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后,1965年-1970年出生更获益,看看您符合吗

抖音推荐 2025年11月05日 16:16 1 admin

延迟退休从2025年按月推进、养老缴费年限从2030年起逐步提至20年,1965—1970年出生的人受影响最小、选择最多、收益更明显

办公室里早上八点半,有人把台历翻到新的一页,小声嘀咕“又有新规”,这回不是空话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后,1965年-1970年出生更获益,看看您符合吗

202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202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1978年的老规定退出舞台

说白了,节奏定了,关键看你在哪个年龄段、哪种身份

先把规则讲清楚,不绕弯

原来男职工60周岁退休的,每4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逐步延到63周岁

换句话说,不是一下子多三年,而是按月往后挪

原来女职工55周岁退休的,同样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到58周岁;

原来女职工50周岁退休的更快一些,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到55周岁

这就是渐进的意义,时间被切成了小块,让人有缓冲

为什么说1965—1970年这批人更合算?

一是他们当前靠近退休节点,延后幅度小;

二是最低缴费年限在2030年前仍按15年执行,办理不受硬门槛影响;

三是可选项更多,能提前也能延后

我身边一个1967年的同事,手里捏着自己的社保缴费清单,笑着说“我不急,看看单位安排”,这就是选择权带来的心里踏实

说到选择,最新的配套也上了

2025年1月1日,人社部等三部门发布弹性退休的暂行办法,明确了提前与延后退休的流程与养老金领取规则

换句话说,怎么申请、如何核算、单位是否同意,都有章可循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后,1965年-1970年出生更获益,看看您符合吗

提前退休一般可在法定退休年龄前三年内申请,延后退休最多也不超过三年,且延后需要与单位协商同意

这点别忽视,单位态度很关键

更扎心的是身份问题,不同身份差别真不小

女干部和女职工的退休年龄起点不同,延迟节奏也随之不同,先确认自己是啥身份,再去算日程表

我见过有人把“干部”和“职工”混淆,结果预估年份全错了,耽误了走手续

小纸条上先写清楚:男60起算、女55或女50起算,对号入座

很多人最关心的还是“多缴几年值不值”

这话得有数

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由15年逐步提高到20年,每年增加6个月

节奏不猛,但你要提前心里有杆秤

有业内人士提到,大多数人的职场周期本来就超过20年,年限提高不是普遍的硬碰硬

我也认同这个判断,毕竟换工作不等于停止缴费,只要不断缴,年限会自然累积

关于“值不值”,还有一位专家的说法能帮你判断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的观点是:一般多缴1年,退休时基础养老金提高约1个百分点;

晚退休1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多,粗略估算从15年到20年,月领养老金大概能增加三成

这不是鼓励躺平缴得越久越好,而是给你一个大致收益线,让规划有抓手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后,1965年-1970年出生更获益,看看您符合吗

回到1965—1970年

这一批男职工当下在55—60岁区间,落在政策的缓冲段,延迟的月数不大,且提前与延后都能操作,办理压力轻;

1970年出生的女职工也在窗口期,若原来按55退休,延迟是按月推进,难度不高

我见过一位1970年生的车间主管,她把手机提醒改成“办退休资料”,语气不急不躁,这份从容就是“渐进”的意义

说白了,能不能更受益,不是看别人怎么说,是看你自己怎么算

先确认出生年份与退休身份,再对照延迟节奏,推算自己正常退休的大致年月

接着

看是否有提前或延后的需求与可能,提前别超过三年,延后要单位同意

最后

核对累计缴费年限,2030年前目标线是15年,2030年起每年加6个月,缺口要尽快补齐

这三步卡住,心里就不慌

环境与心态也值得说两句

很多人担心延迟退休会挤压岗位,但现实是岗位结构在变,经验型岗位更需要沉淀与传承,晚一点退也能把技术带出来

换句话说,延迟不是无意义等待,而是把“在岗的最后几年”用好,形成个人资产

周五晚下班,走廊里有人把工具柜整理得干干净净,悄悄教新人“这个拧法别暴力”,其实这就是价值的延长

当然问题也要正视

中央拍板,延迟退休后,1965年-1970年出生更获益,看看您符合吗

如果身体不太行、岗位强度高,提早三年申请,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如果状态还稳、岗位离不开你,和单位谈延后一年两年,养老金与个人账户都会更实在

选择不是一次性的,随身体和工作变化动态调整,别把自己锁死

再提醒一个小细节,别在最后关头慌

办理退休涉及社保缴费记录、劳动合同、身份认定等材料,提前半年把清单过一遍,该补的补,该核的核

我见过有人因为名字拼写不一致跑了三趟窗口,最后还是补齐了,但耗时耗力,早点发现就省心

有人问,那到底“更受益”的边界在哪

简单讲,临近退休且缴费年限基本到位的1965—1970年出生群体,延迟幅度小、选择更多、养老金提升空间明确,这就是更受益的现实逻辑

未来几年,缴费年限逐步提高会让“长期稳定缴费者”更占优势,这趋势已经摆在桌面上

把话说到这儿,答案也清楚了

延迟退休并非一刀切的焦虑制造,而是给你多几条可走的路,走对路的人,就能把时间变成收益

如果你在1965—1970之间

现在就把身份、年限、节奏三件事捋清,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

最后留个念想:真正的规划不是算到某一天,而是把这几年过得心里有数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