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排行榜 2025年10月03日 00:40 2 cc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来源丨不相及研究所

作者丨发财金刚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在这个秋天,最忙碌的器官不是脑子,而是舌头。

人们约定了一个共同的行动暗号,要用舌头给赛博空间打个结。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iPhone17系列一发售,第一批抢到的年轻人,立刻解锁了一个离谱的新玩法,手机系统同步更新到iOS26后,人们开始用吐舌头的方式刷短视频,iPhone15以上都可以。

不必动手,也不用语音指令,只要朝屏幕吐出一点点俏皮,短视频就像被施了魔法,顺从地滚向下一条。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 图源:@海棠数码

社交网络因此被一种奇特而诡异的画风占领,“用了iPhone17,五官都有了腹肌。”

“我用舌头已经刷了三小时的小姐姐跳舞,快感觉不到舌头存在了。”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苹果的客服已经亲口承认,iOS26 开了头部跟踪,再把吐舌的动作绑定下滑,就能实现。

这项功能本来是辅助选项,写给行动不便的人:头部跟踪、表情识别,让他们不用手就能操作设备,这好事啊。

苹果说明书里,它排在“放大字体”“语音播报”之后,安静得像个被遗忘的批注,直到有人灵机一动,决定让舌头和科技纠缠不清,舌头就这样成为最新的交互终端。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朋友圈里第一个上传舌刷视频的人,已不可考。

在大多数镜头里,巧舌如簧的年轻人,经常蜷在沙发上或床笫之间,嘴里要么含着半融化的雪糕,要么啃着鲜嫩的甘蔗,舌头灵巧地探出去,屏幕便“嗖”地翻页,像在给短视频吹口仙气。

“刚开始好爽,跟变色龙似的,可刷了二十分钟,我就开始口齿不清,朋友问我是不是喝醉了。”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 图源:@BoBo老师

有人在地铁上实验,正专注地进行口器伸缩操作,突然与对面小孩的眼神对上。

小孩一脸敬畏,崇拜,继而深思,担忧:“哥哥,你,你别这样,我害怕。”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是周边经济的温床。“舌刷短视频”上线不过几天,电商网站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屏幕防唾液膜”“舌头健身器”,低舌位、双下巴、吞咽困难、中风了也都能用。

有人说这些狠货早就存在,只不过目前换了种用法,被人买去锻炼赛博义肢。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听说最近还有写代码的创业者,带着PPT跑去找投资人,主打“多人同步吐舌挑战”的APP开发。

在他的宏观愿景里,几百人在直播间里齐刷刷伸舌头,算法判断谁的动作最标准,冠军还有奖励。

按这个趋势,过阵子没准会出现一批舌头版的小程序小游戏,“大家来找茬”变成“大家来舔丫”,“你画我猜”成了“你舔我猜”,好玩极了,页游、端游、手游后面估计还得有舌游。

资本市场的逻辑很简单,只要足够魔幻,就足够有前途,舌游这块,未来不可限量。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人类的舌头长度,没有固定标准,由八块主要的肌肉构成,韧性很强。

舌头肌肉纤维呈现出的交织排列方式,决定了它们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但优势就在于灵活,也是人体中最不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法国浪漫史,基本上就是基于这个部位引申发展的,因此非常具有战术价值。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有人吐槽自己在客厅里对着手机练习舌功,家人一脸惶惑:“这手机是不是中了降头?刷个小视频怎么开始舔屏了?”

这也解锁了打工人的新技能,上班摸鱼甚至连手都可以不用了,在会议室研究Excel时,手边就可以悄悄刷短视频,为了不被发现,可以用舌头控制页面,“看上去像附身后的毒液。”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有医学专家进行善意的提醒:“手机屏幕上的细菌数量,比马桶圈还高十几倍。”

想想也觉得合理,如果在街上对着行人伸舌头,可能会被判定为“有病”,如果对着手机屏幕长时间伸舌头,可能会真的有病。

为了防止口腔感染,有舌刷党自发总结出一些生存守则,比如随身带酒精湿巾,擦屏幕得像补口红一样细致,隔空也可能吸附细菌、病毒;还有,吐舌不要一口气伸到底,跟黑白无常似的怪吓人,可以保持优雅弧度,小荷才露尖尖角就行。

“对了,爬峨眉山的时候,别用舌头控制手机屏幕,猴子见了还以为你挑衅它们呢,更得挠你。”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曾经,办公室牛马们的手指,曾因鼠标手腱鞘炎成了工位病,如今,舌头也开始肩负KPI。

它原本的任务是说话、吃饭、亲吻,现在要给算法打工,不光能下滑、点赞,还能打字,作图,只要舌头够灵活,哪怕被绑了,也能用舌头写出一份措辞讲究的小莎士比亚花体的求救信。

“偶尔还是用手吧。”曾有口腔科医生无奈地科普,“舌头不像手,肌肉细,负荷大。要是因为刷短视频搞出肌肉劳损,我们真的不好开药。”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从摇一摇加好友,到刷脸支付,再到今天的吐舌操控,技术一次次在人体上寻找新出口,而用户则把每个出口变成表情包、段子和社交硬通货。

舌刷,在网络中留下了无数轻微又真实的荒诞故事,这也说明科技与身体的关系,总在悄悄改写。

年轻人用双手跟生活搏斗,同时,又用舌尖写下属于自己的灵活用户手册。

“写完这篇,我舌头已经麻了。”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凤凰WEEKLY」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 为了更好的我们

抢到iPhone17的年轻人,学会用舌头给爱豆点赞了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