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有些人,既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又忍不住在城墙上凿开一扇窗。深夜的咖啡馆里,她搅动着凉...
2025-11-18 0
前言:
前几天跟一个在军工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朋友吃饭,他突然说“现在欧洲的核味儿越来越浓了”,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直到翻到美军F-35A在托诺帕试验场投核弹的新闻,才知道这事远比咱们普通人想的严重。
这事得从2025年8月说起,那会儿大家还在关注各地的高温,美军已经悄悄在犹他州希尔空军基地调了F-35A和机组人员,拉到内华达州的托诺帕试验场搞测试。这个试验场可不是普通地方,常年风沙漫天,环境比实战还恶劣,美军选在这测试,就是想看看装备在最糟的情况下能不能用。
测试过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就是把没有核芯的B61-12惰性弹装进F-35A的内置弹舱,然后战机起飞,飞到指定空域把弹投下去,全程用遥测技术盯着弹头落地。特别要提的是,他们还专门加了个“热环境预处理”环节,模拟核弹挂在飞机上长时间飞行时的温度变化,就怕实战中因为温度问题出岔子。
直到11月13日,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和美国国家核安全局才官宣测试成功。别觉得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武器试验,这标志着北约的五代机核威慑从“造出来”正式变成“随时能用”,对欧洲的安全格局影响太大了。
要说这次测试的核心,就得提B61-12这款核弹。我那朋友跟我掰扯过,这玩意儿是B61家族的最新款,长3.6米,重825公斤,看着跟以前的核弹没多大区别,实则藏了不少门道。它最厉害的是能调当量,从0.3千吨到50千吨有四种选择,啥概念?0.3千吨差不多是200吨TNT的威力,50千吨就是3.3万多吨,能根据目标灵活调整。
而且它的精度特别高,靠惯性制导把误差压得很低,还能有限滑翔。以前要炸个加固的地下工事,得用大当量核弹猛轰,现在有了B61-12,小当量就能搞定。更关键的是,它能直接用现有的核武存储设施和飞机,不用额外花钱改,所以美军打算用它把老款B61全换掉。
再说说搭载它的F-35A。这战机早就在2023年10月拿到了挂核弹的资格,是全球第一款能投核弹的五代机。它的隐身性能是最大优势,把核弹装在内置弹舱里,飞的时候雷达很难发现。而且它还装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就算遇到强电磁干扰,也能突破对方的防空网。
现在F-35A加B61-12的组合,正在慢慢取代北约的四代机。以前要炸一批目标,可能需要好几架飞机,现在有了精准制导的核弹,几架F-35A就够了,机组人员的风险也小了很多。更要命的是,这组合让北约的核打击变得特别灵活,想什么时候投、投多大当量,都比以前方便。
最近欧洲的情况大家也知道,俄乌冲突一直没停,俄罗斯时不时就提核威慑,双方都在往空基核武器上砸钱。这次F-35A测试成功,等于给欧洲盟国部署这款核武扫清了最后的技术障碍。英国已经明确说了要采购能挂B61-12的F-35A,还计划买12架专门配这款核弹。
更让人揪心的是美国的部署动作。2025年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军把B61-12重新部署到了英国的拉肯希思基地,这是2008年之后第一次在英国放核武。同时还在升级基地的设施,就是为了更好地存核弹、投核弹。这可不是简单的武器部署,是北约在欧洲方向强化核威慑网络的关键一步。
我那朋友跟我分析,这事儿的风险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核门槛降低了。B61-12有低当量选项,理论上美军用起来更“没心理负担”,但这会让对手搞不清是常规打击还是核打击,很容易误判。第二是F-35A太灵活了,比传统的战略轰炸机好部署,能快速分散到各个前沿基地,这种“分布式”部署会让局势更紧张。第三是欧洲的军备竞赛会加剧,其他国家看到北约这么搞,肯定也会想着加强自己的核能力,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最近北约的动作不止这一个。10月中下旬,他们刚在北海搞了“坚定正午”核演习,14个国家派了71架军机,2000多人参与,里面就有能挂B61核弹的F-35A和德国“狂风”战机。演习还模拟了核打击的全流程,从指挥决策到武器挂载,再到多国协同,就是在秀肌肉。
俄罗斯这边也没闲着,北约演习的时候,他们也搞了战略核力量演习,还成功发射了“亚尔斯”洲际导弹和“深蓝”弹道导弹。去年11月俄罗斯更新的核政策里,还降低了核武器的使用门槛,意思就是“你敢来硬的,我就敢用核武”。
现在的情况就是,美俄在核领域的较量越来越激烈,欧洲夹在中间特别难受。有些欧洲国家想靠自己搞核力量,比如法国说要给盟友提供“核保护伞”,英国在造下一代“无畏”级核潜艇,但谈何容易?资金、技术都是难题,而且美国主导的北约核机制也不会轻易让欧洲自己说了算。
更让人担心的是国际军控体系。《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景不明,《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眼看要到期,双方还没谈妥续约的事。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搞F-35A挂核弹测试,北约搞大规模核演习,只会让核扩散的风险越来越高。
可能有人觉得,核战争离我们很远,没必要担心。但我那朋友说,现在的情况就像一堆干柴,就差一个火星。一旦有一方误判,后果不堪设想。广岛长崎的惨剧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核武器比那时候厉害得多,真要是打起来,没有赢家。
说到底,F-35A挂核弹测试成功,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而是改变全球安全格局的大事。北约想靠这个加强威慑,但最终可能会把自己拖进更危险的境地。未来欧洲的安全到底该怎么走,不是靠部署更多核弹就能解决的,还是得靠对话和协商。要是任由核竞赛升级,最后遭殃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希望相关国家能早点清醒过来,别再把世界往核冲突的边缘推了。毕竟和平这东西,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来。
相关文章
杨绛先生曾说:“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有些人,既舍不得离开这座城,又忍不住在城墙上凿开一扇窗。深夜的咖啡馆里,她搅动着凉...
2025-11-18 0
我爸走得太突然。 脑溢血。 下午还在院子里给那几盆蔫了吧唧的月季浇水, 晚上人就不行了。 送到医院,医生直接摇了头。 我妈哭得晕过去两次, 我撑着办手...
2025-11-18 0
观察者网报道,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井正彰已抵达北京,他在下飞机后,面对记者采访时,却是一言不发,只是埋头疾走,日方随后表示有消息会及时公布。这...
2025-11-18 0
在以色列与美国对伊朗军事及核设施实施轰炸五个月后,伊朗宣称其导弹能力已超过12天战争爆发前的水平。伊朗的地下导弹城这一军力建设可能产生深远影响:伊朗若...
2025-11-18 0
霍尔木兹海峡历来是全球能源格局中的“咽喉要地”,每天有上百艘油轮穿梭其中,承担着全球约三分之一海运石油的运输任务,这里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牵动国际社会的...
2025-11-18 0
新华社广州11月17日电(记者胡拿云、杨深深)数字系统让“老馆焕新”、绿电为运动场馆节能减排、自动驾驶巴士在场馆间安静穿行……科技正全方位融入第十五届...
2025-11-18 0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近日有网友发文称,2022年她在新疆乌孙古道徒步时,不慎将手机遗失于乱石堆中,3年后手机竟被人送还到了她在5000公里外的广东惠州家...
2025-11-18 0
日本女首相高市早苗政府,正对华打响被外界称为继贸易战、科技战之后的“安全第二枪”。而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攻势,解放军的回应,则是一道分量十足的“硬菜”。...
2025-11-18 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