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榜文章正文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排行榜 2025年09月02日 08:30 1 admin

“毛主席想回家”这五个字,像一根细刺,戳在几代人心口。

不是政治口号,也不是历史大题,只是一个老人临终前的小声嘀咕:“能不能让我回韶山休养?”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巨人也想“落叶归根”。

1959年那次回乡,他32年没踏进韶山冲。

一下火车,没走正门,绕到后山,先去父母坟前。

没带花圈,折了根松枝,三鞠躬,说了句“前人辛苦,后人幸福”。

声音不大,旁边工作人员却听得鼻子发酸。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那天傍晚,他在旧居灶屋转了两圈,手指划过灶台黑印,像摸小时候的伤疤。

出门时回头交代老乡:“房子要管好啊,我还得回来。”

1966年,他真回来了,住了11天。

临走又重复同一句话,像把钥匙留在门垫下。

之后十年,他再没回去。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1976年9月8日夜,病危记录写着:多次提到“回韶山”。

医生护士听得懂,却办不到。

次日凌晨,他走了,离家乡还有一百多公里。

很多人后来去纪念堂排队,绕水晶棺一圈,心里悄悄嘀咕:

“要是把他送回滴水洞后山,挨着父母,是不是更合他意?”

官方没回应,民间却年年有人提议。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理由简单:遗嘱之外,还有人之常情。

反对声音也有:

“国家象征不能动”“历史现场需保留”。

两种念头撞在一起,就成了悬而未决的叹息。

说到底,争论背后是一种共通的怕:

将毛主席遗体敬送韶山安葬,让他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该多好啊

怕自己老了也回不了家。

怕大人物都做不到的事,普通人更没戏。

于是,韶山冲的田埂上,常能看见陌生人蹲着抽烟。

什么也不做,就望着山腰那片松树林。

他们不说自己是来“看主席”,只说“来吹吹风”。

风里有松脂味,也有柴火味,和任何一个南方小村没两样。

那一刻,历史课本合上了,只剩一个想家的老人。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