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儿时记忆中的一代“戏魂”----杨叔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28日 06:02 1 cc


儿时记忆中的一代“戏魂”----杨叔

此照为杨叔二儿子提供

前日,听到隔壁杨叔过世的消息,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悲痛。杨叔四世同堂,他的离去可以说是寿终正寝。然而,这背后不仅仅是一位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更是一段时代记忆的落幕。

杨叔是我们村里那个时代农村戏的“台柱子”,他的离去,像一扇老旧记忆的大门缓缓合上,封存了那个曾经让我们满怀期待的乡村戏台。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杨叔凭借一身精湛的演技和对农村戏曲的热爱,成为乡亲们精神寄托的核心人物。四世同堂的家庭,是他勤劳与坚守的见证,也是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坚实根基。每当夜幕降临,那简陋的戏台上,杨叔的声音仿佛跨越时空,将村民们的生活点亮。70、80年代,农村的生活还很艰苦,条件有限,可杨叔却能登台演出,他那独特的“生、丑、净”演绎,为我们那时稚嫩的童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儿时记忆中的一代“戏魂”----杨叔

此照为杨叔二儿子提供

还记得那些农闲时夜晚,村里的空地上搭起简陋的戏台,台下坐满了男女老少。大人们手里拿着农活边看戏边忙手中的活儿,小孩子们围着戏台兴奋不已。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杨叔和他的戏剧,是我们连接世界的唯一窗口。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喊叫,每一个表情,都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遥远的剧中,抛开了生活的压力与困顿。

后来,农村的大戏不再上台演出了,但每逢春节,他的小儿子从外地回来,杨叔总会在自家的堂屋里和儿孙们一起唱起那熟悉的秦腔。没有了戏台灯光的辉映,没有了村头广场的喧嚣,只剩下堂屋里温暖的灯光和一大家子人围坐一起的欢笑声。那一声声高亢、激昂的唱腔,仿佛穿越了时光,唤醒了儿时的记忆,也承载着杨叔一生对乡村戏曲的热爱与坚持。在这方小小的堂屋里,不仅有杨叔的声音,还有那份跨越时代的传承和家的温度。尽管时代变了,科技发展让乡村的文化娱乐形式愈加多样,但秦腔的韵味依然牵动着这家人的心。杨叔用他的方式告诉大家,传统艺术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个更加亲密、私人的舞台。这样的春节戏唱,既是对过去辉煌的缅怀,更是对未来文化传承的深情守望。通过儿孙们的陪伴和共同传唱,那些曾经响彻村庄的大戏,在小小的堂屋里得以重生,也让家族的文化基因一代代延续下去。

儿时记忆中的一代“戏魂”----杨叔

此照为杨叔二儿子提供

随着时代的发展,彩电进了千家万户,网络逐渐覆盖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昔日那种围绕着公演热闹非凡的场面逐渐淡去了。农村的大戏不再是节日的重头戏,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户亮起的电视机和手机屏幕。杨叔和他的同伴们的声音,似乎也随着那舞台的灯光,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但这些回忆却是弥足珍贵的。杨叔不仅仅是个演员,他是那个时代农村文化的守护者,是我们乡亲精神生活的支撑。如今杨叔离开了,他带走的,不只是他自己,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个渐行渐远的集体情感。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怀念那些戏台上的时光?其实,这不仅仅是对一场演出的怀念,更是对简单生活的缅怀,对邻里情深和纯粹快乐的追忆。杨叔的去世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应被时代洪流无情淹没;那些在乡村默默坚守的人们,他们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用心记住。在那些年,杨叔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舞台,更是对家园和文化的深情守护。

愿杨叔一路走好,也愿我们都能在快速变迁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与精神家园。#怀念#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