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排行榜 2025年11月05日 21:41 1 cc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你20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可能是在课堂上一边跟老师的节奏较劲,一边手忙脚乱记笔记,下课还得花时间补全遗漏的内容;也可能是在纠结下个月的生活费怎么分配,偶尔幻想一下未来的职业方向。

但有两位20岁的年轻人,已经用一款AI笔记工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半年时间用户从100万涨到500万,年入百万美元,连高盛、德勤这样的大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客户。他们打造的产品,全是从学生最真实的痛点里长出来的。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AI笔记工具到底“香”在哪?

这个工具TurboAI的前身叫Turbolearn,最早的想法来自Sarthak的亲身困扰,上课的时候,想认真听老师讲课就没法好好记笔记,低头写笔记又会错过老师讲的重点,这种“两难”几乎是每个学生都遇到过的问题。

于是他琢磨:能不能让AI来帮忙记笔记?就这样,Turbolearn诞生了,最初的功能很直接:上传课堂录音,AI就能自动生成笔记、闪卡和测验题,帮着快速巩固当天学的内容。后来产品升级成TurboAI,功能也更全面了。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不光能处理课堂录音,课件、PDF文件甚至YouTube视频都能导入,一键就能生成需要的学习内容。这一点有点像Google的NotebookLM,但TurboAI做得更细致,它能把音频和文字资料结合起来分析。

最实用的还是针对复习的功能:自动生成闪卡和测验。闪卡是美式课堂里的常用工具,一面问题一面答案,记知识点很高效,以前得自己整理提炼,现在AI会根据资料自动生成大概30张。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测验功能更灵活,单选、多选、填空、简答都能选,还能跟踪你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学生上传30页讲义,用它刷了75道题,花了整整两个小时,这说明它是真的能帮上学习的忙。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500万用户不是“天上掉的”

TurboA没有花大价钱做广告,而是从校园里的小活动开始:谁愿意注册并提供使用反馈,就送100块饼干。这种“小恩小惠”加“收集真实需求”的方式,让产品在校园里慢慢传开,从两位创始人的母校,一直火到了哈佛、MIT这样的名校。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后来用户多了,口碑效应也起来了,加上他们本身就很懂怎么让产品“出圈”,比如在社交媒体上做内容,团队里有7位全职内容创作者,每月能贡献上亿次曝光,让不少学生一想到AI笔记,首先就想到TurboAI。

不过,用户多了,评价也会有好有坏。好的方面,Reddit上有不少学生夸它,比如测验和播客功能最受欢迎,有人说用测验功能练习公式很轻松,尤其是数学和科学科目,掌握度跟踪特别实用。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护理专业的学生觉得测验题目很细致,不是简单问“什么是X”,而是给病人案例来考核;播客功能则打破了学习场景限制,有人在公交车上听着复习,居然记住了重点,原本以为是噱头,结果越用越上头,还有人用它备考SAT,阅读部分提升了50分。

当然,批评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觉得它是“GPT套壳”,换汤不换药,闪卡和测验内容会重复;价格也是个槽点,年付每月7.49美元,月付19.99美元,比同类的Otter.ai、NotionAI贵不少,对学生党来说压力不小。

还有理工科用户反映,用它复习微积分,连黎曼和这种简单的题都能错,觉得它不适合STEM科目。但好在团队没有无视这些问题,一直在改进,比如测验功能加了提示和AI解释,让用户像有“家教”陪着做题一样,体验好了很多。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从“项目”到“事业”的跨越

TurboAI的团队规模不大,只有15个人,平均年龄都很年轻,但别小看这个小团队,他们的“战斗力”可不弱。首先是创始人之间的默契,Rudy和Sarthak早在中学时代就认识,合作了很多年,配合起来特别顺畅,这种长期积累的信任,在创业过程中能少走很多弯路。

其实他们之前也做过几款火爆的应用,但只有TurboAI让他们觉得“这不是一个短期项目,而是能长期做下去的事业”。这种心态的转变,也让团队更专注于产品的长期发展。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规划公司的下一阶段了:短期目标是继续强化学习功能,解决用户反映的STEM科目适配问题;长远来看,他们想让TurboAI走出校园,变成更广义的知识管理工具,不只是学生能用,职场人也能用来整理工作资料、学习新技能。

20岁辍学创业,用AI笔记工具半年做到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Rudy和Sarthak的故事听起来很“传奇”,但仔细想想,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他们抓住了最真实的用户痛点,学生记笔记的两难,没有跟风做复杂的AI产品,而是从具体需求出发。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他们的推广方式务实,从校园口碑做起,靠内容传播获得曝光,没有浪费资源在无效营销上;最后,创始人的互补优势和长期合作的默契,让团队能在快速增长中保持稳定。

从两位20岁年轻人的经历里,我们能看到:创业不一定需要“高大上”的概念,从身边的小需求出发,用心做产品,同样能做出成绩;年龄和学历也不是限制,只要有想法、肯行动,并且能持续优化,就能在自己的领域里闯出一片天。

20岁辍开发AI笔记,半年揽获500万用户,年入百万美元引高盛青睐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