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路透社:英伟达CEO在韩表示 希望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能销售中国

景点排名 2025年11月01日 06:53 1 cc
路透社:英伟达CEO在韩表示 希望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能销售中国

美国当地时间十月三十日,就在中美两国领导于韩国釜山完成会晤数小时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庆州公开表达了一个充满矛盾的愿望:他希望公司最先进的Blackwell芯片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但他承认,这个决定的关键权力掌握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手中。

这番表态折射出全球半导体产业当前最复杂的困境。作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的绝对霸主,英伟达正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它曾经占据百分之九十五份额的中国市场,如今已经几乎归零。黄仁勋在此前的投资者会议上毫不避讳地承认:"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从百分之九十五下降到零。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所有的预测都是假设中国市场为零。"

这一戏剧性的市场萎缩并非单纯的商业竞争结果,而是地缘政治博弈直接作用于科技产业的典型案例。自二零二二年以来,美国政府持续收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二零二五年一月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更是将限制推向新高度。英伟达不得不为中国市场开发性能削减版本的芯片,但即便是这些降级产品,也在监管压力下难以维持市场份额。二零二二年,中国区营收曾占英伟达全球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七,如今这个数字已经微乎其微。

地缘政治与商业利益的拉锯

黄仁勋在庆州的表态时机耐人寻味。实际上,根据会后披露的信息,特朗普确实提到了芯片议题,他告诉记者,中方"将与英伟达和其他公司洽谈芯片采购事宜",但随即补充:"我们没有讨论Blackwell芯片。"

这种表述的模糊性为英伟达留下了想象空间,同时也暴露出华盛顿内部对于芯片出口政策的分歧。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延续对华科技封锁,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某种程度的松绑,据报道,部分方案甚至包括美国政府从芯片销售中抽取百分之十五的分成。这种实用主义导向与拜登时期强调国家安全的绝对主义形成对比。

对英伟达而言,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是实实在在的。黄仁勋此前公开警告,美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导致中国不需要我们的芯片,不需要我们的技术,不再依赖我们",这种脱钩反而会削弱美国的长期竞争力。他认为,保持中国对美国技术的依赖,实际上是维护美国科技优势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一论述在华盛顿遭遇了强烈的意识形态阻力。多位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明确反对放松管制,他们担心先进AI芯片可能被中国军方获取,从而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黄仁勋对此直言不讳地回应:"对中国军方使用美国技术的担忧毫无道理",但他的声音在政策制定层面影响力有限。

华为崛起改变产业格局

如果说出口管制是英伟达在华遭遇的外部冲击,那么中国本土企业的快速崛起则是更具战略意义的长期挑战。黄仁勋在多个场合承认,华为已经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竞争对手,并表示"低估华为是愚蠢的"。

这并非客套话。华为昇腾系列芯片在性能上虽然与英伟达顶级产品仍有差距,但进步速度惊人。根据行业数据,华为最强的九一零C芯片在总运算能力上约为英伟达B一百的五分之一,但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实际替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美国制裁的倒逼下,中国AI芯片产业在短短四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国产芯片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这种市场结构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即使未来美国放松出口管制,英伟达也很难重新夺回曾经的垄断地位。中国科技企业和政府机构在经历了供应链断裂的痛苦后,对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华为、寒武纪等本土企业不仅获得了市场份额,更建立起了从芯片设计到应用生态的完整体系。

黄仁勋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近期表态中反复强调,持续的封锁只会加速中国的自主创新,最终损害美国企业和整个硅谷的利益。他呼吁美国政府不仅要发明AI技术,更要率先普及和占领市场,而这需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保持联系。

技术霸权的悖论

英伟达的困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悖论:技术领先优势如果不能转化为市场影响力,其战略价值将大打折扣。美国试图通过出口管制维护芯片领域的绝对优势,但这种做法正在创造它本想避免的结果——一个独立的、不依赖美国技术的中国半导体产业。

Blackwell作为英伟达最新一代架构,代表了当前AI芯片的最高水平。黄仁勋希望这款产品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是出于商业考量,更是一种战略判断:只有让中国持续使用美国最先进的芯片,才能维持技术依赖关系,从而保持美国的长期影响力。相反,如果完全切断供应,中国将被迫自主研发,虽然短期内可能落后,但长期看将形成独立的技术体系。

这一逻辑在特朗普政府内部似乎获得了一定认可。特朗普在釜山会晤后的表态显示,他对芯片出口问题持更加灵活的态度。但是否会突破到允许Blackwell这样的顶级产品出口,仍然是未知数。国会中的鹰派力量、国防和情报部门的反对声音,以及即将到来的二零二六年中期选举政治,都是制约因素。

对于黄仁勋而言,他能做的只是不断地游说和发声,试图影响华盛顿的政策天平。他在韩国的表态,既是对特朗普的公开呼吁,也是对市场的一种信号管理——英伟达并未放弃中国市场,只是在等待政策窗口。

然而,时间并不站在英伟达这一边。每一天的等待,都意味着中国本土企业多一天的成长空间。当华为等公司的芯片性能逐步逼近国际顶尖水平,当中国的AI应用生态不再依赖英伟达的CUDA平台,黄仁勋的担忧将变成现实:美国将永久失去世界最大AI市场的主导权,而这个结果,恰恰是华盛顿的技术封锁政策亲手造成的。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