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抖音推荐文章正文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抖音推荐 2025年10月27日 01:22 1 admin

2025年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消息传来,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杨振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赴美求学后,在物理学领域展现出非凡天赋。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不守恒思想,还与米尔斯提出“杨-米尔斯规范场论”。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1971年,杨振宁首次回新中国访问,周总理亲自接待,他也因此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后来,杨振宁回国定居清华,为祖国物理学发展倾尽全力。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杨振宁去世后,他的妻子翁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翁帆与杨振宁相差54岁,2004年,两人不顾外界质疑与压力,携手走进婚姻殿堂。21年来,翁帆始终默默陪伴在杨振宁身边。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10月19日,翁帆通过光明日报发文悼念杨振宁。她写道:“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的一生,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类的进步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翁帆还表示能陪伴杨振宁到终老,自己何其有幸,并称杨振宁已变成大家仰望的星空,指引人们继续前行。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清华大学也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杨振宁的沉痛悼念。学校官网转为黑白,还在高等研究院科学馆一楼设立了杨振宁缅怀室,供各界人士吊唁。

缅怀室里摆放满了菊花,照片墙展示着杨振宁在清华的点滴时光。科学馆与杨振宁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不仅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所在地,也是他父亲曾经的办公地。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10月19日,数百位社会各界人士来到科学馆吊唁杨振宁,门口排起了数十米的长队。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人群中,有清华大学历届物理系学生,也有从外地赶来的学者。一位在美国工作的物理学学者专程回国,前来悼念。他回忆起1999年听杨振宁讲课的情景,称杨振宁对清华物理的贡献非常大。

还有一位91级物理系学生说,杨振宁是大师级科学家,班里有十几位同学都赶来吊唁,其中一位连夜从南京坐卧铺火车赶回北京。在科学馆旁的大礼堂门前,这些老同学合影留念,他们说“我们物理系的都相当于是杨振宁的学生”。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甚至有一位年轻的初中物理老师从天津赶来,他乘坐早班高铁,当天下午还要赶回学校上课。他准备制作一份纪念视频,在班会课上给同学们播放,希望学生们都能了解和记住杨振宁。

杨振宁的离世,是中国的遗憾,也是世界物理学界的巨大损失。他的学术成就和爱国情怀,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杨振宁逝世后翁帆首发声,三句话看哭众人,清华吊唁队排数十米


有网友评论说:“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为科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有网友表示:“翁帆的发文很感人,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年龄和世俗的眼光。”

你对杨振宁先生的离世有什么想说的?你如何看待他的一生和他对科学的贡献呢?

信源:

《翁帆发文:杨先生离开的时候一定很欣慰,他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有他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每日经济新闻。

《在清华园,送别杨振宁》,澎湃新闻

发表评论

德业号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3-2024 德业号. All Rights Reserved.