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特朗普盟友被杀,美社会陷入分裂动荡,注意2点,妥协很重要

景点排名 2025年09月11日 20:31 1 cc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查理·柯克,31岁,9月10日在美国犹他山谷大学演讲时,正谈论变性问题,一枚子弹击中他的颈部大动脉。画面里展示他慢慢地坐下,躺在那儿身亡。

白宫为此降半旗,特朗普为此发了好几篇社交媒体的帖子,对此表示谴责,表达自己的愤怒。

特朗普盟友被杀,美社会陷入分裂动荡,注意2点,妥协很重要

图为查理·柯克

这人是谁?为什么特朗普如此关心?这次枪击背后凸显了美国什么样的一个特点?你可能觉得美国枪击案不断,就是被打一枪有什么特别的?这次可是非同寻常。

查理·柯克是一个支持特朗普、支持“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的大网红。概括来说,他就是“特朗普青年团”的团长。

特朗普就是用他以及相关一些人,在年轻选民里面造势,获得了很多的支持。他从18岁开始就是一个“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么一个右翼的观点,他做了一个自己的标识叫“转折点”。

这么多年,他是坚定地支持特朗普及其思想,坚定地在各个大学里边去演讲,去跟大学的“白左”进行辩论,在性别问题、气候变化、美国的政治等等方面辩论。

这次选择了犹他州这所大学,没想到当场被击中。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第一点:美国的政坛的确是撕裂,而这种撕裂不仅是从政坛,而且蔓延在全国各地。

这种撕裂就意味着极化——左边和右边水火不同炉,就像油和醋不能调和在一起一样:支持我的就是聪明人,反对我的就是白痴;支持我的我们就一起干,不支持我的我就把你干掉。

特朗普盟友被杀,美社会陷入分裂动荡,注意2点,妥协很重要

图为特朗普

想当年有句名言说:“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现在截然相反。查理·柯克这么一个网红,在大学校校园里辩论的时候被一枪打死,这就成了“我不支持你的观点,所以我要把你肉体消灭掉”。

此风一长,这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动荡。这种分裂不仅是全国民主政见,甚至在议会、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国会里边也发生分歧。比如说以前出现这样的事情,无论民主党、共和党,大家都是一致去谴责凶手,但这次确实不同。

约翰逊一开始主张国会的议员们为这个死去的查理·柯克默哀,短暂的默哀之后,约翰逊提议咱们给他祈祷,这时候民主党那边就发出一片嘘声,就反对——“死了死了祈祷什么”——连这样一个基本的共识都难以达成。所以这种极化撕裂在美国是从政坛蔓延到每一个角落。

第二点,在这种情况之下,妥协就不存在。如果不存在妥协,那么左派、右派之间,不同观念之间就没有找到一个共同点:你做你的,我做我的。长此以往,这种分裂将会更加的蔓延。

这些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你说贫富分化?当年穷人也很多,贫富分化也很严重。现在说单纯怪特朗普一个人?如果只是特朗普这么想,整个美国不会分裂到这么一个地步。

特朗普的出现,是让美国人心中潜藏的这些情绪爆发出来了——特朗普是个引线,特朗普不是始作俑者。

还能怪谁?社交媒体当然扮演了特别重大的作用。因为社交媒体出现以后,这种潜阅读、潜思考蔓延,导致大家就看个标题就开始骂人,140个字看完了就决定是敌是友。

特朗普盟友被杀,美社会陷入分裂动荡,注意2点,妥协很重要

图为奥利

这一蔓延不仅是在美国,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大家的情绪很爆,一点就着。甚至在政坛的斗争里边,看看现在世界各国: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妇在监狱中;尼泊尔的总理刚刚辞职,然后家里被一团大火烧没了。

印尼因为给议员发工资发房补,结果民众上街,一个外卖小哥被打死,也是整个首都过去这两周乱糟糟。就是整个大家讲——“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大家这种浮躁的氛围它是彼此有传染的。

这就是美国人查理·柯克,他的死能引发我们的思考。因为这不是说美国人枪多就出现这种枪击案了,这就是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的谋杀。

而这样的谋杀,虽然嫌犯还没有被抓住,大概率是出于政见的不同、观点的不同。如果因为政见不同、观点不同就拔刀相向、肉体消灭,那这个世界不就乱套了吗?

特朗普盟友被杀,美社会陷入分裂动荡,注意2点,妥协很重要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