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景点排名文章正文

奉陪到底!特朗普要把关税提到30%,德国不忍了,中国给的3招够对付美国

景点排名 2025年07月28日 00:41 1 admin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在贸易上,美国那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关税大棒挥得那叫一个猛。就拿德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和钢铝来说,被美国死死盯上了。2025年7月,特朗普政府又放话,要把欧盟商品关税提到30%,汽车关税更是锁定在25%。这一下,德国4-5月对美汽车出口直接跌了23.5%,像保时捷这样的大企业,平白无故就多了3亿欧元的关税成本。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的数据也显示,制造业、电子业和汽车工业的企业经营不确定性指数蹭蹭往上涨,这单边贸易政策成了最大的外部风险。

奉陪到底!特朗普要把关税提到30%,德国不忍了,中国给的3招够对付美国


默茨(资料图)

安全方面,美国也是双管齐下。一边以“分担军费”为借口,要从德国撤走9500名驻军,还把他们调到波兰去了,这可动摇了战后德美安全同盟的根基。另一边,为了针对“北溪二号”天然气项目,美国把给这个项目提供服务的德国企业都放进了制裁清单,就是想切断德国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让德国在能源上没法自主,只能乖乖听话。

更让德国受不了的是美国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长期以来,美国都把自己当盟主,要求德国无条件跟着它的全球战略走,完全不管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自主想法。就拿关税谈判来说,特朗普政府说变就变,基准关税从10%一下子提到15%-20%,还不肯减免汽车关税,这让跨大西洋贸易谈判的信任基础彻底没了,美国“美国优先”的霸权本质暴露无遗。

被逼到这份上,德国也终于不忍了,开始绝地反击。政策上,德国推动欧盟用了以前从没用过的“反胁迫工具”(ACI),这东西可厉害了,能限制美企进入公共采购市场,还能征收数字服务税来反击美国的经济霸凌。不光如此,德国还主导制定了两轮反制关税清单,第一轮就针对美国的花生酱、牛仔裤这些商品,价值210亿欧元;第二轮更是瞄准了波音飞机、波本威士忌,规模达到720亿欧元,这一步步的,威慑力可不小。

产业上,德国也在加速“去美国化”。好多企业都靠着在华投资来避开美国的关税壁垒。大众在安徽的工厂全力生产电动车,西门子在青岛的风电基地也实现了本地化生产。2025年上半年,中德贸易额突破2500亿欧元,德国对华贸易依存度达到10%。在稀土方面,德国还联合中国建立了锂电池绿色通道,争取到包头天和磁材的稀土配额,就是为了打破美国对高端磁材供应链的控制,保证汽车、军工这些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外交上,德国也变了,从以前的“亲美调和派”成了“抗美团结派”,联合法国等成员国,让欧盟采取强硬立场。默茨政府还促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提前访华,构建中欧战略协作框架。在欧盟内部,德国也协调各国支持反制措施,让原本意见不一的成员国在数字税、公共采购限制这些议题上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对美“统一战线”,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各自为战的被动局面了。

德国能这么硬气,关键还是靠中国给的三件“法宝”。第一件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和德国构建了“非同盟式”的战略协作,高层经常互访,把合作基础打得很牢。2025年7月,欧盟“双主席”紧急访华,中欧还宣布要共建全球供应链韧性伙伴关系,在数字经济、绿色技术这些领域设立联合工作组。德国还推动欧盟把中国从“系统性对手”重新定位成“重要合作伙伴”,借助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来平衡美国对欧洲的战略绑架,重塑多极世界秩序。

第二件是深度经济融合。中国市场成了德国经济的“稳定器”,2024年中德贸易额达到2500亿欧元,占德国外贸总额的10%,德系车38%的销量都得靠中国市场。中国还向德国开放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这些领域的投资,大众、宝马、巴斯夫这些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和智能制造基地,形成了“在华生产-本地销售-辐射亚太”的闭环,美国的关税冲击基本上就没啥影响了。而且,中德还试点本币结算,德国央行也增持了人民币储备,这就削弱了美元霸权对贸易的操控。

第三件是产业链自主经验。中国在七年贸易战里积累了不少“抗制裁”的经验,现在都分享给了德国,帮德国构建独立自主的产业链体系。在稀土加工领域,中国向德国开放了包头稀土深加工技术合作,支持巴斯夫湛江基地实现90%本地化采购;在半导体领域,中德一起建了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中心,打破了美国对芯片设备的垄断。中国“全产业链覆盖”的工业体系成了德国学习的榜样,德国通过接入中国供应链网络,减少了对匈牙利线束、波兰电池这些容易受美国干扰环节的依赖。

奉陪到底!特朗普要把关税提到30%,德国不忍了,中国给的3招够对付美国


默茨(资料图)

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可不小。首先,跨大西洋同盟的裂痕越来越深了。德国的强硬反击说明欧盟对美政策从“依附”变成了“对等”,美德关系也从“特殊同盟”变成了“战略对手”。美国失去了欧洲经济核心的信任,它的“离岸平衡”策略在欧盟不管用了,这也逼着美国重新考虑单边主义的代价,以后跨大西洋贸易谈判可能会有更多让步。

其次,中德合作重塑了全球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增长了21%,对美投资却下降了7%,从资本流向就能看出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的趋势。两国在电动车、稀土、数字服务等领域的合作标准,慢慢成了新的国际规则雏形,推动全球经济从“美国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变。

最后,这也意味着霸权逻辑要终结了,新的秩序正在慢慢形成。德国的抗争和中国的支持,都证明了在这个时代,“经济主权高于霸权胁迫”。美国想靠军事同盟和关税大棒维持单极秩序,肯定是行不通了,而基于平等协作、产业链互补的新型国际关系正在崛起。这场贸易战不只是中德和美国的博弈,更是两种全球治理模式的正面较量。

奉陪到底!特朗普要把关税提到30%,德国不忍了,中国给的3招够对付美国


汽车生产(资料图)

说到底,德国喊出“奉陪到底”,底气就来自于和中国的战略协作,也是全球化时代多极力量崛起的必然结果。中国给的这三件法宝,其实就是“独立自主”发展哲学的体现。从市场支撑到经验共享,从战略协作到产业链重构,德国正通过和中国的深度合作,书写着“去霸权化”的新篇章。这场贸易战可能只是个开始,但它已经告诉我们:在开放包容的经济韧性面前,任何单边主义的霸凌行为,最终都会在全球合作的浪潮中失败。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