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排行榜 2025年10月14日 17:20 1 cc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近日,一枚远程导弹的消息再次加剧了乌克兰局势的紧张。事件的起因是10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前往以色列的专机上表示,如果俄罗斯不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美国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

“战斧”导弹的射程可达2000公里,这一距离意味着,若从乌克兰发射,导弹足以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在内的多个重要地区,这一潜在变化可能对当前战局产生重要影响。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上世纪90年代打海湾战争,美军一下放了52枚“战斧”导弹。它们贴着地面飞,没被伊拉克的雷达发现,还把对方的防空系统打瘫了。

从那以后,“战斧”就成了“打得准”的代表。现在的新款更厉害,能藏起来不被发现,飞的时候还能改路线,打炼油厂、军事基地,基本都能打中。

要是乌克兰真拿到这东西,就不用靠无人机小打小闹了,能直接打俄罗斯的能源要害。要知道俄罗斯40%的收入都靠卖石油,今年8月起,乌军炸它炼油厂已经让产能少了17%。

要是“战斧”用上,俄罗斯的经济支柱麻烦就更大了。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泽连斯基的“保证书”靠谱吗?

这枚导弹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关键在于这几天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频繁互动。在10月11日到12日这两天里,他俩通了两次电话,核心议题就一个:乌克兰拿到导弹后会怎么用?

泽连斯基似乎早有准备,他在10月11日接受了一段采访,第二天就播出了,内容很明确,就是给美国吃“定心丸”:“我们只会攻击军事目标,绝不会攻击平民,这与俄罗斯的行为完全不同。”这番话听起来像是一份“保证书”,但明眼人都清楚,导弹一旦发射,哪里还能完全受控?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普京对此的回应也相当直接,他在10月初就警告过:“没有美国士兵手把手地教,乌克兰根本无法操作‘战斧’。这如果成真,就等同于美国直接参战,局势会发生质的升级。”

特朗普自己心里也犯嘀咕。他上周就公开表示,必须先弄清楚乌克兰会如何使用导弹,生怕战火扩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所以,他才想出“曲线送弹”的策略:先由美国把导弹给北约,北约再转交给乌克兰。

这种操作,明摆着是想把自己撇清。但克里姆林宫早就看穿了这层把戏,10月12日直接警告说:“提供导弹就是新的侵略行为。”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特朗普的“三本账”

表面上看,特朗普是在给普京施压,逼迫他停火,但实际上,他心里藏着三本“小算盘”。

一是特朗普上任快一年了,俄乌问题仍未解决。他现在想利用“战斧”的威胁,迫使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毕竟,俄罗斯经济再抗压,也经不住“战斧”天天炸能源设施。要是炼油厂全停了,仗还怎么打?

二是美国的“战斧”导弹虽然名声在外,但从没有在大国对抗中真正经受过考验。以前打击的都是伊拉克、利比亚这些相对弱势的国家。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借着乌克兰之手,正好可以测试一下俄罗斯的防空系统,看看这款“老牌”导弹现在是否还能发挥作用,这简直是一次免费的实战测试。

三是美国仓库里堆积着4000多枚“战斧”导弹,其中不乏老旧型号。借着援助的名义把它们送出去,不仅能从盟友那里赚取费用,还能顺带清掉库存里的旧弹。这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好买卖”。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结语

现在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这三个人,做事都特别小心,跟走钢丝似的。特朗普说话模棱两可:“可能给导弹,也可能不给,普京你自己琢磨。” 他就是想使劲儿压俄罗斯,又怕真把普京惹毛了。

普京也没闲着,俄罗斯刚造出能大批生产的 “榛树” 导弹,飞得比 “战斧” 快十倍还多,还能分几个弹头打,专门对付巡航导弹。要是 “战斧” 真到了乌克兰战场,俄军说不定会先动手炸了导弹仓库。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最犯难的是泽连斯基,10 月 12 号晚上,他还说 “得借着俄罗斯的担忧推进谈判”,转头就催美国赶紧做决定。毕竟用无人机炸工厂,和用导弹炸工厂,效果差太多了,能不能扭转战局,就看这一步了。

说到底,这场 “导弹博弈”,就是拿最厉害的武器逼对方服软。可战争从来不是 “你敢给,我就敢打” 这么简单。

一旦 “战斧” 真的飞上天,谁也保证不了战火不会烧得更旺。这导弹最后会怎么样,比导弹本身还让人揪心。

这事儿像战国时秦赵对峙,秦国想拿强兵逼赵国让步,又怕赵国拼到底;赵国想自保,又盼着他国帮忙,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就像《孙子兵法》说的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动武器这事儿,从来都得慎之又慎。

“战斧”或入乌!2000公里射程直抵莫斯科,普京的红线这次要破?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