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李江涛观点,从《闯关东》电视剧中看产业体系是怎么构建的?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24日 08:03 1 admin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提到《闯关东》,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是在20年前由山东宣传部组织拍摄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描述的是山东人闯关东的一段成功故事。故事拍得特别好,特别引人注目。但就我本人而言,我更愿意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这部电视剧,解读其中所蕴含的管理学与经济学思想。

因此,我今天就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解读《闯关东》这部电视剧中的一些情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通过产业体系的构造实现创业和发展?《闯关东》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为此,我们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闯关东》这部电视剧中,它透露出产业体系的内容。第二,这个产业体系成败的因素分析。第三,《闯关东》中创业成败的背后,与哪些因素有关?第四,《闯关东》所处的时代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应该怎么看?第五,结论与建议。

李江涛观点,从《闯关东》电视剧中看产业体系是怎么构建的?

一、《闯关东》这部电视剧中所透露出的产业体系

提到《闯关东》,肯定离不开一个人,就是朱开山。他原来应该在山东章丘附近,前两天有朋友去那边,还提到关于《闯关东》的故事情节。我们看《闯关东》,要讨论几个问题。

第一,朱开山的产业是怎么起步和形成的?朱开山早期的经历有两段,一段是闹义和团,一段是挖金子。《闯关东》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早期有原始资本积累的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借用别人的资源,发展自己的产业。如果没有参加义和团带来的知名度,后面很多事情就不好办;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挖金子带来的原始资本,后来无论是买地还是开餐馆,都没有启动资金。这说明原始资本对一个企业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李一诺创业办学,为什么最后屡屡碰壁?其实不是办学理念出了问题,就是缺少教育产业和资本的融合,这是她面临的很大问题。

第二,有了资本之后,该发展什么产业。剧中他们早期走的是传统农业致富路线,先征了大概200多垧。如果用今天的算法,一垧地大约100亩,200多垧就是两万多亩。两万亩相当于差不多有20万平方公里,算下来也是一大笔投资。但后来出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他只有资本、只有产业,却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仅仅一桩小小的婚事就把他搞得天翻地覆,这就说明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他后来到哈尔滨开餐馆。这一点是故事的精彩之处。他开餐馆碰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潘五爷作为同行的竞争者,挑唆甚至各种阻拦。而他之所以能在竞争中活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有韧劲,也有策略。另外他还跑山货,跑山货又涉及到土匪之间的竞争。这两个都属于传统产业,一个是餐饮业,属于实业;一个是商贸。后来他决定去挖煤矿,挖煤矿收益高,发展前景也强,但最后碰到的问题就是和日本人的斗争——这就说明,在国运面前,企业再强大也显得微不足道。

这就是我们从《闯关东》中看到的产业路径。总结下来就是四个阶段:原始资本积累,种地、开餐馆,跑山货,再后来是开煤矿。这个故事正反映了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李江涛观点,从《闯关东》电视剧中看产业体系是怎么构建的?

二、《闯关东》产业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梳理可以看出,其核心人物朱开山,既是一个资本的拥有者,也是一个决策者,同时还是一个管理者。这说明一个产业体系的形成,没有这样的领军人物是不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事业发展的关键步骤,首先是因参与义和团获得了知名度,后来又通过挖金子获得了原始资本——据说他拿到了30公斤黄金。如果按今天的金价来算,这大概相当于三千万元。有这样一笔资金作为创业启动资金是足够的。但朱开山并没有坐吃山空,而是将资本与实业相结合,无论是买地种地还是开餐馆,都体现出资本对实业的赋能作用,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有一个问题:《闯关东》闯到最后,成功在哪里?又失败在何处?如果说成功之处,那绝不仅仅是靠种地或打工,而是首先要获得知名度和资本,然后脚踏实地去做实业——这就是他闯关东成功的经验,即便放在今天也仍然非常有价值。

最后我们想说,他最终遭遇挫折的原因,还是和国运有关。这其中既包括大时代背景下的行业竞争,也包括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营商环境问题。其实,这和今天我们企业在经营中碰到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这正是我们观看《闯关东》时,能够从中读到的一些启示。

三、通过“闯关东”看产业体系构建的路径

其实,《闯关东》也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清晰的路径——那就是沿着朱开山的个人成长轨迹来看:他离开家乡,通过年轻时参与义和团这样的经历塑造了个人品牌。问题在于,他参加义和团不仅活了下来,还获得了知名度、锻炼了胆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之后,他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然后逐步向实业转型。

朱开山的整个经历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他的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升级,都是对过去的一次超越。这一点非常值得企业家学习。如果说他有什么不幸,那就是他生活的时代不幸——最终他的事业挫折与国运不济密切相关。如果放在今天这样的国运背景下,他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不过,他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其实和今天企业经营中碰到的问题是一样的。比如,他和韩老六因为女儿的事情产生的矛盾,演变成土地竞争,导致儿子被绑架,甚至差点丧命。即便在今天,经营中同样存在这类风险。

再比如,在同行竞争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不过,在经营过程中,朱开山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他善于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他开饭店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但跑山货时,就借助了传武、镇三江和鲜儿等人的力量。这一点对从商者来说很重要,很多人往往难以匹配到这样的资源,而这恰恰是他后来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以,今天我们从这里得到的启示是:一个企业要想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产业选择是否正确、营商环境如何,还要看资源匹配是否到位,在竞争中是否具备主导优势,以及最终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没有国家的支持与引导。这些因素,都是至关重要的。

李江涛观点,从《闯关东》电视剧中看产业体系是怎么构建的?

四、在产业的运作过程中,有哪些新的特点?

毕竟“闯关东”是过去的故事,它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而今天我们的产业体系构建和创业环境则有几个不同之处。

第一个不同是资本的来源。以前是自己有钱才算本钱,现在是只要有好的项目,就有可能融到资金。所以项目必须具有吸引资本的能力,比如要有高科技含量,或者至少在经营过程中,你的故事得讲得让资本愿意投钱。这是我们今天和过去的一大区别。

第二,在产业选择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营商环境的选择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营商环境对我们更有利。在竞争过程中,又该如何建立竞争优势?尽管人性是一样的,但不同阶段的经营环境不相同。现在做企业,像潘五爷那种靠势力打压竞争对手的情况已经少多了,因为扫黑除恶之后,那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基本没有了。但我们在竞争过程中,仍然会面临规模问题、成本问题、价格问题,甚至行业内卷问题。这就是时代不同,竞争的内容也随之变化。

另外,从国家层面我们也能看到,企业要出口,要在产品经营中也确实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出口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国外的打压,这与国运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把握政策带来的有利条件,同时警惕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这也告诉我们,懂得对形势进行判断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闯关东》和朱开山的分析,我们得出两个基本结论。

第一,闯关东的成功,不是赢在打工上,而是赢在产业的塑造上——通过不断地产业升级来取得进步。

第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需要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既包括个人和机构的管理能力,也包括应对同行竞争的能力,还包括把握国家政策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情况。

最后,我们也提出两个建议。

第一,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把影响创业的各个因素都找准,具备尽可能多的有利条件,这样才能保障创业取得成功。

第二,要特别注意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如今的创业,依靠的是团队协作,靠的是资本支持,更是对国家政策的准确理解——这是基于当前形势分析得出的基本结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成功。

李江涛观点,从《闯关东》电视剧中看产业体系是怎么构建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