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说到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科学家,那就注定绕不开钱学森和杨振宁这两个名字。他们一个是导弹之父,一个是诺贝尔奖得...
2025-10-22 0
凤凰网财经讯 上银基金10月17日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告称,上银慧兴盈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因工作安排调整基金经理,增聘沈丹莹为基金经理,与现任基金经理蔡唯峰共同管理该基金,原共同管理的基金经理葛沁沁离任。
凤凰网财经《投资观察》梳理资料发现,新近增聘的基金经理沈丹莹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她于2022年7月加盟上银基金,先后担任固收助理研究员、固收交易员、固收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自2025年9月4日起,沈丹莹开始担任上银聚顺益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和上银聚增富定期开放债券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紧接着,在担任基金经理职位的第40天,2025年10月16日,她又接任了上银慧兴盈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
数据显示,沈丹莹目前管理的三只债券型基金,合计规模已突破50亿元。
截图:上银基金官网公告
年轻的沈丹莹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业务新人到核心基金经理的跨越,从固收助理研究员到管理超过50亿元资产的基金经理,这种晋升速度在公募圈并不多见。对此,基金博主“北漂民工的日常”发文称:“刚毕业三年,确实很猛,年少有为啊”,“现在交易员转基金经理挺难了”。
不过,沈丹莹管理的三只债基均是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其中上银聚顺益一年定开债、上银聚增富定开债两只产品与基金经理许佳共同管理。公开资料显示,与沈丹莹搭档的蔡唯峰和许佳从业经历均超过10年。
今年以来,公募产品增聘动作频繁,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正走向行业常态。有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基金经理“以老带新”、原基金经理的工作“减负”、基金经理之间优势互补等,都是增聘基金经理的重要因素。
上银基金是由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银基金管理规模为2511.57亿元,在所有公募机构中排名第33。作为银行系公募机构,上银基金的产品结构以固收类基金为主,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合计占比超过95%,权益类资产布局则相对薄弱。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25年9月30日)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权益类规模有限,但上银基金却曾因权益基金经理业绩垫底出圈。2023年底,上银基金发布公告,施敏佳因个人原因离任基金经理一职,由他管理的上银新能源产业精选基金在2023年亏损幅度高达46%,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垫底。
相关文章
文|沈言论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说到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科学家,那就注定绕不开钱学森和杨振宁这两个名字。他们一个是导弹之父,一个是诺贝尔奖得...
2025-10-22 0
明天就是霜降了,风里的寒气越来越重,白天晚上温差也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着凉。这时候吃对东西特别关键,不是要大补特补,而是选应季又暖身的食材,给身体攒够能...
2025-10-22 0
别再把恒河、贫民窟、扒火车那些视频当定论。真相要靠脚底板丈量。我在那儿混了整整九十天,现在告诉你:网上一半是误解,一半是漏拍。 出发前我也怂,行李箱里...
2025-10-22 0
凤凰网财经讯 上银基金10月17日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公告称,上银慧兴盈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因工作安排调整基金经理,增聘沈丹莹为基金经理,与现任基金经...
2025-10-22 1
50岁一过,膝盖先报警,朋友圈却还在刷“每天十公里”——别被卷死。 2024年5月,北京卫健委悄悄把“运动处方”写进慢病管理:朝阳公园一位56岁大姐...
2025-10-22 0
寄语属猪人:人生像片广阔的田,我们都是耕耘的人,从撒下种子那天起,就朝着丰收的方向忙碌。哪怕遇到旱涝、碰上虫害,也总有能补救的办法;就算偶尔倦怠、暂时...
2025-10-22 1
最近巴西在卖大豆这事儿上跟中国耍起了脾气,前两年,两边合作得挺好,中国买了巴西一大堆大豆,巴西农民都赚翻了。结果巴西现在觉得自己能卡住中国的大豆供应,...
2025-10-22 1
导读:“冷不冷,就看霜降”,明日霜降,今年冬天会很冷吗?会有多冷?看农谚咋说。“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不知不觉,明天就是10月23日了,农历九月初...
2025-10-22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