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厦门连轴转了三个月,天天被海风追着跑,被游客问路问到嗓子冒烟,突然就特别想找个没海风也没人追的地方躲两天。正好刷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短视频,配文说...
2025-08-23 0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正式迎来处暑节气,今年处暑节气对应甲申月中的“甲子日”,老话说“甲日管一旬”,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如果甲日下雨那么预示着往后的一段时间降雨都会比较多,进入处暑节气秋收作物即将成熟,人们希望天气晴天为主,因此今日处暑下雨是农民不希望看到的。
每年处暑交节的时间都在8月22日至24日,今年出暑交节的时间在8月23日04时33分35秒,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05度,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方的“戊”位,处暑节气到来也意味着暑热天气到了尾声,天气将变得凉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暑,七月中”,正常来说处暑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七月的中旬,但是由于今年是闰六月,导致今年处暑交节的农历时间提前到七月初一,因此今年是“早处暑”。老话说“早处暑秋凉早,晚处暑穿单衣”,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今年处暑节气到来的农历时间早,这意味着往后凉爽的天气会来得比较早,我们在早晚要注意添加衣服保暖。
今年处暑是朔日。《说文解字》记载“朔,月一日始苏也”,说的就是朔日就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日这天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此时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亮,而两个朔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月亮圆缺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也就是农历的一个月份。
与之相对应的是“望日”,当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亮之间,月亮在地球的外侧,这时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满月,时间为每月的十五或者十六。
每年的第一个朔日为正月初一,这也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我国民间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因此每年的中秋节(八月十五)可能是满月,也可能到了十六才是满月。
今年的处暑还恰逢“杨公忌日”。杨公忌日又称为“杨公十三忌”,这是唐代著名风水大师杨筠松依二十八宿顺数而指定的13个“凶日”,杨公忌日对应的日期从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往后每个月提前2天,杨公忌日所对应的日期分别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廿九、八月廿七、九月廿五、十月廿三、十一月廿一、十二月十九。
在我国的择吉文化中,人们认为杨公忌日不宜进行重要的活动,遇事需格外小心,像开业、搬家、嫁娶人们一般避开杨公忌日,这看似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反映了人们对平安、顺遂的愿望,是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提现。
此外,今年处暑还是我国民间“开地门”的日子。农历七月被民间视为“鬼月”,而七月初一作为“鬼月”首日,被人们称为“开地门”,这天象征着阴阳两界的通道正式开启,因此在农历七月初一这天人们一般会举行祭祀活动;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与生死充满敬畏,而七月正值秋收的季节,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感恩,同时祈求丰收和平安。
进入处暑节气,虽然早晚变得凉爽,但是中午依然很炎热,再加上处暑后天气慢慢变得干燥,因此到了处暑节气我们在饮食以及生活作息方面都要有所改变,不是迷信!提醒大家无论多忙,要牢记:1要吃、2不睡、3不去、4不归,别大意。
在我国民间传统中,处暑时节素有食用鸭肉的习俗。古人历来注重依时进补,人们认为农历七月的鸭子肉质最为丰腴、营养俱佳,此外进入处暑后空气也开始变得干燥,此时人体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紧绷等"秋燥"症状,中医认为鸭肉性味甘平,具有润肺健脾、滋阴清热的功效,其富含的优质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既能补充伏天消耗的体力,又不会像牛羊肉般加重燥热,正是应对“秋燥”的当令食材。
在江苏地区还流传“处暑送鸭,无病各家”的说法,意思是这一天做好了鸭子菜肴,要端一碗送给邻居,共祈安康,寓意彼此无恙、诸事顺遂。
此外,今年处暑正逢农历七月初一。在我国传统中,七月常被称为“鬼月”,人们往往在这一时期谨言慎行、讲究禁忌,而“鸭”与“压”谐音,处暑食鸭也被赋予了“压邪避祟”的象征意义,这反映出民间对驱除不祥、追求安宁生活的朴素愿望。
进入处暑节气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昼夜长短变化明显,白天渐短、夜晚渐长。此时我们在作息上应当顺应自然规律,适当调整生活节奏,宜睡早起,尽量避免熬夜。夏季很多人因昼长夜短而习惯晚睡,但进入秋季后,阳气渐收,人体也应逐渐转为收敛状态,因此我们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有助于涵养精神,适应节气转换。
此外,若有条件可在中午安排一段短时间的午休,一般以30分钟以内为宜。这样既能够缓解“秋乏”带来的疲倦感,提升下午的精力,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影响夜间睡眠。
对于从事农业劳动的人们来说,处暑之后即将迎来秋收,秋收,不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对体力的严峻考验。因此,早睡早起对于农民朋友们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才能拥有旺盛的体力,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秋收的劳作中,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顺利归仓。
今年处暑节气恰逢农历七月初一,民间将这一天称为“开地门”。在老一辈的传统观念中,七月初一这天河流、湖泊等水域阴气较重,这天去河边游泳或者玩耍被视为是非常不吉利的行为,当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根据。
若从科学角度分析,处暑时节虽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尤其水体散热较快,河水温度实际上已明显下降。此时若贸然下河游泳,人体容易受冷水刺激引发肌肉痉挛,增加抽筋和溺水的风险;同时,寒冷也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寒气入侵,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即便抛开传统禁忌,从安全与健康角度考虑,进入农历七月后也应尽量避免在自然水域游泳或戏水,特别是无人看管的水域,更须谨慎对待。
今年处暑节气正逢农历七月初一,这一日在传统中既是节气交替之时,也具有特殊的民俗意义。民间常在这一天晚上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和逝者的怀念,不少家庭会选择在路边焚烧纸钱,寄托哀思。加之此日正值“朔日”,夜空无月,天色显得格外深沉,若晚归行走于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令人心生不安。同时,这天晚上回家太晚也容易影响别人祭祀,如果在行走时踩到祭品也会显得不吉利,因此在这天我们不宜晚归。
除此之外,进入处暑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晚间气温下降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夜间长时间滞留户外,稍不留意便容易受凉,引发身体不适。因此,无论从遵循传统习俗的角度,还是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处暑当晚我们要尽量早些归家,避免在外过久逗留。
总结,今日就是处暑节气了,无论多忙,提醒大家要记得:1要吃、2不睡、3不去、4不归,可别大意了!
相关文章
前阵子在厦门连轴转了三个月,天天被海风追着跑,被游客问路问到嗓子冒烟,突然就特别想找个没海风也没人追的地方躲两天。正好刷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短视频,配文说...
2025-08-23 0
“你姐夫,人其实挺好的。”妈一边择着芹菜,一边头也不抬地跟我说。阳光从厨房的窗户里挤进来,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镀了层毛茸茸的金边。我“嗯”了一声,没说是,...
2025-08-23 0
据中国海警局官网 8 月 20 日消息,中方科考船近期在黄岩岛海域开展正常作业,菲律宾方面对此反应强烈并采取系列行动。菲律宾外交部于 8 月 18 日...
2025-08-23 0
近日,南海仁爱礁局势骤然升级,中国海军和海警部门联合演练,是对菲律宾的嚣张气焰的回应!据菲律宾武装部队消息,中方这次出动了5艘海警船、11艘硬壳式快艇...
2025-08-23 0
国家安全无小事,可总有人为了那么些许的蝇头小利,干出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这一次,央视曝光的内鬼,身份更是不一般,而且还泄露了大量的内部资料。余某在...
2025-08-23 0
她是华国锋的夫人,也是几十年里最“隐身”的一位第一夫人。有些人一生只活在丈夫的光芒背后,低调到连名字都没几个人知道,你说奇不奇?韩芝俊,到了如今还健在...
2025-08-23 0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5-08-23 0
【无需打开直接搜索微信;-】 操作使用教程: 1.亲,实际上微乐湖北麻将万能开挂器是可以开挂的,确实有挂.2.在"设置D...
2025-08-23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