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月27日上午10点,国新办开了政策吹风会,介绍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商务部负责人说商品消费很重要,接下来会搞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
2025-11-28 0
在技术加速迭代的今天,拒绝使用AI的人正逐渐被边缘化。
从职场效率到信息获取,AI已深度嵌入日常运转的核心环节。那些仍固守传统方式、对新技术视而不见的群体,正面临能力断层与机会流失的双重困境。
一场静默却深刻的“物种隔离”已然开启,五年之后,差距或将难以弥合。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人和人拉开差距的关键,早就不是谁学历高、谁工龄长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选择——你干不干用AI干活。
这不是谁在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前阵子在前哨大会上提了个词叫“行为隔离”,意思就是,用AI和不用AI的人,正在变成两个“物种”。
就像自然界里,不同生物因为没法交配而分开进化,现在人类也因为对AI的态度不同,走上了两条路。
一条路是越走越快,另一条是原地打转。举个例子,有个写深度文章的作者,以前一天能憋出一篇就不错了,现在靠AI查资料、理逻辑、搭框架,一天能出三四篇。
内容不但没变差,反而更有深度了——因为不用耗在找材料上,他能专心思考问题。
可他的同行呢?还在一页页翻网页、一行行敲字,不仅慢,还看不惯别人用AI,觉得“这不算真本事”。可问题是,人家省下时间搞思考,你却把精力耗在机械劳动上,这差距能不大吗?
说白了,这不是勤奋不勤奋的问题,是方法论的根本不同。拒绝AI的人,脑子里还是老观念:活多干、时间多花,总能出成果。
可现实是,AI已经把人类几百年积累的知识都装进去了,很多重复、枯燥的脑力活,它干得又快又好。你非不用,那就等于主动放弃“外挂”。
而那些用AI的人,早就开始琢磨:哪个环节能交给AI?怎么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一个在优化工具,一个在重复劳动,时间一长,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这种差距不是1+1=2,而是1×10的爆发式拉大。就像汽车发明后,再能跑的马也追不上。AI就是这辆“车”,它能顶十个人的脑力输出,你不用,就注定被甩在后面。
软件开发这行最明显,AI能自动生成代码、快速找bug,以前要几十人干的项目,现在几个人加AI就能扛。还坚持手敲代码?不是敬业,是跟自己过不去。
更扎心的是,很多人不是不能用,而是不愿用。截至今年11月,美国已经有近5万岗位因为AI被裁掉。微软、亚马逊、UPS这些大公司,
动不动就裁几千上万人。Anthropic的CEO还放话:未来三五年,一半的初级白领岗位可能被AI替代。可你看看身边,多少人明明有手机、能上网,却连试都不试AI工具。
不是没机会,是心里抵触。说句实在话,这跟当年拒绝互联网的人一样,看似清高,实则是把自己关在了门外。
现在社会上,其实已经冒出一批“AI阿米什人”。阿米什人是美国一群坚持不用电、不开车的群体,不是没条件,是不信这套。
现在也有人,明明能用AI,却偏要“手工业式”生存。他们觉得不用AI才叫“真本事”,可问题是,社会不看过程,只看结果。
你写一篇稿子花一天,别人用AI两小时搞定,还写得更好,老板选谁?客户跟谁?答案不言而喻。
全球企业早就动起来了。MIT的报告显示,企业在AI上的投入已经冲到三四百亿美元。超过八成的公司试过ChatGPT、Copilot这类工具,近四成已经正式用上了。
哪怕暂时没赚到钱,也在硬着头皮上。为啥?因为大家都明白,AI不是要不要用的问题,而是怎么用得更快、更狠、更准。谁先跑通,谁就掌握主动权。
看看那些已经跑出来的人。比如创业者IshanSharma,他根本不会编程,但靠八个AI工具,硬是搭起一个完整业务系统。
写文案用ChatGPT,做图用Midjourney,剪视频用Descript,两小时就能跑通一个营销流程。他带的团队才25人,却服务了全球40多个品牌,不靠烧钱,靠效率。
他从不吹AI多牛,只说一句话:“你不需要懂技术,只要清楚自己要干啥。”这才是关键——AI是工具,人得会指挥。
还有快手推出的“飞船”App,里面全是AI智能体,长得像人,说话像人,甚至会主动发自拍、问你吃饭没。
有个职场新人被领导批评,心情低落,AI“前辈”就安慰他:“我刚工作时也挨骂,别灰心。”还会提醒他“U盘记得备份”。
这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个懂你、陪你成长的“数字伙伴”。AI不仅能提效,还能治孤独,这才是它真正的潜力。
再看英国残奥传奇坦妮·格蕾-汤普森,她坐轮椅,却从不觉得自己是“弱者”。
有人同情她,她反问:“你当记者,是不是也觉得自己挺惨?”她用成绩说话,用行动证明:限制你的从来不是身体,而是思维。
而今天,AI就是那个能帮你突破限制的“新肢体”——不是累赘,是加速器。
可太多人还在拿老标准衡量新工具。说“AI没灵魂”“机器写的没温度”,可他们没意识到,真正决定内容质量的,是背后那个人。
AI只是把时间还给你,让你专注真正重要的事。就像当年互联网刚来,有人觉得“上网是浪费时间”,可第一批用起来的,早就成了大佬。
现在AI就是当年的互联网,机会就在眼前,抓不抓得住,看你自己。
你不用AI,不是清高,是主动认输。时代从不淘汰老实人,只淘汰不肯变的人。
AI不是选不选的问题,是必须用的生存技能。赶不上这趟车,别怪社会无情。
记住:你今天的每一个选择,都在决定你五年后是主角还是观众。想不被淘汰,就得学会和AI一起跑。
相关文章
1. 11月27日上午10点,国新办开了政策吹风会,介绍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商务部负责人说商品消费很重要,接下来会搞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扩大二手车流...
2025-11-28 0
日前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一块2400元的“三无”锂电池深夜在屋内爆炸外卖员小李严重烧伤法院判决电池销售者屠某向小李赔偿66万余元这一案例再次敲响了电...
2025-11-28 0
高市早苗的“服软”与日本经济的残酷真相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硬扛了19天,终于改口了。11月26日,她参加党首讨论时,把之前“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强硬表...
2025-11-28 0
言论挑衅,外交反制2025年10月底,高市早苗刚在韩国APEC峰会和中国碰面,谈了谈两岸稳定对区域的重要性,转眼11月7日,她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直接...
2025-11-28 0
特朗普似乎也领悟到一些了。11月24日,挂掉北京的电话之后不久,他又给日本打了一个电话,并且把和中方的讨论内容转告给了高市早苗。日本方面没有说明具体的...
2025-11-28 0
您是否有闲置的二手数码正不知如何处置?现在,爱否回收为您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二手回收活动,回收成功即可参与幸运大转盘现金抽奖(100%中奖)一、活动详情...
2025-11-28 1
前言在技术加速迭代的今天,拒绝使用AI的人正逐渐被边缘化。从职场效率到信息获取,AI已深度嵌入日常运转的核心环节。那些仍固守传统方式、对新技术视而不见...
2025-11-28 1
11月26日凌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贾承博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69岁。贾承博,1956年出生,早年作为知青文艺宣传队成员接触表演,1976年进入沈阳曲...
2025-11-28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