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羽和平鸽从超过60万羽候选鸽子中精选而出,每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中还有获得过北京市千公里国家赛冠军的"冠军鸽"带队。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
2025-09-04 0
杨利伟和妻子张玉梅的照片火了一把,倒不是因为什么高规格的仪式场面——而是两个快奔六十的人,站在花花绿绿的航展现场,胸前挂着各自不同颜色的证件,忽然让人想多看两眼,也忍不住琢磨背后的故事。
说真的,这年头当众和老婆同框曝光,对杨利伟来说并不常见。他是咱们家里那种“不问名,只看肩章”的大人物,一切都低调且“保密”,军人的那股子收敛和规矩,从他年轻时候就刻进骨子。可转眼一看,这个当年满脸棱角分明、瘦高高的宇航员,也变了模样。额头多了褶子,腰上也见了肉,但戴上墨镜往那一杵,还是那个精气神十足的硬汉。
老婆张玉梅一旁微微一笑,还是那副温文尔雅、头发梳得利落的样子,身上带着点教师的气质——知书达理,有耐心,也许还有点含蓄的倔强。你很难想象,这俩人,其实年少时根本没啥交集,连同学都不算,只是各自有个遥远的、未实现的“飞天梦”罢了。
得说杨利伟小时候也不是一心蹦着要做宇航员。辽宁葫芦岛的风刮进窗户时,他挤在简陋的小教室里想着最多的,是那双能够驾着战机盘旋天际的翅膀。飞行员,那是他小时候说出来都让大人当玩笑的梦想。几乎所有认识杨利伟的人都记得,这小子脑子灵光、身子骨结实,从小学起考试名次没掉出过前三。大家都拿他当榜样,谁也没料到这股倔劲儿,后来真把他带上天了。
张玉梅那会儿也在隔壁的葫芦岛转,就读另一所学校,和杨利伟是毫无交集的“两条直线”。她家里有个姐夫在机场上班,每年放假总能带着她去看看飞机起飞降落。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到停机场边上,眼巴巴望着天空,心里头一个字:羡慕。张玉梅想得简单,只盼着哪天能坐进驾驶舱,把那些白云踩在脚下。结果天不作美,初中一查视力,近视,飞行梦碎了,犹如一杯温水泼在火炭上——多少年后提起来还是有点遗憾。
可没想到命运安排的巧。一个继续往飞行员路上走——杨利伟顺利考进空军学院,穿上了蓝制服,那年整个绥中县都沸腾了。另一个,张玉梅选择了师范大学,把热爱天空的那点劲儿,全揉抹到班级与孩子身上,成了人人敬重的小学老师。遥远的两个人,在日复一日各自忙碌的工作中,几乎没有交集。
这事要是按电视剧拍,恐怕得用一句“缘,妙不可言”来圆。杨利伟在部队里混得风生水起,飞行成绩总是排头名,年纪轻轻成了一级飞行员。就是感情生活上迟迟没有着落——飞行员家属这活儿不好当,没人敢轻易接招。家里母亲魏桂兰顶不住,自己出来张罗。她是老师,讲起道理来绵里藏针,见惯了各种学生与家长,选儿媳妇只要求“看着顺眼、知书达理、不闹事”。
这样一拐弯,张玉梅被介绍过来。第一次见面,她话不多,但坐那里就是安安静静。魏桂兰心里乐开了花,对这姑娘好感直线上升。相亲这事吧,有时候感觉对就是对。杨利伟请了假回家,虽说有点不情愿,但也没拗得过老妈。他和张玉梅一见,气氛说不出来地舒服,互相没什么花里胡哨的调侃,就是用眼神在交流“这个人可以”。
紧接着开始往来,两人对外都低调,可心里早就彼此认可。也不是没波折。杨利伟早年维持过一段恋爱,最后人家家长一句“飞行员太危险了,女孩子受苦”,塞进一大盆凉水,两个人分道扬镳。从此杨利伟特别谨慎,生怕张玉梅也扛不住部队家属的清苦和分离。
张玉梅倒没那么多弯弯绕绕。有那么一天,她轻描淡写地一句话,把杨利伟的担心都打消了:“你去哪儿,我都跟着,不怕。”说出来简单,落到生活里可不简单。婚后她果断辞了工作,把根拔起来,跟着杨利伟从西安搬到北京,又从北京一路漂到成都,兜兜转转,家就像风里一只小纸船,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重新安顿。
许多细碎的事都没人知道:大冬天的军区家属院暖气不够,张玉梅捂着孩子,半夜里小声喘气不让丈夫听到,怕他训练影响睡眠。一年就像皮筋绷着,杨利伟的日子大部分都耗在“选拔”“体测”“封闭训练”这几个词上,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别人家老公节假日带孩子郊游,她得一个人扛完一切,从没跟谁抱怨过。
她的名字,大多时候只能贴在“杨利伟妻子”这几个字后头。有时站在家属区窗前发呆,也会问自己:“这辈子值不值?”可看见丈夫提着风尘仆仆的背包回家,她没问出口。日子久了过成了习惯,苦也好,平淡也罢,成了一种稳稳当当的温柔。
时间晃得快,一下就到了1996年。那年冬天,杨利伟通过甄选进入中国首批载人航天员队伍,新闻里没报道的一些细节其实更有戏。他身后那两个字“家属”,张玉梅每年都要经历一次“是否支持参选航天员”的调查。她每次填表,手都是有一点微微颤的,但签字那一刻很坚决。她后来对朋友说过,“我是怕啊,可更怕他后悔。”
进入航天员大名单后,生活完全没了生活,只有时间表。杨利伟总是靠着习惯性自律撑过漫长的高压训练。身体三天两头出状况,有一次直接晕倒在重力加压仓,醒来时第一句话:“能不能继续训练?”那边张玉梅正给孩子缝棉衣,听见电话只愣了两秒,咬咬牙一句“你要注意身体”,其他的话咽了回去。晚上把孩子哄睡了,偷偷抹了把眼泪。
这些年,外人看的都是光环,自己才知道后面藏着多少夜里咬牙顶住的“算了吧”。她总在想,要么两人都别往前走了吧,可脑海里又蹦出丈夫那一句“我想上太空”。“成全”,有时候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忍着满心酸楚还要朝前看。
2003年,神舟五号起飞,央视画面定格在火箭尾焰那一刻,所有人都坐在沙发上为国家加油。张玉梅却坐在暗处攥紧了双手,没跟孩子说话,也没看友人的安慰,只是用近乎机械的动作给手机充了又充。现场工作人员说“家属区气氛太紧张,连咽口水都能听见。”火箭上天那几小时,她感觉度日如年。直到杨利伟平安落地,她一下站起,被友人一把扶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成了全民关注的英雄,出席活动、接受嘉奖,生活忽然热闹起来。可杨利伟后来回忆说,最想念的还是部队家里简简单单的一碗面,和妻子孩子坐一桌的时光。张玉梅笑着接过碗边的筷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些家事,从没主动提起成就和赞誉。所有人都绕着“宇航员之妻”这四个字展开议论,她却始终低调,把辉煌继续藏在锅碗瓢盆里。
这些年,他们走过的城市越来越多,接待的场合越来越大,但回家后两个人仍是一杯热水、一声平常的“回来了”。张玉梅偶尔和老同学聊起来,还是会说,“他是那个爱闹腾又踏实的杨利伟,不是大家口中的什么英雄。”
我总在想,有些人天生要仰望星空,也有人注定要低头细碎过日子。杨利伟的航天传奇我们多少还能复述几句,可张玉梅这些年的坚守和隐忍,穿插在生活琐事里,没几个人记得,但没有她的托底,这个传说大概也走不到今天。
再看航展上那张照片:一个曾经驰骋天际的硬汉,一个始终用平和眼神望着他的女人。不知道他们经历过多少争执、担忧和和解。人到中年,也许会经常问自己:若当年没走那一步,现在会不会轻松些?但家总是在等你归来的那个地方,无论是太空还是人间。
照片拍下的是此刻,两人站在一起,各挂着一枚证件,也许正盼着早点回家吃饭。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并肩,但人生说到底,就是一段段并肩走过,和无数平淡日子的合影吧。
相关文章
8万羽和平鸽从超过60万羽候选鸽子中精选而出,每只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中还有获得过北京市千公里国家赛冠军的"冠军鸽"带队。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
2025-09-04 0
看完中国举办的九三阅兵,特朗普本人大受刺激,他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向全体美军下了一道命令。特朗普对九三阅兵的评价如何?他给美军下了什么命令?九三阅兵结束...
2025-09-04 0
九三阅兵前一天,洪秀柱对着镜头说了三句话。只为传承历史真相。只为向英灵致敬。勿忘抗日惨痛历史,唤起国魂。短,狠,直。她没有谈岛内政治的盘算,也没有去回...
2025-09-04 0
普京回国前在北京表态,他在中国待了4天3夜后,对俄乌的底气前所未有。一旦谈判没有结果,俄罗斯准备用武力了结这场战争。与朝鲜领导人在北京谈完之后,俄罗斯...
2025-09-04 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明星无感了,开始喜欢追这些在各个岗位上为国争光的每一个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比如机长谭红梅和机长张浩,他们就是真...
2025-09-04 0
据金融界报道,当地时间8月2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透露最快10月底或11月初与中方高层会面,中美第四轮经贸谈判时间基本明确。此前中美已在瑞士日内瓦、英国...
2025-09-04 0
文|七月编辑|七月这是牛马打工人第一次坚定地支持领导。这几天张水华因马拉松夺冠后的发言被骂了,她哭着希望领导支持她周末调休,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可她也...
2025-09-04 0
杨利伟和妻子张玉梅的照片火了一把,倒不是因为什么高规格的仪式场面——而是两个快奔六十的人,站在花花绿绿的航展现场,胸前挂着各自不同颜色的证件,忽然让人...
2025-09-04 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