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排行榜 2025年10月06日 19:23 1 admin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文|祝小同

在不久前举行的意大利科技周活动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与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就AI热潮展开对话,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讨论。贝佐斯提出的“工业泡沫”概念,为理解当前AI投资热潮提供了全新视角。

与此同时,科技公司正斥资数千亿美元采购高端芯片、建设数据中心,最终投入总额可能突破万亿美元,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投资浪潮。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泡沫之争:工业革新与金融投机

贝佐斯提出的“工业泡沫”概念,从根本上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泡沫。他在意大利科技周活动中阐述,类似2008年银行业危机那样的金融泡沫对社会“只有坏处”,但工业泡沫即便破裂,也能留下宝贵的遗产。

这种区分对理解当前AI投资热潮具有重要意义。

以历史为鉴,贝佐斯举了两个典型案例。一是互联网泡沫时期对光纤电缆的大规模投资,这些基础设施在泡沫破灭后依然存在,并为后来的互联网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生物技术热潮中,尽管许多公司失败了,但最终诞生了诸多“能拯救生命的药物”。

这些历史经验表明,工业泡沫往往能留下持久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积累。

然而,高盛首席执行官大卫·所罗门则从华尔街的视角表达了更为审慎的观点。他同样认可AI提升生产力的巨大潜力,并预测“全球的工作业务都将被AI改变”,但作为顶级投行的掌門人,他同时警告称,当前投入AI领域的大量资本最终将 “无法实现回报” 。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市场狂热:资本盛宴与回报隐忧

当前的AI投资规模确实令人瞠目。科技公司正斥资数千亿美元采购高端芯片、建设数据中心,不仅是为了跟上ChatGPT、Gemini、Claude等聊天机器人的使用量激增步伐,更是为了应对 “经济活动从人力向机器转移” 这一更根本、更具颠覆性的趋势。

然而,这场资本盛宴背后隐藏着深层次的忧虑。贝恩咨询公司在9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到2030年,AI公司需实现合计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才能支撑满足预期需求所需的算力。

但贝恩预测,这些公司的收入将比这一目标少8000亿美元。

更为严峻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今年8月发现,95%的机构在AI项目上的投资未获得任何回报。这一结论引发投资者不安,也为AI投资热潮敲响了警钟。

高盛所罗门对市场前景表达了明确警告:“如果在未来12到24个月内我们看到股市出现回调,那我不会感到惊讶”。他认为,市场是有周期的,历史上每当某项新技术显著加速、带来大量资本涌入时,市场往往会跑在实际潜力前面。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现实挑战:技术瓶颈与市场虚火

AI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已经显现出多方面的挑战。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员工使用人工智能生成了大量 “虚假工作量” ——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看似高质量、实则缺乏实质内容,无法推动任务进展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这种“虚假工作量”的普遍存在,可能导致大型机构每年因生产力损失而耗费数百万美元,这与AI技术提高生产力的初衷背道而驰。

与此同时,AI开发商还面临技术瓶颈的挑战。多年来,OpenAI等公司一直寄望于Scaling Law——即更多算力、更多数据、更大模型,必然会推动AI能力实现更大突破。

然而在过去一年中,这些开发商发现,投入巨额成本研发更先进的AI,所获得的回报却在不断递减。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8月的发布会上也承认,“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我们仍缺少某些关键要素”。这一表态反映了AI技术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此外,来自中国的竞争加剧,让这些担忧雪上加霜。中国企业正大量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低成本AI模型,尽管美国企业总体上仍被认为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的替代方案可能在特定市场以价格优势冲击硅谷企业,使其更难收回在AI基础设施上的巨额投资。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创造性破坏:泡沫洗礼与产业重构

绝对策略研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策略师Ian Harnett警告称,AI泡沫正接近终局。他认为,当前AI股票飙升、行业内交易频密等现象已显现出典型泡沫特征,而近期科技巨头们急剧膨胀的资本支出,正是这场泡沫走向顶峰的最后一块关键拼图。

历史经验表明,这类泡沫的破裂并非因为技术梦想的虚幻,恰恰相反,它是由过度投资催生的。而这场破灭最终将通过“创造性破坏”的过程,为AI技术的真正普及铺平道路,但代价是,为这场盛宴买单的后期投资者将面临惨重损失。

Harnett进一步解释,正如学者威廉・詹韦在其著作中指出的,泡沫,尤其是其催生的过度资本开支,是新技术得以普及的核心环节。围绕新技术的狂热炒作极大地降低了资本成本,从而为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提供了海量资金。

当泡沫破灭时,这些由天价投资建成的过剩产能并不会消失。它们可以被新的参与者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这正是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描述的 “创造性破坏” 。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投资启示:长期视野与风险防范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AI投资热潮既蕴含巨大机会,也充满陷阱。贝佐斯回忆起互联网泡沫时期亚马逊的股价在“很短时间内”从113美元暴跌至6美元的情景。尽管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他认为,亚马逊的股价与公司的实际业务状况已经“脱节”,而其业务在这段时间内依然保持强劲。

这一经历促使贝佐斯强调区分“好的想法和坏的想法” 的重要性。他坦言,在当前的狂热中,投资者很难做到这一点,导致几乎所有项目都能获得融资。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真实。AI是真实的,它将改变每一个行业。”

所罗门则建议投资者保持冷静,尽管他对AI技术长期潜力保持乐观——“我睡得很好,我不会每晚都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担心”,但对短期市场波动保持警惕。

两位巨头眼中的AI:贝佐斯挺价值,所罗门预警万亿风险

从历史经验看,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崩盘中,即便是最终的赢家也未能幸免,微软股价下跌65%,苹果下跌80%,甲骨文下跌88%,亚马逊更是暴跌94%。这些公司分别花费了16年、5年、14年和7年才重返当初的高点。

正如贝佐斯所观察到的,在互联网泡沫破裂二十年后的今天,那些曾经看似被摧毁的价值早已以更深刻的方式被重建。AI技术革命的道路不会平坦,但它的终点从未如此清晰。

投资者需要铭记:技术进步的长期价值与短期股价波动常常脱节,而真正的胜利往往属于那些能够穿越周期的耐心资本。(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