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刚坐上首相位子没几天,就在国会里直言不讳地把台湾问题和日本生死挂钩。谁成想,背后藏着更大的猫腻,日本早几个月就敲定了从西南诸岛撤走12万人的方...
2025-11-28 0
嘴硬整整19天后,高市早苗话锋一转,称要与中国建立“全面良好关系”,但她既未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也没有道歉
11月26日,她在党首会议上解释说,自己只是“被问及具体事项”时“诚实回答”
对于台湾,她搬出《旧金山和约》,强调日本放弃全部权限,只与台保持“非政府间的实务关系”
话说得温一点,立场却没松多少
更关键的是,她终于点到一句:身为首相,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通过对话改善对华关系,是自己的责任
把时间线拉直,整个事件才显出分量
起因是11月7日,高市在国会公然宣称“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等于暗示可能军事介入台海
这句话创下日本战败以来领导人的好几个“首次”,把中日之间最敏感的红线踩了个正着
之后风浪一层比一层高
11月2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明确阐述中方立场并警告日方
两天后,中方提高回应层级,重话批评之余,配套反制继续推进,包括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等举措
这不是外交场合的“唇枪舌剑”,已经进入具体政策层面
11月25日,日本政府内阁通过答辩书,表面上说“首相的国会答辩不改变日本政府一贯立场”
但一贯立场并不等于承认错误,更不等于收回挑衅性的表述
第二天,高市的解释才到来,口气缓了,方向却仍旧模糊
到11月27日
中方再次强调要求日方收回错误言论,国际社会也警惕日本右翼借此摆脱战后体制的危险企图
说到底,这不是一句“我会努力对话”就能翻篇的事
石破茂直言不讳:如果没有与中国的关系,日本能不能存在都要打问号
这话听着扎心,却很现实
走在东京街头,便利店里中国游客买的零食、化妆品、药妆,一半以上靠中国工厂提供原料或零部件
数字摆在那儿——
2025年前10个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约820万人次;
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占比约21%,2025年前九个月升至24%
旅游只是冰山一角
日本有1406个品类的超一半进口额来自中国,日本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20%到30%
你说这样紧密的经济链条,能承受政治冒险吗?
反过来看高市的话术
她强调《旧金山和约》,却不提《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
中方一直明确,《旧金山和约》是美日绕开中国的安排,不具备对中国的法律效力
台湾的地位,早被前述国际文件确立为“所窃中国领土物归原主”
这不是文字游戏,关系到国际法原则和战后秩序的根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吕超就指出,高市引用《旧金山和约》毫无实际意义,中日关系的根基在四个政治文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也提醒
这种言论预设正面冲突风险,对地区稳定构成直接危害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说得更直白
这是对国际法原则和中日条约精神的直接破坏
更让人不安的是,相关动作还在往前踩
11月23日,日本防卫大臣小泉进次郎视察琉球群岛的一处自卫队基地,表示将如期部署中程防空导弹
这个基地在与那国岛,离台湾只有110公里
贴着边线挪棋子,怎么可能不让周边紧张
与此同时
高市政府还在探讨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部分
这种风向让国际社会对军国主义复活的担忧升温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把危险的阀门拧开很容易,想再拧回去,代价通常要更大
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
从11月中旬起,东京乃至地方城市都有民众自发集会,抗议这类错误言论
有老先生举着牌子说,孩子在中国做生意,不能让政治把饭碗砸了;
也有学生问
“为什么我们要用别人的战争想象,去决定自己的未来?”
这些质疑朴素,却有力
历史里,类似的轨迹不止一次出现
2021年,安倍晋三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中方强烈反对,周边国家也提高警惕
后面日本右翼不断借台海话题扩张防卫政策,甚至在国家安全文件里把中国称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
结果是地区气氛更紧,风险更高,问题一个也没解决
再看另一个角度
2023年蔡英文借“过境”窜美,中方随即对相关美方机构和个人采取反制
传递出反对“美台勾连”的明确信号
该出手时就出手,规则和红线才有分量
我理解政治人物的面子难下,但
站在首相的位置,尺度必须从“个人政治收益”切换到“国民真实利益”
这才是权力的第一原则
现在的关键不是说了多少软话,而是做不做硬的事
是否明确收回错误言论,是否不再拿《旧金山和约》当挡箭牌,是否以四个政治文件和一个中国原则为准绳,这些都需要看实际行动
如果真想与中国修复关系,就把棋往降温的方向下,别再在岛链上堆导弹,别再试探核政策的底线
中日之间,不必做彼此的“最大挑战”,可以做彼此的“最大市场”
这一点,每个在工厂、港口、商店里忙碌的人都知道
高市这次暂时的姿态缓和,更多像战略性后撤,玻璃杯往后挪了半寸,桌子还在晃
我愿意给耐心,但耐心来自诚意
诚意要靠动作来证明
归根到底,中方立场清晰:严肃要求日方收回错误言论,以实际行动兑现对华承诺
这话不复杂,也不抽象
一旦言行一致,区域的风会变小,人的心会定,更大的合作空间也会回来
愿这次的“知错”,别再停在嘴上
真正的考题是:现在开始,怎么做对的事
相关文章
高市早苗刚坐上首相位子没几天,就在国会里直言不讳地把台湾问题和日本生死挂钩。谁成想,背后藏着更大的猫腻,日本早几个月就敲定了从西南诸岛撤走12万人的方...
2025-11-28 0
#创作训练营开营啦#这个悲剧最让人揪心的,是它发生在婚礼前夜——本该是人生最期待的节点,却以最惨烈的方式落幕。我们没法用“脆弱”简单定义这对年轻人,因...
2025-11-28 0
《人民日报》曾刊文指出:“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这句朴素的话语,道破了家庭教育的核心与真谛。它告诉我们,教育并非高高在上的说教,也...
2025-11-28 0
11月27日,牡丹江客运段发布“关于列车售货员因多收取旅客钱财及物品被停职”的情况说明:近日,我段担当的佳木斯至烟台的K1393次列车售货员周某华在互...
2025-11-28 0
天气变冷了,甲流也来了,很多人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和孩子感染甲流的经历,也有人说,甲流,不就是一种普通的小感冒吗?用得着那么大惊小怪吗?这里要澄清一下,甲...
2025-11-28 0
嘴硬整整19天后,高市早苗话锋一转,称要与中国建立“全面良好关系”,但她既未收回涉台错误言论,也没有道歉11月26日,她在党首会议上解释说,自己只是“...
2025-11-28 1
曾经的我也以为,婚姻是一座山,男人是山里那棵能遮风挡雨的大树。直到风雨来袭,我才惊觉——那棵树或许是假的,而我自己,脚下早已生根,长成了自己的那座山。...
2025-11-2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