协会联合参展,涵盖大豆、玉米、乳制品、肉类等领域。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队,参观者争相品尝用美国高油酸大豆油烹制的各种美食,贸易买家则络绎不绝地进行商业洽谈。


“进博会给了我们机会当面告诉中国合作伙伴:我们还在这里,依然重视中国市场。”萨特强调,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建立信任。


五、多元化的尝试与局限


面对中国市场的不确定性,美国豆农也在尝试使出口市场多元化。苏健承认,美国大豆已出口至80多个国家,但对全球非中国市场的出口完全无法与中国市场的体量相提并论。


其他大豆出口国则趁机抢占美国的市场份额。比如7月巴西出台政策建立专属大豆供应链,鼓励农民通过定制品种和流程增加对华出口份额。9月,阿根廷宣布大豆、豆粕等农产品出口税归零。


这些竞争压力使得美国大豆行业更加意识到,任何市场都难以替代中国的重要性。


六、农业作为中美桥梁


126亿市场动摇之后:美国大豆CEO坦言,替代中国市场“不可能”

在中美关系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农业继续发挥着桥梁作用。苏健表示:“农业一直是连接两个国家的桥梁。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要做的是继续让这座桥更坚固,而不是让它坍塌。”


就在本届进博会期间,十四家主要农产品协会组成的“美国农产品贸易高级访华团”到访上海,参加了“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


中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长陈超在论坛上强调:“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互补优势和市场潜力,双方合作互利共赢,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七、未来的展望


随着近期中美就经贸问题开展建设性磋商和会谈,中国正在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这对美国大豆行业来说是一缕曙光。


苏健表示,随着利好消息的传来,大豆价格已经稍微回升,但总体仍处于五年来的历史低位。他对未来美中两国合作前景感到乐观,期盼中美农业合作重回正轨。


对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未来份额,苏健坦言可能不会迅速恢复到巅峰时期占比超50%的水平,而是可能维持在30%-40% 的市场份额。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市场重要且优先的供应商,当中国合作伙伴需要大豆时,第一个电话能打给美国。”苏健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在进博会上,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例子,警示美国关税政策正重蹈保护主义覆辙。


而全球贸易的格局,已经在悄悄重构。今年4月,美国宣布提升关税,全球193个国家无一追随。


贸易不再围着美国转。多极化,已是事实。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